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区纪委监委关于开展专项监督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做法问题对策建议2篇

举报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区纪委监委关于开展专项监督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做法问题对策建议2篇 x区纪委监委关于开展专项监督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篇1 近期,x区纪委监委对近年来开展专项监督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立足做好专项监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总结工作成效,探讨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项监督工作主要做法 近年来,通过系统化、集成化部署开展专项监督,把政治监督融入日常,把日常监督抓在经常,有力保障了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有效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巩固拓展了作风建设成效。 (一)找准专项监督重点,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在监督重点的把握上,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促进共同富裕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盯区委十大突破提升行动,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2021年以来,制发《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贯彻落实方案》,建立《全区政治监督台账》,细化为x项“共性化日常监督清单”,并以任务清单形式发各纪检监察室、各派驻派出机构;督促紧密联系所监督部门单位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政治监督台账内容,制定“个性化日常监督清单”,做到“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结合,聚焦紧紧围绕“两个维护”忠实履职尽责、聚焦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聚焦维护群众利益开展各类专项监督,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确保上级决策部署一贯到底。 (二)完善专项监督机制,以系统化思维、台账式管理方式牵头开展监督。在监督机制的把握上,持续完善党风室牵头抓总、相关派驻派出机构合力监督检查的工作体系,加强统筹谋划、综合分析,探索完善“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一是抓好建制。主动对表对标上级决策部署及区委中心工作安排,以“分析、分解、分配”的工作思路制定各类专项监督方案。分析重要项目、重大事项,明确牵头抓总部门和协调责任部门,形成监督总台账,做到监督方向不偏、焦点不散;分解工作任务,对部门单位职责予以细化,将“一台账”内容形成行业部门单位和街道“两清单”;分配监督责任,将清单任务与综合派驻机构监督职责逐一匹配,实现照单监督。二是即时提醒。对需重点关注的政治监督事项、需落实的政策法规、需整改的问题环节发出工作提醒,督促精准监督、推动部门整改。2021年以来,围绕疫情防控、纠治“四风”、换届纪律、生态环保、征收拆迁、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建筑垃圾整治、停车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等多领域发出工作提示。三是统筹分析。树立问题、目标和结果导向,坚持“一整治一总结”,为落实重点工作出思路、谋实招,延伸监督时效,杜绝雨过地皮湿,进一步彰显专项监督治理效能。2021年以来,围绕各类专项监督开展情况,做出政治监督情况总结分析x余次,深入研判,查摆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起到了及时纠偏、推动提升的良好效果。如,在2021年开展的营商环境专项督导中,发现问题x个,向x个单位部门发函提出整改建议x条,均于限期内落实整改完毕;在推动村(居)“小微权力”监督过程中,深入挖掘清廉建村、阳光监督典型做法x个,推动监督方式创新,其中大观园街道睦和苑社区《让社区“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入选市纪委监委相关经验材料汇编。 (三)创新专项监督方式,多措并举打造立体监督模式。一是推行一线式监督,面对复杂繁重的监督任务,一方面充分发动各派驻派出机构力量跟进监督,另一方面,成立综合督导组,由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采取一线式监督,直插工作现场,坚持问题导向,现场办公会商推动工作开展。如,在农村危房整治方面,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到兴隆街道王家窝坡村、涝坡村、钅广村和党家街道刘家林村、西渴马西村等村实地督导,区住建局、相关街道、村居共同现场办公,研究制定解决方案。二是践行帮扶式监督,围绕急难险重任务,主动出击、成立工作组到相关社区、村居,从关心基层干部的角度精准监督提醒,通过“帮扶式监督”全面堵塞工作漏洞,做到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如,面对当前疫情防控高压态势,委班子成员结合业务分工,分赴一线,督促应急预案落实,走访慰问社区群众;各派驻派出机构及三个综合督导组持续每日督导,针对一线需求协助做好宣传发动、答疑引导;遵循发现问题明确到时间、明确到地点、明确到具体情况的“三明确”要求,简化街道倒查倒找环节;遇到政策性问题,主动牵头对接主管部门落实,作为共性建议统一反馈给各责任主体,实现问题前置,有据可循,极大缓解了基层压力,提高了整改效率。三是开展案例式监督,2021年以来,共印发x期通报,其中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x期、涉及x起x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x期、涉及x起x人,破坏营商环境x期、涉及x起x人,酒驾醉酒等典型问题x期、涉及x起x人,容错纠错x期、涉及x人x组织。通过印发这些发生在村居党员干部群众身边的鲜活案例,在全区特别是村居等基层党组织产生了较好的警示与激励作用。 二、推动专项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运用法治思维开展监督能力不足。“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运转还存在政治监督不到底不到边、执纪问责重属地轻行业等问题,对于教育、医疗、社保、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职能职责及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运用法制思维开展监督的能力,导致监督往往浮于表面,发现问题线索能力不足。面对高标准严要求,有的纪检监察干部作风不实、调查研究意识不足,跟进监督、靠前监督的主动性仍需增强,监督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本领恐慌问题凸显。 (二)统筹协调不足。面对繁重的监督任务,谋划工作的高度、研究具体措施的精度不够,系统集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有时存在监督不聚焦、陷于忙乱等现象,统筹协调方法较为欠缺,重谋划轻结果,整改纠偏、深化治理力度不够。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机制有待完善,左右衔接不够,与职能部门、督查部门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力量统筹不足,不善于借助职能部门管理职能和专业技术优势联合开展监督检查。 (三)制度机制建设较为薄弱。未能充分发挥各类专项监督在发现问题、防范风险、标本兼治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在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严查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大力纠治“四风”等重点领域边监督、边总结、管长远、管长效的意识仍需强化,监督成果运用不足,整改纠偏力度不够。对“四项监督”统筹衔接、专项监督统筹联动等方面的工作细则研究不够。 三、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站位。将紧扣“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力度作为开展专项监督的根本方向,围绕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更加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监督。进一步丰富知识储备、注重调查研究,做足“监督前”工作,熟悉监督领域情况,掌握堵点难点,做到精准持续发力。强化工作实践,用好用足一线工作法,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总结提升的能力。树牢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全面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觉悟、行动自觉和专业水平,不断强化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用权理念,进一步提升政治监督质效。 (二)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理清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巡察机构之间的工作关系和职责任务,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衔接有序、运转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监督责任目标与分解,强化台账管理与自查自评,强化“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强化协调沟通与监督问责,强化成果运用与经验总结,把监督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监督闭环,推动整改纠偏,紧盯行业监管短板,紧盯十大提升行动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做好“后半篇文章”,用好专项监督成果,健全剖析整改、督促完善制度机制,注重举一反三、系统排查、系统治理。进一步提升思维、总结经验、争先进位,坚持守正创新,巩固拓展工作成果,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整合监督资源,联合督查、审计、统计、财会等职能部门专业力量,探索以专业手段助力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三)进一步强化机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坚持“小切口”工作机制,紧扣时势任务变化调整政治监督重点,不断丰富完善台账内容,以系统思维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保障黄河国家战略及区委十大突破提升行动落地落实,实现专项监督常态长效,确保政治监督不失焦、不泛化,有重点、见实效。同时,建议上级纪委强化对下指导,特别是在统筹衔接“四项监督”、优化专项监督工作规范等方面,提供制度性指导意见,推广管用、好用的细则流程,助力各区县结合实际提升专项监督工作质量和水平。 x区纪委监委关于开展专项监督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篇2 乡镇纪委作为基层的纪律检查机关,是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直接、最重要、最现实的力量,是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纠正不正之风、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纯洁党员队伍、净化政治生态、服务经济发展等重大责任。 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乡镇纪检工作面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领域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所需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做好新时代乡镇纪检工作、充分发挥乡镇纪检的“前哨”作用,是我们派驻镜铁区纪检组所面临的一个必修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走访、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文殊镇、各村开展调研,结合调研情况及工作实际简单谈谈对乡镇纪检工作的看法和对策。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嘉峪关市东南xx公里处,下辖xx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2354户7545人。镇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23个党支部,47个党小组,党员533名,其中,农民党员xx人。镇纪委有2名纪检工作人员,一名纪委书记(副科级),一名纪检专干(科员),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备。各村分别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6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设有主任6人,委员xx人,共xx人。其中女性xx人,占33%;初中文化程度20人,高中文化程度4人;党员xx人,占71%,群众xx人,占29%;熟悉财务管理人员10人,占42%。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或5名,主任1名,形成了镇村全覆盖的纪检监督网络。   自2016年以来,镇纪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共处理违纪违规党员干部5名,对反映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发现有一般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咬耳扯袖、提醒诫勉,共进行提醒、整改、告诫约谈20余次。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纠三促”专项整治行动、“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召开廉政建设集体约谈会10余次,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约谈干部达500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纪检工作人员配备较少,工作力量薄弱。   一是近年来随着农村涉农领域反腐败工作的加强,农村工作任务量、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但是文殊镇纪委工作人员数量没有增加,只有两人,在办案中受一定的客观条件限制。二是纪检干部业务素质不高。文殊镇纪委书记年龄偏大,年轻的纪检专干编制没有划转过来,又为新手,缺乏办案经验,业务不够熟悉,6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没正式编制,工资待遇低,文化素质低,存在不善监督、监督不到位的问题,整体工作力量严重不足。三是纪委书记有时被借调,借调时间不确定,加之乡镇纪委人员本身较少,纪委书记借调后,只剩一名纪检专干,不能正常开展监督执纪工作。   (二)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意识不足,缺乏担当。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各级纪委是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对违纪违法干部的审查都应经同级党委批准,这需要党委切实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然而文殊镇一些党组织缺乏担当,存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深入、不扎实,党内政治生活不严、管党治党狠劲韧劲不足,净化优化政治生态的载体和手段还不够丰富,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存在约谈提醒不经常、思想政治教育表面化、压力传导不够、措施办法虚化等问题。   (三)体制机制不健全,乡镇纪委对乡镇党委依附性强。   一是乡镇纪委受乡镇党委和市纪委双重领导,纪检工作人员的工作关系隶属于镇党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