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计量科学研究院公开招考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3]

举报
资源描述
温州市计量科学研究院公开招考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_____ A: 爱国主义 B: 建立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 C: 为人民服务 D: 集体主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2.国家某部门近期公开了其2013年度“三公消费”的基本情况,这一做法属于管理方法中的_____。 A: 行政方法 B: 传播方法 C: 心理方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传播方法在管理中运用的常见形式有:新闻发布会、沟通性会议、公务谈判、游说策动和政务信息公开。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主动或者依申请将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的其他事项予以定期公开的制度。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是“宇宙之砖”。这是一种_____。 A: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机械唯物论观点 D: 朴素唯物论观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原子理解为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的本原。这种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为依据,对唯物主义的论证比起朴素唯物主义有许多进步,但缺少古代哲学那种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念。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_____。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超前性、滞后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故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成效显著(2)意见分歧(3)深入交谈(4)贯彻执行(5)观点统一_____ A: 4-2-3-5-1 B: 2-5-3-1-4 C: 2-3-5-4-1 D: 3-1-4-2-5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做决策时大家意见有分歧,通过深人交谈,进行沟通,形成统一的观点之后再贯彻执行,最终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选择C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日吾不能,是诫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日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_____。 A: 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 对人是否有利 C: 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 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包括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可能性、好和坏的两种可能性。本题引用《孟子》中孟子同齐宣王对话中的一段话,引文不全,引语之前齐宣王问孟子:“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即不肯去做与不能做到在外表上有什么区别?孟子回答:如果说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即渤海),对别人说,这个我做不到,这真是不能。要是说替老年人折取树枝,对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去做,不是做不到。显然这段话,前者说的是不可能性,后者说的是可能而又不去做。试题主要考查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同时又把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的作为干扰项。本题所问是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区别,这是客观存在,与主观努力(A)、对人利害(B)无关,加以排除,D是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的区别依据,C才是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区别的依据。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玛雅遗扯挖掘出一些珠宝作坊,这些作坊位于从遗址中心向外辐射的马路边上,且离中心有一定的距离。由于贵族仅居住在中心地区,考古学家因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作坊制作的珠宝不是供给贵族的,而是供给一些中等阶级,他们一定已足够富有,可以购买珠宝。 对在这些作坊工作的手工艺人,考古学家在论断时做的假设是:_____ A: 他们住在作坊附近 B: 他们不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 C: 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富有的中等阶级的成员 D: 他们的产品原料与供贵族享用的珠宝所用的原料不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题干论证为:作坊所在地离贵族居住地有一定的距离—作坊制作的珠宝是供给一些中等阶级而不是供给贵族的。要使该论证成立,就要指出没有别的因素影响结论,B项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提供送货上门服务,题干结论就不能推出。A项显然不是题干的假设:C项手工艺人的身份与题干论证无关;即使他们的产品原料与供贵族享用的珠宝所用的原料相同,也可以供给中产阶级,题干论证仍然成立,D项也不是必须假设的。故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等的公文文种是_____。 A: 领导指导性公文 B: 规范性公文 C: 公布性公文 D: 陈述呈请性公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规范性公文是指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等,包括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乙构成不当得利?_____ A: 甲欠乙500元,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代为偿还 B: 甲大学新建校区,当地居民乙的房屋大幅升值 C: 甲以拾得的100元还了欠乙的债务 D: 甲雇人耕田,雇工误耕了乙的数亩待耕之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不当得利的构成需具备三项条件:(1)取得利益无法律依据。(2)—方受损失,他方得利益。(3)两者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A项属于无因管理,丙是自愿对自己财产的处分,不存在损失的问题。不选。B项甲大学新建校区与房屋的升值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不选。C项乙只是接受偿还,没有利益,甲的行为才是不当得利。不选。D符合不当得利的全部构成要件,应选。 本题所属考点-《民法》 10.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这个选择取决于_____。 A: 社会生产力等既定条件 B: 民族利益 C: 人们之间的交往 D: 人们对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并不否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两者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因为: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其他既定条件所决定的。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长江三角洲某中央企业向A省某钢铁公司注资人民币30亿元,控股69.61%,这是国内钢铁企业重组收购的一次重大举措,该并购事件体现了_____。 A: 市场经济可以合理而有效地配置资源 B: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C: 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D: 市场经济具有能够客观地进行价值评估的功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B、C、D三项均与本题无关,题干无法体现。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_____。 A: 《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B: 第一国际的创立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唯物史观的创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改革司法管理体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司法机关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中的_____。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违法必究 D: 执法必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为了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这样做集中体现了执法必严的法制建设基本要求。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下面句子中,括号部分用词不当的一句是:_____ A: 我国足球队迭遭失败后,连克五关,(挂冠)而归。 B: 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中国女拳手勇夺51公斤级(挂冠)。 C: 这一届足球世界杯,巴西最有可能(夺冠)。 D: 在大型综合运动会上,男子百米一直被尊称为“(王冠)上的宝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A项句意为,我国足球队连遭失败后,接连攻下五关,成功归来。“挂冠,,意为辞官,用在此处,与句意相反。故A项用词不当,当选。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我国社会分配中出现的脑体倒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 国家财政收支不平衡,出现大的赤字 B: 体力劳动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而脑力劳动则不能 C: 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辛苦 D: 社会分配机制存在问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析】D。脑体倒挂是在我国特定的经济体制和错误的劳动价值观念下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了分配上的平等,加之长期工资制度的僵化,形成了脑体倒挂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下列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D: 《新民主主义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公文的成文日期,正确的表示方法是_____ A: 2013年5月6日 B: 2013/5/6 C: 2013.5.6 D: 二0一三年五月六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A【解析】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了统一,成文日期全部用阿拉伯数字。 18.下列关于区域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 B: 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界线为划分依据 C: 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基础设施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 D: 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