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长方体的认识

举报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3、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二、探究新知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练习巩固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   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填空并口答。   3、书练习五第一题。(略)(如有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让学生拿出实物如图中那样摆放后再回答)   4、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5、   若分别改变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形状会怎么样改变?(课件分别演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   棱   顶点   6个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12条   8个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几何初步认识知识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注意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   小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拼组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抽象概括,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动手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并摆放不同位置,从而使学生加深对长、宽、高的理解。由于加强动手操作,使学生丰富感知,积累了空间观念,形成概念。   二、引导多向思维,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展开多向思维,是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学中注意我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知道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然后用和乘4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三、重视想象,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想象是学生依靠大量感性材料而进行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在反复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发展空间观念。如让学生根据图形想象长、宽、高的长度分别发生变化后,会引起长方体的形状怎样改变,既使学生认识到长、宽、高和长方体大小的关系,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