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铜箔项目建筑工程规划(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电解铜箔项目建筑工程规划 电解铜箔项目 建筑工程规划 目录 一、 产业环境分析 2 二、 锂电铜箔行业分析 2 三、 必要性分析 13 四、 公司简介 13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15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15 五、 工程风险管理内容和方法 15 六、 工程风险分类 33 七、 职业责任保险 37 八、 意外伤害保险 39 九、 BIM技术发展趋势 40 十、 BIM技术特征 43 十一、 BIM技术在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 45 十二、 BIM技术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55 十三、 工程勘察合同管理 59 十四、 工程设计合同管理 67 十五、 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履行管理 74 十六、 英国NEC和美国AIA合同文本 78 十七、 FIDIC施工合同条件 82 十八、 投资方案分析 91 建设投资估算表 93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94 流动资金估算表 95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96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98 十九、 项目进度计划 98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99 二十、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00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01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02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04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06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09 一、 产业环境分析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 二、 锂电铜箔行业分析 1、锂电铜箔行业概述 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涂覆于集流体上,并经干燥、辊压、分切等工序,制备得到锂电池负极片。导电集流体应与活性物质充分接触,且内阻应尽可能小,从而提升锂电池性能。锂电铜箔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质地较软、制造技术较成熟等特点,因而成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的首选。 近年来,锂电池技术快速提升,锂电池用集流体正朝高密度、低轮廓、超轻薄化、高抗拉强度、高延伸率等方向发展,这些极大地影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寿命等。其中,考察铜箔物理品质的重要指标为厚度、厚度均匀性、表面粗糙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考察铜箔化学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抗氧化性、耐腐蚀性、耐热性等。而电解铜箔的品质及外观质量等极大地影响着锂电池负极制作工艺和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目前锂电铜箔的主要生产基地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其中,中国大陆是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最大的地区。根据GGII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锂电铜箔出货量达到28.05万吨,全球市场占比达73.24%。 2、锂电铜箔产业链分析 锂电铜箔处于锂电池产业链的上游,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以及其他材料一起组成锂电池的电芯,再将电芯、BMS(电池管理系统)与配件经Pack封装后组成完整锂电池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数码产品、储能系统、电动自行车等下游领域。而锂电铜箔的主要原材料为阴极铜加工成的铜线,上游为铜矿开采与冶炼行业。 锂电铜箔下游主要为锂电池生产,锂电池主要可分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3C数码电池、储能电池和轻型车领域小动力电池,主要代表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能源等。随着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车用动力电池的需求增长显著,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量从由消费电子市场主导逐渐转变为由新能源汽车市场主导。根据GGII统计数据,2021年度,动力电池、储能锂电池、数码电池、小动力电池的出货量分别为226GWh、48GWh、43GWh、10GWh,出货量占比分别为69.11%、14.68%、13.15%、3.06%。 3、全球锂电铜箔行业概况 (1)全球锂电池市场状况 2016年以前,数码电池一直是全球锂电池市场占比最高的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各国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万亿级别规模储能市场起步发展以及3C数码领域持续稳定增长,推动全球锂电池市场快速发展。2017-2021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速为40.59%。 根据高工产研(GGII)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为195GWh,同比增长40.3%,出货量增长主要受动力电池、储能锂电池及小动力电池带动;2019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227GWh,同比增长16.6%,增速略有下滑,主要系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动力电池市场遇冷影响;2020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为306GWh,同比增长34.6%,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乏力,主要受新冠疫情因素影响,但下半年锂电池行业快速摆脱疫情影响恢复增速,主要系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复苏以及储能等市场的崛起;2021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到543GWh,同比增长约77.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375GWh,占比69.10%,同比增长101.6%;此外,储能电池2021年出货量达到70GWh,同比增长159.3%。近年来,全球锂电池龙头企业纷纷进行业务扩张及新增产能建设。根据高工产研(GGII)预测,受全球新能源汽车终端产销量带动,2025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140GWh,2021-2025年CAGR达41.69%。 (2)全球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根据SNEResearch统计数据,2021年,TOP10企业的全球动力电池合计装机量占比91.24%,前五名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I。 (3)全球锂电铜箔市场状况 锂电铜箔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材料,锂电铜箔的市场规模随着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持续增长。根据GGII调研统计,2020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到22.5万吨,同比上升32.4%;2021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38.3万吨,同比增长70.2%;GGII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有望达到144万吨,2021-202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9.2%。根据GGII调研统计,2020年底,中国大陆、韩国锂电铜箔产能在全球合计占比高达87%,目前全球锂电铜箔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韩国和日本等国。 4、中国锂电铜箔行业概况 (1)中国锂电池市场概况 锂电池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的核心零部件,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新材料三大产业的交叉产业,为我国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已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发展,如《“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近年来中国锂电池产业迅速发展,2021-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1.7%;根据GGII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已达102.0GWh,同比增长26.7%;2019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为117.0GWh,同比增长14.7%,主要原因系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行业调整期,但由于单车电池装机量上升,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仍保持增长;2020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为143.0GWh,同比增长22.2%,主要系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新兴产业及领域对锂电池市场需求的增长所致;2021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为327GWh,同比大幅增长128.7%,主要系新能源汽车市场、储能锂电池市场强劲增长所致。细分应用领域方面:2021年,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226GWh,同比增长182.5%,主要系新能源汽车市场增势强劲所致;储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为48GWh,同比增长196.3%,主要系受5G通信基站储能、发电侧储能、海外家庭储能等需求带动所致;数码电池出货量为43.0GWh,同比增长16.2%,主要系新冠疫情导致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模式兴起,以及5G技术推广应用,带动PC、平板、5G电子产品等需求量提升;小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达到10.0GWh,同比增长3.1%,保持平稳增长。根据GGII预测数据,预计到2025年,国内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456GWh,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45.3%。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及技术进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十年间高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77.7万辆;到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05万辆,同比增长157.5%,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45.9%,2021年全年市场渗透率达到13.4%,同比提高8%。2022年1-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累计达到19.3%,创下历史新高。根据GGII预测数据,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超20%,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行业渗透率将达到37.6%。 2015年,受益于中央及地方的财政补贴政策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当年实现销量33.1万辆,首次居世界第一;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首次超过数码锂电池出货量,成为最主要的锂电池应用领域;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2020年下半年,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6.7万辆,增长13.3%,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已从“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2021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主要系传统车企和科技企业不断加大投入、“三电”技术日趋成熟以及新能源汽车加速向三四线城市渗透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一路攀升,导致市场上动力电池产能供不应求。GGII预测未来数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到2025年全年销量将达到约1150万辆。 2017-2018年,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带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受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影响,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也放缓;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80GWh,同比增长12.7%,其中,2020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累计出货量为22GWh,同比下跌37.2%,2020年下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58GWh,同比增长超过60%,反转趋势明显;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226GWh,同比增速高达182.5%,主要系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强劲市场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根据GGII预计,到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070GWh,未来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仍将快速增长。 动力电池的市场集中度很高,根据GGII统计数据,2019-2021年期间,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8.0%、92.3%和92.2%。宁德时代2017-2019年市场份额均占据龙头地位;排名第二的是比亚迪,其动力电池主要用于自供;其余第三至十名则动态变化。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电量TOP5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LG化学,TOP5企业装机总电量128.89GWh,占整体装机电量的比例为83.4%。 根据GGII统计数据,2015年及以前,数码电池一直是我国锂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出货量占比超过50%;2016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数码电池出货量占比降低;2015-2017年,随着智能化数码产品不断推出,使得数码锂电池市场保持平稳增长;2018年,由于市场逐渐饱和,以及5G尚未兴起,终端需求下降导致当年中国数码电池出货量首次下降;2019年,数码电池的出货量为31.0GWh,同比增长9.2%,主要系5G换机潮、科技手机需求、ETC及电动工具等细分市场需求带动;2020年,数码电池出货37.0GWh,同比增长19.4%,主要系受疫情影响导致在线教育以及远程办公模式兴起,造成市场对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产品需求量提升;2021年,我国数码类锂电池出货量为43.0GWh,同比增速为16.2%。 根据G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