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举报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周长、面积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熟练地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引出比较   出示复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轮廓),提问:这是一幅哪个国家的地图谁愿意到前面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师指出:我国实际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周长约4万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揭示课题:周长和面积是不同的,有些什么不同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说明:用不同颜色表示地图的周长和面积,对比鲜明,表象丰富,揭开比较的序幕,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并渗透了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课题的引入,具体生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实例中系统比较   1.教学例题。   出示例3:算出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学生试做指名板演。评析板演情况。   2.比较整理。   (1)提问:观察例题的解答过程,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周长和面积进行比较呢学生回答后板书:意义 计算方法 计量单位   (2)分组讨论:周长和面积在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上有些什么不同并完成了表:   投影展示各组填写的表格,并指名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有哪些不同。   (3)学生看表回答:   ①为什么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用(长+宽)times;2,计算长方形面积用长times;宽?   ②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分别与长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有什么关系   [说明:在例题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从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方面分组讨论比较,整理成表,可以使学生有例可看,有据可想,有话可写,不仅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建构了新的知识结构,比出了周长和面积的具体区别,沟通了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练习中深化比较   1.出示:一张长3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硬纸片。   (1)指名回答:   ①长方形纸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②想一想,如果要在这张纸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周长、面积各是多少用这张纸可以剪出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学生回答后动手剪一剪。仍摆一摆。每个学生拿出剪好的6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4人一组,动手摆一摆,6个小正方形可以摆出哪些不同的图形。   (3)投影展示学生摆出的不同图形(略)。   (4)讨论:   ①这些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②算一算,这些图形的周长都相等吗   ③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得出: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说明:变式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一步一个台阶,巩固、深化已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用同样的6个小正方形摆出不同的图形,分别比较它们的面积和周长,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揭示出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的规律。]   2.学校要在操场上用16米长的栏杆围成一个各边的长度都是整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花坛,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怎样围,花坛里种的花最多   (1)学生动手操作,用16根小棒摆成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1根小棒的长当作1米)。并填写下表。   (2)讨论: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相等吗周长一定时,面积的大小与长、宽之间的差有怎样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这个花坛里种的花最多   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得出:当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不一定相等。周长一定时,长与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长与宽宽相等即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3.学校准备在正方形花坛里种上红黄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看谁的设计最美丽。   a.分成的两部分,周长相等,面积不等,你可以怎样分   b.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你可以怎样分   c.分成的两部分,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你可以怎样分学生自选一题,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并涂上颜色。展示部分设计方案,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说明:让学生借助动手操作,进行思考,使探究的问题具体化。设计的讨论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看谁的设计最美丽,方法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作出与众不同的富有创见的设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