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关于公开招聘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2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关于公开招聘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苹果”远不只是一种水果,还是寓言、宗教、神话、文化、艺术、科技的载体,它两千多年来与人类发展进程一路同行。夏娃的“苹果”带我们________这个世界,牛顿的“苹果”带我们________这个世界,而乔布斯的“苹果”则带我们________这个世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走进 了解 体验 B: 走近 探索 驾驭 C: 来到 懂得 拥有 D: 进入 学习 浏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第一空,夏娃的“苹果”代表人类的诞生,排除B项的“走近”。第三空,乔布斯的“苹果”是指科技产品使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产生改变,“拥有”和“浏览”均不如“体验”恰当,排除C、D。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突发公共事件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依次_____。 A: 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B: 用黄色、红色、橙色、蓝色表示 C: 用黄色、橙色、蓝色、红色表示 D: 用红色、橙色、蓝色、黄色表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特别重大)、二级(重大)、三级(较大)和四级(一般),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71/79,129/137,23/31,246/254中最大的是_____ A: 71/79 B: 129/137 C: 23/31 D: 246/254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计算问题 解析 题干中四个分数可分别变形为1-8/79、1-8/137、1-8/31、1-8/254,易知1-8/254>1-8/137>1-8/79>1-8/31,于是题干中四个分数最大的是246/254。故正确答案为D。 4.李某与王某素有仇怨。一日,李某拦住王某,百般辱骂,王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李某,李某逃跑,王某紧追不舍。李某从屠户徐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王某不敢再追,李某用言辞激王某,王某又追。待王某追近时,李某用杀猪刀捅了王某一刀,导致王某心脏破裂而死。李某的行为属_____。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防卫过当 D: 故意杀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题中案例属于典型的挑拨防卫,即故意引诱对方进行不法侵害而借机加害于不法侵害人的行为,貌似正当防卫,但实际上相差很远,在本案中“防卫人”已经构成了故意犯罪。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既说“此矛锋利,无坚不摧”又说“此盾坚固,任刺不入”,这就违反了_____。 A: 充足理由律 B: 同一律 C: 矛盾律 D: 排中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 C 解析: A项,“充足理由律”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它规定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这里没有判断论证,也没有提出足够理由,所以无关。 B项,“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公式是:"甲是甲"或"甲等于甲"。这里也没有提到,所以不选。 C项,“矛盾律”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它通常被表述为 A 不是非A,或A 不能既是B 又不是B。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句子中相互矛盾的“无坚不摧”和“绝对坚固”形成了两可,够成了一对矛盾,所以违反的是矛盾律。 D项,排中律”也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通常被表述为A是B或不是B。违反排中律的错误一般是“模棱”或“两不可”。违反矛盾律的错误叫“两可”。例句楚人的错误显然是“两可”。“两可”的句子或命题,是对当关系中的上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这两对关系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其中必定有一句是错的;矛盾关系必有一对,上反对关系可能都错。因此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控制工作的首要目的是_____。 A: 维持现状 B: 打破现状 C: 改革、创新 D: 修改已有的计划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在现代管理活动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控制工作,“维持现状”都是其第一目的。即首要目 的,也就是说要随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发现有超过计划允许范围的偏差时,则即使采用必要的纠 正措施,以使系统的活动趋于相对稳定,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_____。 A: 客观物质性 B: 主观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直接现实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即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都具有客观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实践是人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即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上每个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认为愚公真“愚”,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就是否认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关于自然人,下列阐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 自然人一出生就成为独立享有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民事主体 B: 自然人不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C: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终身享有,不可剥夺 D: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自然人是指基于出生这一自然规律而诞生的人。自然人不仅包括有本国国籍的人,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演绎(逻辑)推理: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 疑的,要求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一些人会反复地洗手,反复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等,重复这类无意义的动作常常使他们自己都感到烦恼和苦闷,这称为强迫症。某人每天洗手的次数大概是普通人洗手次数的50倍,看来某人得了强迫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削弱上述结论?_____ A: 此人的工作性质是需要干净卫生的 B: 此人家里的所有人洗手次数都比一般人多,而他们并没有强迫症 C: 此人洗手的同时并没有感觉到烦恼和苦闷 D: 此人的同事每天洗手的次数是此人每天洗手次数的5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重复无意义的动作且常常使自己感到烦恼和苦闷为强迫症。A项说明此人的工作性质是要干净卫生的,洗手的动作并非是无意义的,且并不会感到烦恼和苦闷,削弱了题干结论;B、D两项为无关项;C项虽然没有感到烦恼和苦闷,但其动作如果无意义的话也很可能是强迫症,削弱力度太弱。故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_____。 A: 交易和分配场所 B: 交易和销售场所 C: 交易和消费场所 D: 分配和消费场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劳动力市场包括劳动力需求主体与劳动力供给主体,劳动力资源就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主体。劳动力资源找到合适的需求主体就是劳动力资源的分配,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过程(劳动力供给主体愿意出卖劳动力,劳动力需求主体愿意给付工资,交易达成),劳动力市场则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场所。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_____ A: 环境权 B: 平等权 C: 宗教信仰自由 D: 监督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诉愿权、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等,但不包括环境权。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_____。 A: 提高利率,储蓄会减少 B: 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 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 D: 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提高利率会导致一部分货币回笼,从而减轻对市场的压力,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心理疲劳是指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_____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心理疲劳的是 A: 连续十几天进行调研奔波,王科长感到身心俱疲,对做家务的热情明显降低 B: 司机连续驾车图中犯困打盹 C: 学生小李每天都在给自己定很多的任务,但模拟考试不理想,现在一到考试时就紧张 D: 诸葛亮为国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日夜操劳、鞠躬尽瘁,病逝于中军帐里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答案解释:这是一道定义判断题。心理疲劳的关键点是长期从事的工作是机械而单调的,中枢局部神经细胞发生抑制的原因是持续紧张,结果是对工作和生活的兴趣和热情的降低。A选项中王科长因为长时间调研身心俱疲,降低了对家务的热情是对此定义最吻合的一项。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在当今信息社会,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在信息社会,智能化的综合网络将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无论何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们都可以获得文字、声音、图像信息。这说明_____。 A: 信息社会改变了生产力的内容和性质,从而改邊了生产关系的性质 B: 由虚拟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新型的社会基本关系: C: 在信息社会中,网络信息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D: 网络信息关系影响并推动社会发展,但并不能成为新型的社会基本关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生产关系作为一种物质交换关系,同生产力一样,也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进行交往的媒介和手段也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由计算机网络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新型社会关系,会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够全方位地改变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交换与交往方式、消费与娱乐方式,变革思维方式,强化思维能力。但是,网络信息关系最终还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它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_____是现代人事行政制度的基础。 A: 职位分类 B: 绩效考核 C: 工资福利 D: 奖励惩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职位分类是现代人事行政的划时代的标志,又是现代人事行政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