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专题会上的的主持词和讲话

举报
资源描述
在全市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专题会上的的主持词和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在这里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xx上午省委视频会议精神,分析研判我市形势,研究部署下阶段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 刚才,xx同志传达了全省视频会议精神,并通报近段以来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对下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作具体部署,我都赞成,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最关键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都作出高瞻远瞩的判断、审时度势的决策、科学周密的部署,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们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省委上午召开紧急视频会议,立足全省当前实际,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始终保持昂扬的战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发展劲头,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这里,我再讲四点意见: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能不能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既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现实检验。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一定要从讲党性、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实际行动打好“两手抓、两手硬、两战赢”的组合拳,确保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一是思想认识必须再强化、再提升。经过半年来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正在加快全面恢复。但我们一定要清醒看到,当前全球疫情扩散和国内外矛盾交织共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这些都给我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风险,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就是要帮助实体经济攻坚克难,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重点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切实提高抓实体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认识问题是首要问题,是决定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在打好三大攻坚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上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发展来势很好,但实体经济仍是我市的一块突出短板。主要表现在与周边地区相比,我们实体经济的总体状况仍然是散、小、弱。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造血剂,因为造血功能不强,必然会导致我市区域经济贫血,所以我们要把补齐实体经济短板作为当前各级政府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过去我们集中精力抓脱贫攻坚、打三大攻坚战,抓基础设施建设,为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现在起,我们要集中精力抓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对于经济发展、财政增收、扩大就业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还没有这种认识的话,我们经济发展是十分危险的。我们要牢固树立抓经济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任务,抓实体经济就是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牢固树立实体强则经济强,实体强则X强的强烈导向,凝聚强大的共识与合力。 二要及时兑现政策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要把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作为帮助实体经济渡过难关的最关键举措。我市实体经济本来就散、小、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现在又受到疫情影响冲击,发展步履维艰,面临巨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当前抓实体经济,最关键的就是兑现各项惠企政策,把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帮助实体经济克难攻坚,渡过难关,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是决定实体经济成败的关键。如果没有及时的政策兑现支持,受疫情冲击,大浪淘沙,我市将会有部分企业一个一个倒下,将对我市经济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国省市密集出台了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的系列政策措施,就是着眼解决这些问题,是雪中送炭。对于这些政策,我们都要认真学习,切实增强落实政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落实政策和兑现政策的责任扛在肩上,不要等企业来找我们,要主动上门为企业搞好服务,兑现政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实现达产。 三要为实体经济发展解决好要素保障问题。实体经济发展是需要营养的,需要各种要素保障。我们要搞好实体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为实体经济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要帮助企业解决好用电、用地、资金、人力资源、交通运输、物流等问题,要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包括租金成本,尽可能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轻装上阵,渡过难关。各级各部门要下沉服务,及时帮扶重点企业,回应企业关切,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县市长要每个月调度X家重点企业,对园区亲自调度,市直农业、工信、商贸、粮食等相关部门要加大申报力度。 第二,着力推动产业园区发展。园区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们集中力量抓三大攻坚战、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体系构建、营商环境优化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市对园区发展重视程度还不够高、研究不够深入、着力不够精准,导致我市园区综合得分排名在全省一直靠后,从省里公布的201X年考核结果来看,XX等XX项考核指标均排名靠后,有些指标甚至为零。在全省X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中,仅X高新区、X高新区进入前X位,排后X位的我市占X家。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我市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园区发展。 一要建立一套科学考核体系。要认真学习《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X省开发区调区扩区和退出管理办法》《X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综合评价办法》等文件精神,对标对表抓园区发展。要认真对照发展质量、发展实效、发展动力、资源环境、园区管理这5大类30项指标,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以单位土地面积生产总值、税收、投资等为主要指标,科学制定我市产业园区考核评价办法,使之成为加快园区发展的目标导向。对园区发展,市政府实行奖励政策,今年对考核排名靠前及进位较快的园区,在全省排名较上一年度前进X位以上的,奖励园区有功人员X万元,进X位以上的,奖X万元,进X位以上的奖X万元,并对绩效奖金基数上浮20%-30%;对考核排名最后的,不仅要通报批评,还要对绩效奖金下浮20%-30%;对工作落实不力并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二要全面落实支持园区发展的系列政策。为了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发展,努力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创新创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导区,今年,市委、市政府从体制机制、节约集约发展、考核评价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县市人民政府、市直相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落实细则,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地见效,形成抓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要理顺园区管理体制,考虑到省里是由省发改委管理园区,我市的园区有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商贸物流区、旅游景区等,比照省里,我市所有园区都由市发改委统筹管理,部门履行行业管理职责。今年,我们要力争产业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X亿元,税收达到X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三要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按照产业园区发展所需,配套完善电力、燃气、供水、通信、道路、消防、防汛、人防、治污等基础设施,以及为企业服务的海关、公共信息、技术、物流、金融、保税物流等服务平台,特别是被省里通报的X个工业园区,要按照要求建成污水处理厂。要加大园区投入,确保今年完成园区投资X亿元以上。要加快推进“135”工程升级版,今年建成一批标准厂房,以后每年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新建一批标准厂房。要加快产城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产业区、居住区、商贸区建设。要积极开展与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四要抓好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没有企业入驻的园区,只是一个搭建好的舞台,而没有唱戏的人,就不产生经济效益,反而会浪费资金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典型的形象工程、形式主义。所以,我们要抓住招商引资这个关键,发挥我们已有的招商引资好经验好做法,抢抓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机遇,精准对接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建立产业园区招商项目库、企业库、政策库,搭建全市招商引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XX等发达地区的园区、商会、企业对接合作,紧盯产业转移意向园区和企业,特别是三类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加大以园招商以项目招商力度,招引更多大企业、大项目落地。同时,我们要加强招商项目跟踪服务,确保招商项目早日落地,早日投产,发挥效益。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市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目标地区,我们要积极对接省里出台的《XX实施方案》,务实推进交通、产业、科技等8大领域30个方面对接合作,市发改委要在4月底前,制定我市的实施方案。 第三,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没有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市实体经济、园区发展就没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也就没有发展优势。过去两年来,我们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仍然存在对标国省要求不够,改革重点不突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还有很多重大改革事项没有完全落地,仍然处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一鼓作气、毫不松懈地打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 一要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导则。我市政务服务导则是各级各部门开展政务服务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对标导则标准,切实抓好落实,上半年要全面推进,下半年要按照导则运行到位。要着力推进“三进”全面到位,着力推进技术支撑和数据共享到位。要按照“五全五办五公开”要求,统筹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办事更快、效率更高、服务更优、营商更佳的政务服务环境。要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聚焦企业群众最急、最盼、最难的事,构建“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送达”闭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好”。6月底之前,实现省X件事项网上一次办理,乡镇X件、村(社区)X件事项实现统一办理,这是硬目标、硬任务。 二要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是行政审批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过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复杂,涉及部门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较为突出,企业和群众意见很大。各级各部门要咬定目标,落实落细改革具体任务,统一审批流程、审批系统、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加快构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全面实现“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为推进项目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 三要全面推进园区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各类园区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在土地出让或划拨前,矿产资源、节能、环境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地震安全性、水资源、安全等评估评价论证事项实行区域评估,制定区域评估细则。新入园项目免费共享评估成果,不再进行单独评估,推动项目快速高效落地建设。对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仓储、物流配送项目等一批基本不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项目,统一不再纳入环评管理。市政府已经印发了《全市产业园区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由住建、发改牵头其他部门配合,6月底前全部完成,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方案指标体系,按时做好工作,落实到位。 四要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评估。市政府继续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建立综合评估加降低企业成本、最多跑一次、工程项目审批“1+3”评估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成效现场考核评议制度,增加企业、群众评议分值权重,把现场评议面延伸到县市区和每个产业园区,全面构建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倒逼各级各部门改进工作,改进服务。 第四,着力加快项目申报和建设。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X%,今年一季度负增长X%,增速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如果我们再不抓好项目建设,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我们必须主动作为,抓好项目申报和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迅速扭转投资加速下滑的态势。 一要积极抢抓发展机遇。要抢抓重大政策机遇。受疫情影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和消费影响很大,短期内难以恢复,加大投资成为稳经济稳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