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苏州昆山市巴城镇农村电力网格员招考聘用12人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4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年江苏苏州昆山市巴城镇农村电力网格员招考聘用12人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300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200题) 1.第⑤处的正确答案是_____。 A: 情况真实否 B: 真否 C: 妥否 D: 理由充足否 第⑤处的正确答案是_____。 A: 情况真实否 B: 真否 C: 妥否 D: 理由充足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_____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 一个月 B: 两个月 C: 三个月 D: 六个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安徽省的干湿地区和温度带分别是_____ A: 湿润地区 热带 B: 半湿润地区 亚热带 C: 半干旱地区暖温带 D: 湿润地区 亚热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答】解:安徽省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是亚热带、湿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长江流域. 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安徽省考点 4.“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_____。 A: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动摇 B: 港、澳、台的繁荣与稳定 C: 祖国统一 D: 和平统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不能分割。“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下列关于热带气旋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热带气旋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冷却凝固时放出的潜热 B: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全世界热带气旋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域 C: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高压涡旋 D: 热带气旋的气流受科氏力的影响而围绕着中心旋转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大气系统。热带气旋的最大特色是它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冷却凝固时放出的潜热。热带气旋登陆后,或者当热带气旋移到温度较低的洋面上,便会因为失去温暖而潮湿的空气供应能量,而减弱消散或转化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的气流受科氏力的影响而围绕着中心旋转。在北半球,热带气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以顺时针旋转。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材料一 2011年,国土资源进一步完善“全国覆盖、全程监管、科技支撑、社会监督”的执法监管体系。 全年发现违法地行为7.0万件,涉及土地5.0万公顷(耕地1.8万公顷),同比分别上升5.8%、11.0%(耕地下降2.4%)。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4.2万件,涉及土地4.4万公顷(耕地L5万公顷),同比分别上升2.5%、11.4%(耕地下降5.7%)。依法拆除违法构建物12898万平方米收缴土地3791.2公顷(耕地1064.7公顷),罚没款26.5亿元。 2010年,违法用地中非耕地面积约为_____万公顷。 A: 2.7 B: 1.8 C: 4.5 D: 1.9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文字第二段可知,2010年违法用地中非耕地面积为-1.8≈4.5-1.8=2.7万公顷,应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_____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解析】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正确答案为B。 8.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由_____承担。 A: 原告 B: 被告 C: 原告被告共同 D: 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就是提出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责任。若不承担此种责任,那在诉讼中就会有败诉的可能。具体而言,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主要在被告,即行政机关这一方。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行政诉讼中争议的主要问题就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或者合理,此时应由行政机关举出证据证明自己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若不然,则很有败诉的可能。故本题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下列关于述职报告与总结两者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两者都以写作主体对其实践活动的回顾、总结、剖析为基础,要求内容具有纪实性 B: 两者都属于自述性的文种,一般都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表述 C: 两者都以过去实践活动为基础,选材的重点一样 D: 两者都主要是针对所实践的工作进行报告,表述实践范围具有确定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答案解释:述职报告的重点在于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未来工作的规划,总结以往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总结的重点在于总结以往。这也就决定了二者的选材重点必然会有所不同。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从制度的角度看,公共伦理就是要追求_____。 A: 效率 B: 服务 C: 平等 D: 公正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公共伦理就是要追求公正。在各种利益关系中我们将实质公正分成了交换公正和分配公正。从形式上我们将公正分为了程序公正和规则公正,而形式上的公正正是实质公正的保障。最后还要做到权利和义务平等,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随着人们日益将关注点从统治转向治理,人们也开始对“善政”的向往转向为对“善治”的向往。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和公民的新型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为使一个行政组织以最少的耗费来获得最大的效益,其职位数量必须根据_____来确定。 A: 整分合原则 B: 能级原则 C: 最低职位数量原则 D: 效率原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在现代管理活动中,“能”是指个体的能力;“级”,即层级,表示组织系统内部的结构、秩序、层次。能级原则实际上也是量才用人、层次用人的原则。在管理组织系统中,只有将具有不同素质、能力和专长的人进行科学的组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所以,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某市甲区居民徐某未经批准在乙区非规划区内建房,被乙区城建局勒令拆除。徐某不予理踩,乙区城建局欲申请法院强制拆除,应向_____提出申请。 A: 甲区法院 B: 乙区法院 C: 该市法院 D: 甲区和乙区法院均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强制执行中法院管辖地确定的一种特定管辖,即不动产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本题中应由房屋所在地,即乙区法院管辖。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13.最近国内外媒体以“中国经济放缓”为题做了滚动报道。为此,2015年1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年会特别致辞中讲了一道算术题。“中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基数增大,即使是7%增长,年度限价增量也达到8000多亿美元,比5年前增长10%的数量还要大。”据此回答4~5题: 李克强总理在致辞中讲的这道算术题,体现的哲理是_____。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坚持联系的观点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④实践的观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此题一定要抓住7%和10%这两个关键词,我们现在的7%是增长还是放缓,要看实际的情况,因此①正确;同时我们也要把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我国的经济规模相互联系起来,因此①正确;7%虽然看似是对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否定,但实则是比5年前的10%增长更大,因此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观,因此③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_____。 A: 企业 B: 市场 C: 银行 D: 政府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D【解析】我们建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中,市场经济起基础性作用,其主体是企业,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也就是政府。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表现形式,能够被第三人利用、复制。这种物质表现形式多样,如各种文字作品、音乐作品及科学技术作品。这是因为作品受法律保护的原因之一是要使其得到传播、利用。更好的作品存在于作者的思想之中,也是没有办法让第三人知晓利用的。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_____ A: 著作权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具备一定的物质表现形式 B: 《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首先必须是独创性的智力劳动成果,例如作者的构思 C: 期刊、乐谱、设计图都可以成为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D: 作品受法律保护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它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主要阐述了受法律保护作品的原因之一就是必须具有一定物质表现形式,能够被第三人利用、复制,能进行传播和利用。A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到“著作权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本原因”,故排除;B选项属于混淆是非,根据“更好的作品存在于作者的思想之中,也是没有办法让第三人知晓利用的”,可知“作者的构思”因无法让他人传播利用而不能受到法律保护,故排除;C选项是经过推论后得出的答案,而题目要求的是“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故排除。文段直接支持了D项的论述,故正确答案为D。 16._____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A: 巴金 B: 沈从文 C: 老舍 D: 郭沫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我国要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下列关于“社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社区既不是一个地域概念,也不是一个社会和文化概念 B: 各种类型社区的界限是固定不变的,它们的边界是不重合的 C: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D: 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看,社区可分为单位型社区和混合型社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世界卫生组织对社区的定义是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