2022年安徽蚌埠市蚌山区中小学教师(事业编制)招考聘用20人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2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蚌埠市蚌山区中小学教师(事业编制)招考聘用20人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300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200题) 1.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6日对外公布《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从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_____ A: 保障性住房 B: 廉租住房 C: 经济适用房 D: 公共租赁住房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6日对外公布《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从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某化工厂将废水直接排人河道,流人张某的鱼塘,造成绝大部分鱼死亡。该厂承认其侵 权,但不能接受张某提出的赔偿数额。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_____ A: 张某请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3年 B: 张某可以请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C: 张某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D: 张某必须先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解析:【答案】D。解析:《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A项正确。 《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BC项正确,D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在政府管理中的各种方法中,_____具有垂直性特征。 A: 行政手段 B: 经济手段 C: 法律手段 D: 技术手段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在行政手段中,行政指示、命令是按行政组织系统的层级纵向直线传达,强调上下级的垂直隶属关系,横向结构之间一般无约束力。因此,行政手段具有垂直性特征。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若请你写一篇《端午节简介》,下列四组关键词,你会取用的应是_____ A: 柳条粽子春耕屈原 B: 月亮月饼团圆嫦娥 C: 菊花九层糕敬老晋文公 D: 艾叶粽子龙舟屈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5.行政领导者的职位和职权的关系是_____。 A: 职权决定职位 B: 职权和职位无关 C: 职位决定职权设置 D: 职权和职位相互决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C【解析】国家是根据职位来设置职权,行政领导者的职位决定了其拥有的职权。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6.我国刑法中,_____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 然人。 A: 违法主体 B: 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 C: 犯罪主体 D: 民事主体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其中,自然人 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 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注:严格来说,本题说法并不严谨,犯罪主体 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通常按先后顺序引述下级机关请示的日期、标题和发文字号,作为批复的起因和根据。该部分内容属于批复构成中的_____。 A: 批复意见 B: 批复内容 C: 批复对象 D: 批复引据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批复引据部分的写作形式比较固定,通常按先后顺序引述下级机关请示的曰期、标题和发文字号,作为批复的起因和根据,然后以“现就XX事项批复如下”或“现批复如下”等过渡语句引出下文。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下列公务性文体中属于上行文的是_____。 A: 通知 B: 请示 C: 决议 D: 公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上行文是指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主要有报告、请示。下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属于这一类的文种最多,有命令(令)、决定、决议、公报、公告、通告、通报、批复、纪要,还包括多数通知。所以本题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公安交通主管部门对违章驾驶司机依法处以罚款的制裁,属于法律制裁中的_____。 A: 民事制裁 B: 违宪制裁 C: 行政制裁 D: 刑事制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本题中的罚款属于行政制裁。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_____。 A: 民主性 B: .高效性 C: 公平性 D: 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中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在法律制度上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级人民政府。故本题选D。 11.现存西安城墙建于_____。 A: 汉代 B: 唐代 C: 元代 D: 明代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西安现存城墙建于明初,是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扩展而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城垣建筑中保留至今最为完整的一处,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墙。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因下列哪种原因不履行合同时,违约方不向对方承担民事责任_____。 A: 上级机关的决定 B: 不可抗力 C: 第三人侵权 D: 第三人违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合同法》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可见,我国法律认为,不可抗力的发生会导致当事人可以不向对方承担民事责任。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财政在经济上作为一个分配范畴,是以国家为主体,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对国内_____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A: 经济总值 B: 货币总值 C: 销售总值 D: 生产总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财政在经济上作为一个分配范畴,是以国家为主体,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集中性等基本特征。社会主义财政与社会再生产有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它在社会再生产中居于重要地位。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张某委托孙某代理自己经营商店,下列事件中可导致此委托代理终止的是_____。 A: 张某因病死亡 B: 孙某因病死亡 C: 张某患了精神疾病 D: 孙某因小腿骨折住院治疗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第6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一)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二)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三)代理人死亡;(四)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五)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B选项中,孙某因病死亡,即代理人死亡,则委托代理终止。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如果我们继续让市场决定命运,让政府在稀缺石油和食品上互相__,资源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瓶颈,但如果世界各国在研究、开发以及传播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上进行__,快速的经济增长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争夺 支持 B: 制约 分工 C: 竞争 合作 D: 抵制 改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搭配。 先看第一个空,题干的意思是:在市场的决定下,必然带来“政府在稀缺的石油和食品上面”的相互矛盾,从而引起资源的短缺,B项“制约”,D项“抵制”不能体现这种矛盾冲突,所以排除,在A、C项中选择。 又由转折词“但”可知,前后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横线处的两个词应该是相反、相对的。“竞争”与“合作”构成反对关系,所以C项最为合适。A项“争夺”与“支持”不能体现相反的意思,所以不符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C。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体现的思想是_____。 A: 诡辩论 B: 主观唯心论 C: 客观唯心论 D: 相对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题干主要强调了人的精神的作用,所以应属主观唯心论。故本题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完成116~120题: 1950~2010年云南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9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50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9年的18.7%。 第二阶段:1960~1980年。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1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2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50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8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81~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81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9年。这期间,全省地级市不断增加,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9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2000~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