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10的好朋友》

举报
资源描述
中班数学教案《10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探索1——10数与物相应。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实物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以不同颜色圆点卡片与数卡1——10.   活动过程:   (一)认识1——10数字。   1、教师将圆点散放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谁来把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并且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3、教师:每种圆点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他们的数目。   4、 教师:圆点是怎样排队的?你能用你的数字卡片来找朋友吗?   5、教师:为什么这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前面?4个圆点排在3个圆点的后面?   6、 教师:那你们还知道3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   (二)体验物体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10数字卡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我们身边有没有物体与我们的数字卡片一样?。   2、 教师指着4的卡片,提问:这个数字是几?请找出物体与它相应。   3、教师:1个数字能找到不同物体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朋友?   4、教师:数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谁?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8的朋友的?   5、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知道数字能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   (三)游戏:找朋友。   1、教师:根据数字拍手游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数字能表示相应的实物,这两个数的好朋友举起来。   2、 教师报1——10的任意一个数,幼儿举相应德物体卡。   3、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队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图片卡,然后交换玩。   活动反思:   今天我对我园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朋友》的活动,重点是:认识1——10的数字。体验操作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给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准备。活动中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纲要》中说: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活动一开始就可以先出示一个数字1——10的数字,然后请10个小朋友来排队,一开始可能由于习惯的孩子们可能会出现排成一排的现象,这是可以让幼儿变换队形,改成让孩子们不按顺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们就叫这个数字。然后再引导幼儿以图片的数量对对,即,有一个没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与这个数字相应。如此一来就很直观的让幼儿认识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   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物体的数量。接着,再让幼儿来操作,进一步用操作材料来感知什么是数字和数量,并与周围的同伴说说。所以一节好的教育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储备。   ?数学教育主要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运用各种感官、亲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帮孩子来摆弄,而是要教会孩子们自我点数检查、互相检查是否正确,并对孩子们进行鼓舞与肯定,这样他们才更会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