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力资源公司招考6名派往两江新区机关单位派遣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1】

举报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力资源公司招考6名派往两江新区机关单位派遣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的市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________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行为的主要原因,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________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激发了金融机构更多也更为________的道德风险行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引发加剧隐蔽 B: 诱发凸显严重 C: 构成加快频繁 D: 导致强化直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第一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行为之间为因果关系,首先排除不表因果关系的C项的“构成”。由第:^空可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严重了,基于此,道德风险行为被发现的难度也相应提高,能描述这一特点的是A项的“隐蔽”。故本题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本案中,关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假设乙是国家工作人员,则乙构成介绍贿赂罪 B: 假设乙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则乙不构成介绍贿赂罪 C: 无论乙是不是国家工作人员,都不构成犯罪 D: 无论乙是不是国家工作人员,都构成介绍贿赂罪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介绍贿赂罪在主观方面属于故意,即明知是在为受贿人或者行贿人牵线效劳,促成贿赂交易。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进行联系、沟通关系、引荐、撮合,促使行贿与受贿得以实现的行为。乙显然知道丙的目的,却依然进行了本次的牵线工作,构成犯罪,与其是不是公务员无关。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和逻辑,是公文写作的_____。 A: 政治要求 B: 业务要求 C: 文字表达要求 D: 行文规范要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1)要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2)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3)在文字表达上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逻辑;(4)公文起草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式;(5)要注意选用书写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以下四边形中,每个都包括一个大写字母和一个数字,请选出与其他三个差别最大的图形: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在英文字母中G排在第7,P排在第16,K排在第11,S排在第19,只有D项字母与数字不相符,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人们长时间处在较大的压力状态下,身体、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以下关于人们在长时间压力状态下的反应,最为常见的是_____。 A: —直保持比较压抑的状态 B: —直保持亢奋的精神状态. C: 出现比较长时间的压抑状态之后,精神和体力状态达到髙峰 D: 保持一段时间的比较投人的状态之后,精神和体力状态会急剧下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人经历长时间的压抑状态,精神和体力承受能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月食发生时,_____。 A: 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B: 太阳在月球和地球之间 C: 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D: 是在新月的时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地球运行至月球和太阳之间,月球处在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这就是月食现象。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批示转发下级公文应使用_____。 A: 通报 B: 告示 C: 通知 D: 指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告示适用于向外界公布一些重要事项;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而指示则是用于上级批示转发下级公文。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_____,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D: 当前国内国际的实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已开始利用酵母来制作发酵产品。最早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是酵母泥,它的发酵速度快,但__和使用不便,产品的商业化受到了一定的__。从销售酵母泥算起,酵母制造工业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了。酵母现已成为世界上研究最多的微生物之一,是当今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保存 影响 支柱 B: 运输 限制 热点 C: 销售 阻碍 关键 D: 制作 干扰 难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 考点实词填空解析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 本题可先看第三空,由前文“研究最多”可知此处填“热点”最为恰当。“支柱/关键/难点”都无从推知。第二空由于酵母泥的“不便”所以其商业化受限,且“受到限制”为固定搭配,“阻碍”一般是主语发出的动作,不用作被动。“影响”“干扰”语义不准确。第一空将“运输”带入也无明显不妥。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选词填空 10.我们日常的主食基本上属于什么食物?_____ A: 酸性食物 B: 碱性食物 C: 中性食物 D: 半酸半碱食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食物的酸碱性不是指食物本身的性质,而是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留在体内元素的性质,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后产生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占优势的食物。我们日常的主食主要是肉、鱼、蛋类和米面,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阴离子较多,所以属于酸性食物。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_____。 A: 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 B: 阶级斗争的科学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科学 D: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特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题中的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你认为替代问号处最合适的一项是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每组图形的笔画数依次为3、6、(9),只有D项符合。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下列不属于“盛唐”诗人的是_____。 A: 李白 B: 杜甫 C: 岑参 D: 王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史学界按照唐朝盛衰的发展轨迹,大致分为初唐(约618——713年)、盛唐(约713——766年)、中唐(约766——835年)、晚唐(约835——907年)。王勃(约650——676年)是初唐诗人,与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下列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B: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C: 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会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D: 价值规律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其重要作用如下: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济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会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导致两极分化。从价值规律的作用来看,价值规律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D选项说法不正确,本题选择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_____;(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A: 破坏民族团结的 B: 破坏民族关系的 C: 煽动民族分裂的 D: 扰乱社会治安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集会游行示威法》第12条的规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煽动民族分裂的;(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舌尖上的乡愁,源自一种家乡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没有着力于展示菜肴的烹制技巧,而是将镜头对准那些朴实无华的食材以及中国美食背后的浓郁情感。在这部片子里,我们看到,宁波的四世同堂之家难得一聚,曾祖母按古法制作的水磨年糕承载的便是家庭的味道;湘西的苗家人,每当稻田泛黄时,家家制作腌鱼腊肉,其意义不再是食物,而是唤起被封存在岁月之中的记忆。 这段话意在说明:_____ A: 《舌尖上的中国》着力表现美食背后的情感 B: 《舌尖上的中国》着力表现中国美食的地方特色 C: 日常饮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 D: 日常饮食可以唤起被封存在岁月中的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舌尖上的中国>着力表现美食背后的浓郁情感,接着举了两个例子进行说明。B项“地方特色”在文中没有体现,C、d两项分别是两个例子中体现的内容。故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我国西气东输的二线投产3年累计输气量突破700亿立方米,成为国内天然气供应和能源安置的重要“动脉”,_____是中亚天然气进人中国的“龙头站”。 A: 乌鲁木齐压气站 B: 霍尔果斯压气首站 C: 喀什压气站 D: 张撩压气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西气东输二线投产3年累计输气量突破700亿立方米,成为国内天然气供应和能源配置的重要“动脉”。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龙头站”。这个压气站向下游日供气量达6900万立方米左右,投产3年以来累计输气量已突破700亿立方米,其中2013年输气量为279亿立方米。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诗人的内心是一个窗口。只有敞开,就能【A】透进光;透进光,才谈得上【B】美丽、辉煌,才能富有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