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举报
资源描述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简介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为工业设计二年级学生,是工业设计专业必修课。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视觉设计的基本概念与设计原则、构成形式及方法,培养学生对视觉元素(文字、图形、色彩及符号)进行创作、组织和优化的能力,训练根据特定主题,展开设计创作的能力。视觉设计艺术为营造新思想和新文化提供广阔天地,是学生理解时代和认知社会的重要窗口。在理论传授过程中挖掘专业历史人物、经典设计案例、设计观点和思想;在设计创作中灌输可持续设计、无障碍设计等强调“为人民服务”的人本主义设计理念。 二、案例展示 1、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是激发学生对东方色彩的感知,对东方文化的认同,以及激发传承东方文化的初心、真心与匠心。激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发现华夏色彩之美,用心传承中国文化,尽心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历史典故、热点时事等案例的对比、演绎、讲授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继承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蕴含的时代价值。 2、课程思政元素及实施路径 (1)创造传统色彩新的时代价值。了解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增强同学们保护传统文化和保护遗产的自觉意识,创造传统文化的新的时代价值。通过案例学习、文献阅读、情景化学习等方式,生动感知东方色彩的魅力。 (2)增强学生保护传统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乾隆色谱是我国精神文化的积淀。通过解读、宣讲普及传统优秀文化,了解中国色彩伦理,中国色彩的美学意境,以及东西方色彩的差异。通过鉴赏具有影响力的优秀设计作品,学习、掌握并创作、练习当代色彩设计的应用法则与方法。 理解和掌握东西方色彩在表达方式、感知层面的差异。深度感知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意境。理解中国色彩背后的伦理常识。理解乾隆色彩的设色特点和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感。 3、教学改革成效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成果以海报、单页、作品集等视觉化的形式体现,便于线上线下的展览展示。以往的课程成果已展播于中国教育报、甬派、浙江日报等客户端,已陆续在学校的毕业设计展、校庆活动、象山影视城、街道等地循环展出。教学成果不仅可以连环在地推广,还可以打造成学校的文化品牌项目,形成以学生主导的设计专业丛书系列。 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