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公开招考1名工作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1】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公开招考1名工作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从第2段可以知道,NDM-1_____。 A: 传播能力很强 B: 首次发现于印度 C: 可能在不止一种基因中找到 D: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较强的抗药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由“就连杀伤性较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对这类细菌束手无策”可知,d项对NDM-1的描述正确,当选。A、B、C三项均无法从原文中推断出。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_____。 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到综合 C: 抽象到具体 D: 实践到认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归纳法是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_____不完全属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宏观调控目标。 A: 经济增长 B: 增加就业 C: 价格稳定 D: 国际收支平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十六大报告将就业问题明确纳入到了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中,但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并没有将我国的就业目标定为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充分就业”,而是将就业目标定为“增加就业”。所以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宏观调控目标应该是“充分就业”,而非“增加就业”。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所蕴含的哲理是_____。 A: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B: 意识活动本身可以改变客观世界 C: 人们的精神活动依赖于物质活动 D: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意思是,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就能达到目标。信心属于意识方面的。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我们以往所理解的“现代化”概念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局限于表层经济现代化,这也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物质层面上求变的欲望很强,而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上却是文化守成主义的,这状况对于现代化实际进程的影响自不必说,它对于学术的影响是导致知识的流俗化。不断地更换新词语,在新词语的装潢下重复古老的思想观念,结果是词语和口号不断地更换,而社会精神气质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_____ A: 现代化应包括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 B: 片面理解现代化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C: 物质层面的落后现状是迟发展国家片面理解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D: 片面理解现代化会导致知识的流俗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 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首先提出以往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具有局限性,接着重点阐述了片面理解“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即导致知识的流俗化,D项准确的概括了文段主旨。A选项指出现代化包括的三个层面,但这不是文段讨论的重点,故排除A;B选项只是文段中用来支持片面理解现代化而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观点,不足以概括整个文段,故排除B;C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到,因此排除C。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6.填人问号处最恰当的是: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图形都有6条对称轴。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为了解某校大学生对住校内宿舍的态度变化,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对半数学生事前进行说服宣传,希望住校内宿舍,然后问卷调查。而对另一半学不作任何说明,直接调查。调查前,大学生中的少数人强烈反对住校内宿舍的主张。调查的结果是,事前进行说服宣传的一半学生中,持反对意见的人数反而增加了。 这段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_____ A: 住校内宿舍是不好的 B: 有一半学生支持住校内宿舍的观点,有一半的学生反对 C: 调查前的说服宣传引起了大学生们的逆反心理 D: 校内宿舍的条件比校外宿舍的条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文段为“分总”结构,先介绍了大学生对宿舍的态度的调查,最后一句对调查进行了总结,也就是文段的主旨,即根据事前进行说服宣传的大学生中持反对意见的人增加了,可知调查前的说服宣传引起了他们的逆反心理,C项正确。A项“是不好的”表述绝对,文段中只提到“反对意见的人多”,并不代表没有支持的意见;B项明显错误,不是一半支持一半反对,而是反对的比较多;D项“校外宿舍条件”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故正确答案为C。 8.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楚辞》是以屈原的诗歌为主 B: 《琵琶行》是杜甫的作品 C: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D: 《儒林外史》反映的是科举制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并非杜甫的作品,B说法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甲、乙就一套登记在乙名下的房屋的所有权问题发生争议,法院判决该诉争房属于甲所有,判决已于2012年3月10日生效。2012年3月15日,甲就该房屋与丙签订了买卖合同,但由于甲还没来得及办理变更登记,至今房屋仍登记在乙的名下。目前,丙的父亲丁已搬进该房屋内居住,房屋的所有人是_____。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物权法》第28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故该房屋自2012年3月10日起归甲所有。该法第31条规定:“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故甲、丙之间买卖房屋的合同不发生物权效力,房屋的所有权人仍为甲。本题正确答案为A。 10.政策法规处黎明在职读研究生,第二学期前6次考试每科平均成绩是84分,前7次考试每科平均成绩是85分,问黎明第7次考试每科平均成绩是多少?_____ A: 89分 B: 90分 C: 91分 D: 92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第七次考试每科平均成绩为7×85-6×84=91分。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水圈中主要成分是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_____,还有极少数存在于生物体和大气中。 A: 95% B: 96% C: 97% D: 98%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地球上水量的分布大致是:海洋占97.2%,极地冰山占2.15%,地下水占0.632%,湖泊与河流占0.017%,云中水蒸气占0.001%。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的关系是_____。 A: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 相互监督的关系 C: 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D: 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我国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其监督,对其负责。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入设备的是_____。 A: 显示器 B: 迷你音响 C: 扫描仪 D: 打印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扫描仪属于输入设备。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会)第四次峰会于2014年5月20日在中国_____举行。 A: 北京 B: 西安 C: 上海 D: 三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亚信会第四次峰会于2014年5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峰会主题为“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在国际关系的表述中有一个常用的词汇叫“西方国家”,关于这个概念,正确的理解应该是_____。 A: 欧美国家 B: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C: 英法美日德 D: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从政治角度来说,“西方国家”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期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处在欧洲,地球上地理位置处于西半球,因此称之为西方国家。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虽不在西方,但也包括在内。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 61.C国2007年两类车的总产量大约是多少万辆?_____ A: 36 B: 40 C: 45 D: 5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由柱状图和折线图可知,C国2008年两类车总产量包括乘用车40万辆、商用车15万辆,总共55万辆,同比增长了10%,所以2007年两类车总产量为55+(1+10%)=50万辆。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是_____。 A: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D: 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当今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一个科技创新的重要时期,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指_____。 A: —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C: 阶级力量对比状况 D: —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状况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谓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状况。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即在承认经济规律客观性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国家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自2014年7月1日施行。下列关于其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岗位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 B: 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是选拔用人的主要方式 C: 规定了奖励的情形,确立了奖励的原则 D: 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可以调解、仲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