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朱陈先进事迹(10篇)

举报
资源描述
时代楷模朱陈先进事迹(10篇) 时代楷模朱陈先进事迹篇1 朱陈同志因公牺牲后,近日被追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今天让我们通过朱陈生前的事迹,了解这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更多的故事。 朱陈生于1977年1月,1994年8月,朱陈从东台师范毕业,分配至东台原新农乡东北小学任教。做老师时,朱陈的教学质量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当时乡村教师科研基础薄弱,他带头研究教学业务,结合实际撰写论文,实现了全校教师在国家级教育期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 原东台市新农小学校长卞宏祥:“他食宿在校,认真研读教育教学理论,虚心向老同志请教,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教学业务水平迅速提升。两年下来,他任教的学科教学质量就步入了全乡先进行列,改写了东北小学的教学质量的纪录。” 2006年,朱陈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盐城市商贸办参加工作,2017年9月,朱陈从市商务系统转隶到市纪委工作。2020年12月,市纪委监委成立第九监督检查室,朱陈被任命为室主任。工作中,朱陈严守工作纪律、执纪铁面无私,说情、打招呼在他这里从来行不通。就连在家里接到工作方面的电话,他都避着家人,走到阳台去接听。 朱陈妻子孙丽霞:“就是然后一嘟,嘟了以后,嗯,就这样子,嗯,对,就这样子,不止一次,正常说了以后再转过去,我还说什么事就这么办,我还有的时候哄他对话,现在对话的人也没有了。” 2022年春节刚过,因连日奋战在工作岗位、突发心源性疾病,45岁的朱陈倒下了。如今,朱陈被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面对这份荣誉,他的爱人孙丽霞是这么说的。 朱陈妻子孙丽霞:“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朱陈本人,更属于培养他、关心他的盐城市纪委这个集体,属于全体纪检监察干部,也属于我们脚下的盐阜大地!” 时代楷模朱陈先进事迹篇2 2022年9月26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决定,追授朱陈同志为江苏“时代楷模”。 朱陈,男,1977年1月出生,江苏东台人,党员,1994年8月参加工作,生前系盐城市纪委监委第九监督检查室主任。今年2月2日凌晨因连续工作,劳累过度,突发疾病,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5岁。朱陈同志始终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倾心尽力履行好职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言、用奋斗书写人生篇章,是全省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榜样。 忠诚:“绝不把今天的工作留到明天” 2022年1月29日,盐城市纪委监委第九监督检查室收到线索:市区某疫情防控定点诊疗医院存在疫情管控漏洞。朱陈带领同事迅速开展调查。 1月29日7:00-21:00,调监控、看视频、排查关系人,调取相关的证据材料。 1月29日-30日21:00-1:00,摸清情况、向上汇报、提出处置意见。 1月30日1:00-6:00,到相关部门调查,与当事人谈话。 1月30日6:00-12:00,起草调查报告,履行立案报批手续。 1月30日12:00-19:00,相关立案手续陆续到位,11人被问责,隔离管控疏漏被堵上。 这是朱陈因公殉职前在工作岗位上的最后36个小时。朱陈离开办公室,留下了最后的背影……对于曾经与他并肩战斗的同事们来说,这些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为了这一战,朱陈拼尽了全力。这36小时,是他为党的事业恪守忠诚的一个缩影。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绝不把今天的工作留到明天”的誓言。 朱陈的匆匆离去,留给同事无尽的缅怀,办公室里再也看不到他挑灯夜战的身影,但他的精神还在感染着大家。 朱陈的同事陈遥、陈友根共同参与了朱陈在岗位上的最后时刻。陈遥回忆:“其实那天我们都知道他已经重感冒了很多天,在办公室里咳嗽不停,又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状态并不是很好。但是他带着我们一起出发的时候,还是看起来精神很振奋,因为他就是那种一工作就充满干劲、充满激情的人。” 办案过程中的一个细节令她至今印象深刻:“那天谈话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当时接到线索的时候,就有人劝他等年后再说,但他坚持‘疫情防控事关重大,必须立即查清’,可如今,问题查清了,漏洞堵住了,他却不在了。” 朱陈生前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同事陈友根的。回想起通话中的细节,陈友根充满痛心和遗憾:“大年初一的下午6点43分,他当时在电话中询问我们这个案子办结后,疫情防控的情况,我说没问题了,他听了以后非常开心。初二早晨,5:30又接到他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他爱人孙老师的声音,说朱陈不行了。我当时就懵了,朱陈才45岁,他那么有能力,有才华,有干劲,他的离开我们真的非常惋惜。” 朱陈在纪检监察岗位工作了7年,这2000多个日夜,他从来都是“有任务第一个上”,始终充满了激情。刚到市纪委工作时,朱陈主要负责综合协调、服务保障工作,虽不直接办案,却要对所有派驻组的业务有所了解。面对全新的岗位,他利用一切时间钻研业务,哪怕晚上回到家,也会靠坐在卧室床上,翻看手机里拍下的资料,久而久之,床靠都被他磨出一个破洞。渐渐地,大家发现,那个经常在各个办公室里讨教的“门外汉”,快速成长为了“行家里手”。 在盐城市纪委监委,朱陈的“拼”是出了名的,“一贯优秀”是他给所有同事最深刻的印象。10年9获表彰,他把对岗位的忠诚细化到做事的每一个环节,把对事业的热爱镌刻在每一个朝朝暮暮。 发布会现场,同事黄东东分享了一把办公室门钥匙的故事:“我是2021年3月到九室工作的,跟朱主任同一间办公室,我当时配了一把钥匙,配的时候没有磨好,不太好用,当时我就想,多用用就好了,可是我后来几乎没用过这把钥匙,因为我每次来的时候,朱主任已经到了,他是我们办公室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我后来才知道,朱主任在我们九室第一次室务会就上讲过,他会‘第一个到班,最后一个下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同事柏开宇通过一把尺子追忆朱陈生前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谨:“2021年上半年,我们收到了某国企干部没有如实申报个人财产的线索。朱陈带着我们调取了这个干部本人、家人及相关人员,共计20人,124张银行卡的交易流水,前前后后查了几个月的时间。因为银行流水的字非常小,很容易看错,朱主任就是用这把尺子,一条条比对,终于发现了案件的突破口。他的这种办案思路也一直在深深影响着我们。虽然他离开半年了,每次看到这把尺子,我们还是会想起他。” 一把钥匙、一把尺子,见证了一位纪检监察干部的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因为忠于岗位,朱陈把所有的时间倾注到工作中;因为忠于使命,他不放过案件查办的任何蛛丝马迹。 人们常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早已经深深根植在朱陈的生命之中。 担当:“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 1991年,初中毕业后,朱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江苏省东台师范学校,年仅15岁,成为了全年级年龄最小的学生。尽管年龄小,朱陈却从不服输,成为了班上学习最认真最刻苦的同学之一。 东台师范的前身是清末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母里师范,“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的校训一直深深地鼓舞着朱陈,矗立在母校的这块党支部建立的纪念碑也在年少的朱陈心中悄悄埋下了信仰的种子。1994年,朱陈中师毕业,他放弃了去城镇学校的机会,选择分配到条件艰苦、地处偏远的乡村小学任教。 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挡住朱陈前行的脚步,来自农村,回馈农村,18岁的朱陈第一次站上讲台,从此,他便深深地爱上了这片乡土和土地上的孩子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朱陈干脆吃住都在学校,最大化利用时间钻研教学、提升教育水平。短短两年,就改写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记录。 除认真教学外,他还研读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实际,他大胆探索以信任为前提,以激趣为基础,以互学为重点的“三以三为”教学法。多篇论文在报刊发表,其中1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成为全乡第一人。 教学之余,朱陈也积极追求进步,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2002年,朱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2年的教学生涯,朱陈辗转了多个小学、多个岗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始终践行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 刚参加工作的时,单身的朱陈还有一个称呼——“20岁的小爸爸”。这个称呼跟一个叫王恂的小女生有关,当时她的父母没空接送她,朱陈就主动承担起了接送王恂上下学的任务,每天四趟,风雨无阻。 发布会现场通过“荔枝云5G”连线了在上海的王恂。她动情地讲述了当年“小爸爸”朱陈接送自己上下学的感人往事。恩师已离世,但当年那个骑着车的背影却永远留在了王恂的心里,照亮了她的人生。如今,王恂已经从南京大学毕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从捧着一颗心来的人民教师,到俯首为民的人民公仆,对于朱陈而言,岗位发生了变化,但是忠诚于岗位的信念始终如一。 干净:“有正气才会有底气” 生活中,朱陈是一个节俭得有些“抠门”的人,沙发旧了,他从网上淘来清洗工具磨皮、上漆,又能用三年;阳台上的小桌,一直从父母手里用到现在,比他年纪还大;笔记本电脑屏幕摔裂了,用文件夹固定一下,还能继续打字;20年前结婚的家具早已开裂破损,从东台到盐城搬了三次家都没舍得扔…… 朱陈的父亲朱凤官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退伍军人,在部队工作过8年,身上有着一股军人的硬朗气,他从小就教导朱陈,做人堂正,为人本分。八个字的家风,简单朴素,浸润在一茶一饭、一言一行中。 老父亲的严格要求,朱陈谨记在心。有人想趁着夜色到他家拜访,门都进不了,“谈工作,请到办公室”。在第九监督检查室,他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开门办公,相互监督。出差检查,从不接受对方企业安排。 在原则问题上“不近人情”的朱陈,其实是一枚十足的暖男。家里的冰箱至今还有他为家人囤好的牛排和手抓饼;听说原来学校老师家属病危,当地缺少急救药,他连夜冒雨驱车一百多公里送上门;妻子为他整理遗物时,从办公桌里翻出几张褶皱的借条和一封泛黄的感谢信,才知道前几年家里贷款买房、生活拮据的情况下,朱陈还在默默资助身边的残障人士,这一切从未向人提及。 发布现场妻子孙丽霞和大女儿朱靖贤追忆朱陈生前的点点滴滴,数次落泪。 在孙丽霞眼中,丈夫一直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即便对待家人,也是“一把尺子量到底”。自己因单位改制下岗,十几年来一直在外打临工,两个孩子要上学,四个老人要赡养,家里的收入主要靠朱陈的工资。即便生活压力大,他从来没有想过“去通通人情”为妻子安排工作。 大女儿朱靖贤说,从小父亲就教育她要负责任、肯担当。如今,她即将大学毕业,走向社会,不久前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立志以父亲为榜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屏幕上播放了一段关于朱陈小女儿孙婧涵的视频,让现场观众潸然泪下,她在日记中写道:“爸爸虽然不在了,但是我和姐姐可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虽然我和姐姐虽然身体小一些,但是我和姐姐叠起来就会变成一个大大的爸爸。”最后,她还在视频中强忍着泪水告诉爸爸她得了“三好学生”。 发布现场,朱陈的小女儿还和十多位青年纪检干部一起演唱歌曲《奉献》,纪念这位满怀激情、忘我奋斗并奉献了一生的共产党员。 全国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王仕花向朱陈同志妻子孙丽霞颁发奖章和证书。 朱陈45岁的人生,短暂却绚烂,他用无私奉献刻下忠诚信仰,用赤子情怀书写炙热人生。 时代楷模朱陈先进事迹篇3 “疫情防控关系重大,必须尽快查清,给群众一个交代。”2022年春节前夕,盐城市纪委监委第九监督检查室主任朱陈坚守阵地,连续36小时未眠未休。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二,积劳成疾的朱陈突发心源性猝死不幸离世,生命定格在了45岁。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决定,追授朱陈江苏“时代楷模”称号。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