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海洋大学招考聘用专职辅导员5人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0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年广东海洋大学招考聘用专职辅导员5人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300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200题) 1.成语“凿壁偷光”是出自_____苦学的故事。 A: 孔子 B: 孙敬 C: 匡衡 D: 车胤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凿壁偷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并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下列部门中承担政府内部事务管理职能的是_____。 A: 人民检察院 B: 纪律检察委员会 C: 人民法院 D: 行政监察部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外部的司法监督,故A、C排除,B项为党内监督机构,D项则是政府机关机构。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特点_____。 A: 分散决策,集中经营 B: 自主决策,分散经营 C: 集中决策,自主经营 D: 集中决策,集中经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又称为事业部制,是指在总部下设立有独立经营自主权的事业部来 进行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结构形式。各事业部实行独立经营、单独核算;高层管理者 只保留人事决策、财务控制、规定价格幅度及监督等大权,并利用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由此可知,其 特点是集中决策,自主经营。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有人说,民主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重要的是旋转的过程,离开了这个过程,民主的陀螺就会倒下。就民主决策而言,正确的决策结果自然会给人们带来希望和信心,而决策的过程,对人们凝聚信心的影响更大。 这段文字中的比喻意在强调_____ A: 民主决策过程对民主的重要性 B: 只有通过民主决策,才能凝聚信心 C: 决策过程中的民主,是广泛的社会参与 D: 有效的参与过程,便是凝聚信心的过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意在强调”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本文段先提到实现民主的过程很重要,又说民主决策的过程对人们的信心凝聚影响更大,更加印证了民主决策过程的重要性。所以A项正确。 B项中的“只有……才能”和D项中的“……便是”,说法过于绝对,不符文意;文段中未提到“决策过程中的民主,是广泛的社会参与”,C项是无中生有,故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5.我国从_____年开始以5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 A: 1951 B: 1953 C: 1955 D: 1957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以5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_____ A: 运动记忆 B: 形象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语词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在幼儿阶段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言记忆逐渐发展。 本题所属考点-学前儿童发展 7.贝多芬的交响曲中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是_____。 A: 第三交响曲 B: 第五交响曲 C: 第六交响曲 D: 第九交响曲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1808年贝多芬发表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里,“命运”是活生生的。从感觉上,乐符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所以称之为“命运交响曲”。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下列公民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的是_____。 A: 5岁的甲画了一幅画 B: 9岁的乙写了一份遗嘱 C: 14岁的丙将自己的发明专利权转让给邻居丁 D: 15岁的戊买了一枚2克拉钻戒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 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 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题中四个选项均是未成年人,只 能进行与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创作是事实行为,不要求创作人必须成年,A项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法律最本质的属性和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 A: 人民性 B: 物质制约性 C: 强制性 D: 统治阶级意志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法律最本质的属性和最重要的特征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性。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横向管理分工的结果是_____。 A: 组织的网络化 B: 组织的基层化 C: 组织的部门化 D: 形成组织的管理层级与决策权的配置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部门化是根据不同标准,将管理活动分解成不同岗位和部门的任务。横向分工的结果是部门的设置,或组织的部门化。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印加文明起源于南美洲 B: 荒诞派戏剧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属于反传统戏剧流派 C: 梵高是荷兰印象派画家,其代表作有《向日葵》《星夜》等 D: 莫扎特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歌剧《图兰朵》是其代表作之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图兰朵》是意大利歌剧家普契尼的作品。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和谐”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价值观,这反映了_____。 A: 文化能与时间精神相契合 B: 文化支配人们的实践活动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D: 文化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中国历史上素有和谐理念,和谐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C选项。A、B、D夸大了文化对人们的价值选择和实践活动的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 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 早在 19 世纪,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作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 “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 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生态问题生产的实际领域,生态文明应当是物质文化的进步 状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序列。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_ A: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B: 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C: 生态文明的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D: 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还得回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上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早在......就......”这句说的是前一句的内容恩格斯已经提及,后文用递进词“并且”引出其观点,重点就在引言中:“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组织”说明的是社会问题。综合而言,生态问题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且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B项错误,“只有......才......”说的是处理好社会生产组织是必要条件,不等于是根源;C项不是材料观点;D项过度推论,不是材料观点。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14.作为一个管理者,当他所处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具备_____。 A: 领导技能 B: 组织技能 C: 概念技能 D: 人事技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统观全局、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具有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并认清主要矛盾,抓住问题实质,形成正确概念,从而形成正确决策的能力,也就是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能力。作为一个管理者,当他所处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具备这种技能。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甲乙两个乡村阅览室,甲阅览室科技类书籍数量的1/5相当于乙阅览室该类书籍的1/4,甲阅览室文化类书籍数量的2/3相当于乙阅览室该类书籍的1/6,甲阅览室科技类和文化类书籍的总量比乙阅览室两类书籍的总量多1000本,甲阅览室科技类书籍和文化类书籍的比例为20:1,问甲阅览室有多少本科技类书籍?_____ A: 15000 B: 16000 C: 18000 D: 2000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和差倍比问题 解析 假设甲阅览室科技类书籍有20a本,文化类书籍有a本,则乙阅览室科技类书籍有16a本,文化类书籍有4a本,由题意可得(20a+a)-(16a+4a)=1000,解得a=1000,则甲阅览室有科技类书籍20000本。故正确答案为D。 16.1981年6月27日至29日,_____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老师在询问三个有可能作弊的同学,这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是作弊人,说的全部是谎话;有一个同学是帮忙作弊的,说的话有真有假;还有一个同学是清白的,所说的话都是真话。老师问及这三个同学的爱好,回答如下: 甲:我爱看电影,乙爱玩游戏,丙喜欢唱歌。 乙:我喜欢演讲,丙喜欢打篮球,甲呀,你要问他,他肯定说是看电影。 丙:我喜欢打篮球,甲喜欢唱歌,乙爱打游戏。 这三个人中说假话的作弊者是_____。 A: 甲 B: 乙 C: 丙 D: 不确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由甲乙的话可知乙的最后一句是真,则乙不可能是作弊者。甲丙都说“乙爱打游戏,由于两人中有作弊者(说的话都假),所以该说法一定假,则只有乙可能是清白的(说的话都真进而可以推出“丙喜欢打篮球”为真,所以丙所说的话有真有假,丙是帮忙作弊的,则作弊者是甲。此题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二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可用于产品防伪、网站链接、数据下载、商品交易等广泛领域。_____ A: 正确 B: 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