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冬令营活动方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小学冬令营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阳光 合作 运动 七彩少年我能行   二、活动目的   1、以体验快乐、学会沟通、增进亲情为活动目标,熔炼团队意识、磨练个人意志、挑战自身极限、发掘无限潜能。   2、以感受冬天、戏冰滑雪、亲子活动为拓展项目,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积极的心态,学会坚强与承受,不因失败而轻言放弃;学会交流与沟通,体会合作与关爱的力量。   3、以自然、家乡、冰雪为教育载体,激发学生融入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挖掘、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让学生度过一个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寒假。   三、活动内容   滑雪、高山雪圈、冰上碰碰车、冰车等。   四、活动特点   1、聆听自然 体验冰雪 温暖亲情   亲子冬令营,共度好时光。寒冷的冬日,让孩子和家长共同融入冰雪世界,一起享受冰雪乐趣。亲近自然、发现自然、探究自然,与冰雪深度互动,尽情释放童心野趣。感受暖暖的亲情,品味浓浓的欢乐,让幸福和笑声精彩整个寒冬。   2、挑战自我 强健体魄 感悟人生   冰雪运动锻炼平衡感,强健体魄,提高注意力。踏着雪板穿梭在冰雪世界,宛如精灵一般展示着青春与活力,让孩子们挑战自我极限,在冰雪中感悟大自然海纳百川之包容,享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之宁静,体会面对人生曲折坎坷之勇敢。   3、特色活动 锻造能力 涵养品性   依托高山雪圈等独具特色的活动课程,开启思维、激发创意、锻造能力,在意趣中体验,在活动中信任,在磨练中励志,在挑战中成长。   五、活动组织   为加强冬令营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特成立冬令营活动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总指挥:   营 长:   副营长:   队 长:   安全员:   学校事先制定安全预案,和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家长和学校各留一份。(《安全责任书》内容附后。)   六、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1月26日上午9:00下午1:00   要求学生、家长及带队老师7:30准时在学校操场集合。   2、活动地点:xxx冰雪大世界(大有经济开发区)   3、活动准备:营旗(学校旗手) 中队旗(各班级旗手) 冬令营口号标语 参加活动人员标签(年部安全员)照相(李春丽 禹海龙) 摄像(杨瑷嘉家长) 学生才艺表演等   4、分组情况:营员分成红黄蓝三队,四年级为红队(队长:张主任),五年级为黄队(队长:佟校长),六年级为蓝队(队长:万涛老师),每名队员胸戴红黄蓝三队营员号的标签。工作人员贴好职务标签,家长贴好学校校标。营员熟记本队口号,红队:阳光 合作 运动 七彩少年我能行;黄队:我运动 我快乐 七彩好少年;蓝队:战冰雪 斗严寒 豪气冲霄汉。   5、乘车要求:租用5台大巴车(车上贴有编号),上车前按班级整队集合,每个班级拿队旗,学校旗手拿校旗。学生和家长排队按号有序上下车,记好车号,来去要乘坐同一辆车,每辆车上都有带队老师和车长,在车上听从车长老师的指挥,做到文明乘车。乘车时车长老师可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学生事先做好准备。   6、到达活动地具体安排:   (1)到达冬令营地点后学生和家长有序下车,按年部集合,进行一个简短的开营仪式。   主持人:张永明 李春丽   ①营长讲活动要求   ②副营长做动员讲话   ③学生代表讲话   ④三队学生呼本队口号   ⑤冬令营所有成员合影留念   ⑥三队分别合影留念   (2)开营仪式结束后营员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进行亲子活动。活动中要听从工作人员指导,注意安全。   (3)预计在12:30,营员在《兔子舞》的'乐曲中集合,学校还安排了一项神秘的小活动,相信会给孩子们带来一份惊喜,会给孩子们的冬令营之旅增添更美好的回忆。   (4)活动结束,营长做活动总结,并评出最佳合作小队、最具活力小队和最佳亲情小队,营员们再次呼出自己的口号。   (5)返程时间:1:00   7、活动延伸   (1)内容:举办冬令营征文活动   (2)要求:所有营员都要参加,结合本次冬令营活动主题及自身活动见闻、体会,自拟题目,自定内容,完成征文,用稿纸工整书写,返校日交给班主任老师,参加学校的征文比赛,再择优参加教育局征文大赛。   为使冬令营活动顺利开展,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和带队老师、班主任会进行研究并落实,制定安全预案,和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相信这次冬令营活动一定会带给孩子们一次特殊的体验,这将是一次快乐之旅、安全之旅、亲情陪伴之旅,二小的学生在活动中一定会表现出他们健康、阳光的精神风貌。愿孩子们高兴而去,满载收获而归,愿冬令营之旅给孩子们的寒假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