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教学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框 认识自己学习带给我们的感受: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习中有快乐。学习中也有辛苦。体验学习的美好。如何做到学会学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知识目标:知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观念,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热爱社会的情感。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难点: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斯芬克斯”之谜谜语: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怪兽斯芬克斯来到一座城堡,要求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要猜一句谜语,凡是没有猜中的,斯芬克斯马上就把他吃掉。这句谜语给城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谜底:人箴言:人,认识你自己自主学习1.为什么要认识自己?(p27)3.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p30)2.如何认识自己?(p28-29)你是谁?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和别人一样吗?为什么?你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老子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我的球技最棒,你们都不如我,应该由我当队长。小斌的球技虽然比你差点,但是大家都愿意让他来当队长。那这次比赛我不参加了!探究与分享:小刚与队友思考并回答: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1、小刚没有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2、小刚由于过于自负,导致朋友对他越来越不信任和疏远。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一、多把尺子量自己:你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少?请你完成下面的句子,越多越好。我我_我我_我我_我我_我我_我我_探究与分享:描述自己思考并回答:你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的?(1)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2)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3)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如何认识自己?说一说:这些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我经常丢三拉四,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我认识到自己有粗心,马虎的毛病。”自我评价(自我观察和分析)探究与分享:方法与技能“我的同桌为人热情,同学们经常找他帮忙,而找我的人很少。我认识到我对待他人缺乏热情。”自我评价(与他人比较)“那天,我婉转的给老师指出了课堂上的一个小错误,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很细心,也挺勇敢。”他人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人评价父子俩牵着驴进城,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自己坐着让父亲走!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着!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呢?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我们要做到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一、为什么要认识自己?(人贵自知)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二、如何认识自己?(多把尺子量自己)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2.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3.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三、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客观冷静+理性+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课堂小结课堂小结LOGO正文.第三章第 15 页如何提高会议效能03 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悟?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样的感悟?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大胆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法。LOGO正文.第三章第 17 页如何提高会议效能03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遇事独立,积极探索钻研,解决更多的难题。结束束语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