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设问的艺术

举报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设问的艺术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理论工作者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对于课堂提问和设问艺术有着深入研究,本文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线,提出了适应教改要求的设问的方式及每种方式的作用,为了达到设问艺术性,从设问的内容、时机,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水平考虑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等角度出发谈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该注意的问题。 【关 键 词】 中学地理 课堂 教学 设问 艺术 提问 “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种教学观念由来已久,在古今中外教学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谓源远流长。教学也是一门科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科学、技巧和艺术,谁要领导好教学和教育过程,谁就要精通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 李如密 《教学艺术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年 第32页 因此教师要不断钻研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微妙细节,不断开辟塑造人的灵魂这门艺术的新境界。 在地理教学中,设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设问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有效的设问是联系师生思维的纽带,也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和灵活运用设问的艺术。 一、课堂设问的概念及功能 (一)什么是设问 这里所谈到的设问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阶段等设计要提出的问题。它是发问前的准备工作。 课堂设问的艺术是指那些讲究问题目的、难度、跨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的技巧。 张宝臣 张玉森 王秀兰主编《课堂教学艺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年 第79页 正确的设问并使之成为艺术,可以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问得好、问得巧、问到点子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问的功能 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精彩迭出的设问艺术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设问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1.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阀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集中学生注意 实践证明: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所以教师在何时设置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3.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设计有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思考、做答,让学生体会到思考和创造的快乐,教师这样精心设计的问题,就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目前设问存在的误区 国内外近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一般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56﹪,设置问题过于笼统,主次轻重不分,让学生无法回答;不少教师存在问时选择不准的情况;有些教师在设问时忽略了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或原有的知识水平;还有回忆性的、封闭的或一两个字的选择式提问也是一些年轻老师容易采用的。 三、设问的方式 地理课堂教学要造成学生如饥似渴的探索知识的良好风气,要不断通过探索设问教学的途径,达到问之切中要点,答之恰到好处,论之有据,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成效。下面以中国地理“气温的分布和温度带”为例,分析设问的方式。 按设问所处的阶段和目的,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检查复习掌握的知识情况设问 多用于新课前3—5分钟。设问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复习巩固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二是检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三是达到温故而知新。 本节课可以在上新课前设问:“大家知道哪些天气方面的要素?”让学生回忆旧知,加深记忆,让短时记忆的内容转化为长时记忆,时间久了也不容易遗忘。 (二)导入新课时设问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导入方式。 1.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引导式设问。 这种设问就是教师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认知桥梁”,促进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加深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使其逐步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如学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时,可针对知识连接点设问:根据地球的形状、大气的热状况等知识,说明为什么地球上存在着地区间冷热不均?根据大气的对流运动,说明地区间冷热不均怎样引起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等等问题。 2.设置疑问,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这种设问是设计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产生冲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例如,讲授时区、日界线时,问学生妹妹的年龄能比姐姐大吗?答:能。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就会感到疑惑,怎么可能会有妹妹比姐姐大呢?这样会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很想弄懂这个问题。 (三)讲授新课间的设问 1.在重、难点处,突出重难点设问 这种设问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出一系列的、前后连贯的、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依据对当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问”和“答”,启发他们得出正确结论。 本节内容中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引入新课后,教师可以放一系列我国冬季南北自然风光的图片,在此设问:“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让学生依据当前看到的图片讨论。 2.在图文结合处,讨论式设问 设问时善于图文结合,通过一图多问、多图多问等形式设置问题,便于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图文分析问题的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同发展,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看图片讨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以后,可以让学生”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找出一月份0℃等温线,再看“中国地形图”设问“对照看一月份0℃的等温线的东段大致经过哪条山脉?哪条河流?”“计算漠河、海南岛一月份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大家展开讨论,分析图文进一步了解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3.在规律探索处,启发式设问。 在探求规律中设问,引导学生动脑筋,使学生对事物有根据地讲出自己的理由,相互争辩,互相补充。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探索出原因,接下来可以设问:“从冬季风的源地,风向考虑,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为什么青藏高原、云归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难以受到季风影响?” 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冬季风是另一个原因。 4.在综合性问题处,递进式设问 对一些综合性问题,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可采取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一环套一环的方式设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以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 在分析另一个原因时,可这样设问:“读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图,漠河、海南岛的气温各为多少?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找出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为什么这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这样层层深入, 就可以得出夏季气温的特点—全国普遍高温。 知道这一特点以后,分析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先前讲到的对比法,设问:“比一比,在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有什么不同? 5.在知识的运用点处,联系实际设问 地理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课堂设问选择一些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这会使学生体验到知识活学活用的乐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读一读”这一部分中,可以设问:“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为什么会在漠河?而夏季最热的地方为什么在吐鲁番?”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6.在枯燥的内容处,趣味式设问 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点,应尽量把枯燥的内容变成许多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节课堂气氛,调动思维,从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结合故事设问:“《西游记》中描述唐僧取经经过火焰山,只见这火焰山上烈焰滚滚,犹如一片熊熊火海。位于吐鲁番盆地中的火焰山,真的是烈焰滚滚吗?大家思考一下” (四)检查学生听课效果时设问。 在下课前3-5分钟设问本节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题目,追踪学生的记忆、理解、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学设问方式不同,其作用和效果也不同。只有不断探索,深入研究,灵活运用各种设问,才能成功地驾驭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师在设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实现课堂教学中设问的艺术性,教师不仅要灵活运用多种设问的类型,而且还要注意一些技巧性的问题。 (一)从设问的内容看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问时不能漫无目的、随口提问,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明确目标,所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 (二)从学生角度看 1.学生的年龄与心理 设问要考虑该问题是哪些学生回答,要针对学生实际,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学生要区别对待。 2.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设问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设问太简单,学生会觉得老师把他们当成小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若问题太深奥,学生有空中楼阁之感,容易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回答问题而一下子答不出来时,应在这个大问题中再设具体而恰当的小提问,教师所提问题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三)从设问的时机看 提问必须抓住时机,使其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育心理学原理表明,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状态来加以把握。课堂提问的良机主要有:当学生思维陷入一个困境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旧知识的影响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疑惑不解一筹莫展时;当学生精力分散时;当学生心情振奋跃跃欲试时。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抓住时机设问,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设问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经过精心的设计,并不断地雕琢,才能使设问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2] 王晓平著:《教师的语言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3] 谢斗辰:《谈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设计》,《地理教学》2003年第1期。 [4] 周利民:《地理课堂教学中“有益的提问”的方式》,《地理教学》2003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