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与搜索引擎》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举报
资源描述
《信息处理与搜索引擎》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信息处理与搜索引擎》是计算机专业应用必修课,在德育方面具有独特的隐性教育优势。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的专业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创新精神;专业课比基础课更有技术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最适合开展思政教育的一门课程。本学期,首次将“课程思政”元素理念融入到课程培养方案、线上和线下课程教学环节中,深化对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精神。 一、信息处理与搜索引擎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 图1  思政教学方法关系图 (1)从教学理念上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老师要提高自身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课题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思政学习与讨论,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修养合二为一,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 (2)从教学内容上 根据课程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恰当地融入课程教学当中。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课题组设计并实现面向专业的实验环境,鼓励学生以实用为主,自行主导开发融入思政指导的搜索引擎系统。除此以外,针对信息处理与搜索引擎课程,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步,润物无声。 (3)从教学方法上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以“隐形嵌入”的方式将思想引导融入教学,渗入学习实践中,从而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同步提升。 二、 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中的运用 在“数据处理”章节,设计如何构建“正能量语句”数据库;在“内容分析与网页反作弊”章节,查找以拼音或缩写等一些不正当词语的隐形存在,有效的鉴别并删除污秽、暴力等言论的帖子和图片;在“构建搜索引擎系统”章节,融入“正能量词汇”数据库推荐系统,搜集国外妖魔化、污蔑国家的语法特征。通过对语法特征(文字、视频画面等)的筛选统计和训练,建立处理和识别模式,针对新闻或者短视频等信息媒介,在人工审核新闻阶段之前,提前把一些不正当或者黄色低俗的一些新闻标记,并限制其他读者访问、阅读以及转载,在源头上切断这种新闻的传播;在“排序和推荐”章节,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通过算法给用户推荐时下正能量网页信息或新闻,针对不同的用户做个性化推荐。 表1  思政元素教学表 三、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和总结 “互联网+”时代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学期以信息处理与搜索引擎课程为案例,从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具体案例方面探索和改进。教学过程中按照课程理念、内容和方法,分别从“知”、“会”、“行”三个能力培养层次设计教学内容,探讨了课程思政实施的方法。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无痕”融入信息处理与搜索引擎课程教学之中,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机贯通。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探索更多形式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为课程思政发展事业添砖加瓦!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