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版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名校版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10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 (7)《〈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答案】(1)山岛竦峙 (2)遥怜故园菊 (3)一夜征人尽望乡 (4)岐王宅里寻常见 (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6)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那是雨,是使人jìnɡ mì(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3)我的回答已经让她xǐ chū wànɡ wài( )了。 (4)回想此前和此后jié rán bù tónɡ( )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答案】(1)贮蓄 (2)静谧 (3)喜出望外 (4)截然不同 3.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B.他平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次测试取得好名次也是喜出望外了。 C.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D.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共同为班级做贡献。 【答案】D 4.选出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 )。(3分) A.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体育课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所以不应该被占用。 修改:在第二个“锻炼”后加“机会”。 B.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约25.3万名左右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保障范围。 修改:去掉“约”或者“左右”。 C.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中国正在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实行了7个世界第一。 修改:将“实行”改为“实现”。 D.通过这次模拟考试,使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修改:将“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调换位置。 【答案】D 5.世界读书日之际,学校发起“阅读伴我成长”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四个一”活动任务。(10分) 【任务一:作一次分享】 (1)你准备就“读一本好书”作主题发言,下列内容排序最合理的是( )。(2分) ①怎样写读后感 ②名人的读书方法 ③读一本好书的意义 ④怎样挑选好书 ⑤呼吁同学们多读好书 ⑥怎样作圈点批注 A.③④⑥①⑤② B.③④②⑥①⑤ C.③②⑥①⑤④ D.③②④①⑥⑤ 【任务二:发一条“朋友圈”】 (2)参加活动的同学须在朋友圈编辑并发送一条推文。请仿照范例,为下面图片原创一条文案,要求体现活动主题和图片寓意。(2分)【任务三:共读一本书】 (3)你和同学共读《朝花夕拾》。他在书中作了如下圈点,请你补上旁批。(2分)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任务四:参与一次跟帖】 (4)主帖:戏剧作家易卜生说,真正的强者都善于“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鲁迅先生是在逆境中成长的,他是一位真正的强者。 跟帖:我认为,鲁迅先生也是在充满爱的顺境中成长的。 结合阅读《朝花夕拾》的体会,跟帖说说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80字左右)(4分) 【答案】(1)B (2)例:“开卷有益,我心飞翔”“好书相伴,放飞理想”“翻开书本,照亮梦想”等。 二、阅读(40分) (一)诗歌阅读。(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下列对本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最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写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答案】B 7.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 (3)下车引之 【答案】(1)约定 (2)舍弃 (3)拉,牵拉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答案】(他)等了您很久,您没来,他已经走了。 13.元方入门不顾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 长生猪 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①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弭②耳昵就③非复曩④态矣。 注释:①殆:大概。②弭mĭ:耷拉。③就:靠近。④曩năng:从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其里有人畜一猪( ) (2)世无不可解之冤( ) 【答案】养 的 1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后 再 见 之 弭 耳 昵 就 非 复 曩 态 矣 【答案】后 再 见 之 /弭 耳 昵 就 /非 复 曩 态 矣 12.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答案】要懂得善待别人,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宽容。 参考译文: 据胡御史牧亭说,他老家有一个人养了一头猪,见了邻居家的老翁便瞪着眼睛发怒猛奔过去咬他,见到了别人却没有这种情况。最初,邻居老翁很生气,想把这头猪买下杀了吃掉。不久醒悟道:这大概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前世冤仇吧?这世上并没有不可解的冤仇啊。于是用高价买下这头猪,并把它送到佛寺里作为长生猪养起来。从此,这头猪见到老翁时,就耷拉着双耳靠近他,不像往日那凶恶的样子了。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 下班路上“刷一刷”,等电梯时“抖一抖”,吃美食前“拍一拍”……如今,短视频正在构成独特的网络景观。短视频何以具有令人沉迷的用户黏性?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短小便捷的传播形态,适应信息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垂直深耕、算法推荐,实现精准对接用户需求。 【材料二】 “黏屏”现象也映照着短视频的“内容引力”,以参差多态的内容,拓展人们认识世界的维度。传播实践证明,以优质内容传递主流价值,是短视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国家相册》等主流短视频成为现象级产品。优质的短视频,往往紧扣“美好”二字,以正能量吸引高流量,为网络空间增添亮色。 【材料三】 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速发展的有关数据 【材料四】 网络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过度沉迷网络短视频会让孩子过度关注外在、失去思考力。如何有效防沉迷,成为一道现实课题。据报道,在国家网信办指导下,目前国内已有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未来短视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社会、家长、平台几方要打好配合战,责任共担。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短视频可以满足人们围观和自我表露的双重需求。 B.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下短视频正在构成独特的网络景观。 C.只要有“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就能有效防止孩子沉迷网络。 D.优质短视频富有正能量,传递社会的主流价值,为网络空间增色。 【答案】C 14.通读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三所传递的主要信息。(2分) 【答案】数据显示,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7年到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大幅增长,增速大幅提升,2019年到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速放缓,趋于稳定。 15.根据材料一,概括短视频具有用户黏性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①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②短视频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容易传播扩散。 (五)现代文阅读。(14分) 苏轼向南 林那北 ①公元1097年的海南是孤悬海外的一个岛,像一个被关在家门外的落拓弃儿,漫无边际的海水箍出貌似柔软却比岩石更坚硬的边界,路延伸到这里戛然断了,不再通向远方,仅能够年复一年默默眺望。 ②那一年七月,62岁的苏轼必须继续向南。从汴州到惠州再到琼海的儋州,向南,再向南,向海之南。家越来越远,步履越来越沉重。 ③他以为登上岸时,双脚所踏必定是一片荒芜凄凉的不毛之地。可当船驰近黑黢黢的岛时,他惊呆了:植物多么兴盛,浓密的树木高矮错落次第排开,藤更是恣意纵横缠绕。那些骄傲地高高矗立的椰子树,居然如同一管大笔,羽毛状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有致,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而天则蓝得纯净而饱满,恰似一张幽远深厚的大纸,酣畅铺展。双脚踏上岸时,苏轼微微吁了一口气。既然这里能够万物生长,他为什么不能呢? ④初抵海南岛时,他住的是一间废弃的官舍,残垣断壁,瓦片四处破损,但最终他连这样的房子也住不下去了,朝廷不许他住,扫地出门。不让住那就不住了吧,兜里还剩几个碎银子,都掏空了,在椰树林里搭个简陋的小屋子。屋子落成之时,他绕着走几圈,觉得与前辈杜少陵那个为秋风所破的茅屋相比,自己的新居简直可以称为豪宅了啊,何况周围有槟榔树与椰树相掩相伴,环境上佳,空气绝好,心情不免就畅快了起来。 ⑤夜深人静时,透过窗子看到外面与海浪一起翩然起舞的椰树,几分凄然之下,又有几多安慰。他喜欢这树,那么笔直地一路向上伸长,全凭一己之力,骄傲地把累累果实挂在最高处,不枝不蔓,不虚与委蛇,不矫情做作,也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这些都那么合他胃口,自始至终,他都要求自己如此做人。既然世间找不到太多高洁的同道之人,那么与树为伍,也是一种幸运。 ⑥种椰树的当地黎族百姓有着那么多与宫廷间阴谋算计格格不入的敦厚善良,他们不问他来自何处,也不问有着怎样的跌宕身世,仅当成一位普通的远方来客,笑脸相迎,礼貌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