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云南省投资促进局招录聘用人员2人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2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云南省投资促进局招录聘用人员2人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300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200题) 1.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_____。 A: 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邰——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B: 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 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本体属于哲学常识题。选项A、B、C三项对应均正确。D项“望梅止渴”说明意识的能动性,并不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问题。所以,选项D对应不正确。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_____ A: 黑龙江北部 B: 新疆北部 C: 吐鲁番盆地 D: 青藏高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考点:中国的气候,季风 试题分析: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大部分平均气温在20℃以上,由于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平均气温只有8℃左右,所以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故选D.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_____ A: 黑龙江北部 B: 新疆北部 C: 吐鲁番盆地 D: 青藏高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考点:中国的气候,季风 试题分析: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大部分平均气温在20℃以上,由于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平均气温只有8℃左右,所以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故选D. 3.同类群体影响力是指人们对他人(尤其是类似群体)的行为总是做出某种反应,而且,类 似程度越高,影响力就越大。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做法中不会带来同类群体影响力的是_____。 A: 李老师在墙报上贴上小红花,表扬那些遵守纪律、作业完成的小学生 B: 宾馆在客房内张贴标语,提醒旅客,大多数客人都不是每天需要更换手巾 C: 某超市设置告示牌,告知偷盗商品者将受到高出商品价钱10倍的罚款 D: 某地节水办告知那些用水量高的居民,他们的用水量明显高出了周围的邻居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同类群体影响力的定义要点是:人们对类似群体的行为会做出反应。A、B、D三项都可以使人们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反应,进行效仿,符合定义。只有C项设置告示牌没有体现人们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又称为热力学第_____定律。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量可以自发地从较热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较冷的物体传递到较热的物体;热力学第三定律通常表述为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或者绝对零度(T=0K)不可达到。故本题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提出作者是_____。 A: 白居易 B: 柳宗元 C: 周敦颐 D: 刘禹锡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亊而作”口号的是唐朝的白居易。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  )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_____ A: 2015年 B: 2020年 C: 2025年 D: 2030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纲要》第二部分第三章中明确提出“普及学前教育”,指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同 时把发展学前教育纳人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 制。家境经济困难的幼儿,入园甚至可以得到财政补助。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人园。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法律法规 7.本文主要的观点:_____ A: 人类不会变得比今天聪明 B: 没有递增改进脑子的途径 C: 脑子长得越大,效率变得越低 D: 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已达极限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文章首段提出了“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第二段又说明研究人员称“我们.的处理信息能力已经达到最大限度”,第三段提出对人脑用于开展处理更多信息或提髙工作效率的不同方法作了研究,但是得出脑子长得越大,效率变得越低,对于脑子,没有递增改进的道路。由此可知,后两段均是对第一段观点的论述,故本文的主要观点即D项“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已达到极限”。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出淤泥而不染”这一说法体现的哲学原理是_____。 A: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一致 C: 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到能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出淤泥而不染”出自宋朝周敦颐的代表作《爱莲说》,比喻从污俗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淤泥”代表了坏的环境,可理解为社会存在,“不染”代表不受沾染的纯真品质,可理解为社会意识。从而显示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一致性。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李某要出差,便将自己的宠物狗交给邻居黄某代养几天,结果在代养照看期间,宠物狗咬伤了别家的小孩,花费了几百元的医药费。如果这一案件中小孩无过错,那么小孩的医药费应由_____。 A: 黄某承担,可责令李某给出适当赔偿 B: 李某承担,若黄某有过错,黄某负连带责任 C: 李某承担,若李某无力承担,由黄某承担 D: 黄某承担,李某负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答案解释:A。解析:《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由于案件中小孩无过错,故应由宠物狗管理人黄某承担医药费,但可责令李某给出适当赔偿。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下列有关大气压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大气压强是由于地球表面空气重力而形成的压强 B: 一般来说山底地区的大气压强大于山顶地区的大气压强 C: 随着温度的升高大气压强会越来越低 D: 标准大气压强采自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包括:(1)温度。温度越高,空气分子运动的越强烈,压强越大【夏天打足气的自行车易爆胎】。(2)密度。密度越大,表示单位体积内空气质量越大,压强越大;(3)海拔高度。海拔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就越小。而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气压为101325帕,称为标准大气压。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在Excel中,选取整个工作表的方法是_____。 A: 单击“编辑”菜单的“全选”命令 B: 单击工作表的“全选”按钮 C: 单击A1单元格,然后按住Shift键单击当前屏幕的右下角单元格 D: 单击A1单元格,然后按住Ctrl键单击工作表的右下角单元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选取整个工作表的方法有直接单击“全选”按钮,或者使用组合键“Ctrl+A”。故本题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公民甲未经作家乙的许可,翻印了乙的著作并自行销售牟利。对于公民甲的侵权行为 所产生的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法律关系的主体仅为甲 B: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乙的智力成果 C: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乙对其著作的所有权 D: 乙的著作如不发表,则甲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 的承担者。本案中甲和乙都是法律关系的主体,A错误。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 的一定的对象。本案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乙的智力成果,B正确。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本案中甲侵 犯的是乙对其著作的复制权和发行权,C错误。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 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是_____。 A: 甲想用枪杀死乙,但是甲没有买到枪所以作罢 B: 甲想用枪杀死乙,但是买到枪之后又不想杀了,所以作罢 C: 甲想用枪杀死乙,在买到枪的时候被抓获 D: 甲想用枪杀死乙,买到枪瞄准乙却发现对方是丙,于是放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形态的主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①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可见,预备犯的主观方面既有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又具有进而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图。但是后者尚未实际展开而只是在犯罪预备活动中间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而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与目的,才是预备犯主观方面主要的内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预备行为的发动、进行与完成,都受此种目的的支配。②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着手实行行为前停止犯罪。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教师通过和其他同事的“头脑风暴”,收集各种教学“病例”,然后归类进行分析,得出解决对策的方法属于_____ A: 行动研究法 B: 教学诊断法 C: 比较法 D: 阅读新知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査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其中,教学诊断法是教师从教学问题的研究人手,挖掘隐藏在背后的种种教学理念方面问题的方法。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教学评价与反思 15.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要求,是制定_____政策的主要依据。 A: 货币 B: 财政 C: 宏观 D: 经济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的主要依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建设“_____”,这是以“先保险、再救助、后福利”为原则,既保障本市户籍人口,也保障外来人口;既保障生存生活,又兼具调节经济、促进再生产等功能。 A: 全覆盖型社会保障 B: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 C: 全面小康型社会保障 D: 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建设全面小康型社会保障体系规划,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让每个家庭都有可靠的保障,具体包括扩大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