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通《法律基础》习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学习通《法律基础》习题(含答案) 第1章 问题:英国法学家( )第一次将“法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答案:奥斯丁 问题:“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句话是( )的名言。 答案:孟德斯鸠 问题:法的历史类型是法律发展的时间线索,以下有关法的历史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法的历史类型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各种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可以在同一历史时段同时存在 问题:法理学是以作为整体的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法学,着重揭示法律的基本原理。( ) 答案:正确 问题:在一定的法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法律规范、行为准则和法律程序,其效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衡量的,能够作为社会的调整器。( ) 答案:正确 第2章 问题:英语的“法”的内涵不包括( )。 答案:自由 问题: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述“法治”内涵的著作是( )。 答案:《政治学》 问题: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一般特征包括( )。 答案:规范性#概括性 问题:法律所体现的意志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 答案:正确 问题:法律不仅是社会的行为规范,也确立了最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是非观念,它可以通过它的实施和传播进入人的心灵,矫正人的行为。( ) 答案:正确 第3章 问题:古典自然法学派法学家不包括( )。 答案:孔德 问题:下面不符合中国法自然内涵的是()。 答案:积极#破除习俗 问题:“现今的很多法律格言都是在古罗马时期形成的,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就是一例。这一思想后来被古典自然法学派所推崇,并体现在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宪法之中,形成了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根据此引文以及相关法学知识,下列正确的表述是( )。 答案:古罗马时期的法律是用法律格言的形式表现的#法不溯及既往仅仅是人权宣言和宪法通行的效力原则 问题:自然法与法自然的差别非常大。() 答案:正确 问题:罗尔斯认为制度的正义原则有两条:第一是平等自由原则,即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拥有与他人的自由体系并存的同样的自由体系,包括公民的各种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二是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前者要求社会地位、社会职务等对所有的人平等开放;后者要求在进行分配的时候,如果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公平,那么这种不公平应该有利于境遇最差的人们的利益改善。( ) 答案:正确 第4章 问题:古罗马五大法学家包括( )。 答案: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 问题:罗马法学的特点包括( )。 答案:重在解决法律实务#同国家权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自然理性观为指导 问题:古罗马《国法大全》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 ) 答案:《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查士丁尼新律》 问题:孟德斯鸠在通过对众多不同类型的政治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法与社会的关系,并继承了洛克的分权理论以确保政府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 答案:正确 问题:洛克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集大成者,《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其主要著作。( ) 答案:错误 第5章 问题:法律起源的规律包括:( ) 答案:法律起源经历了一个由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法律起源经历了一个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发展成为制定法的过程#法律起源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调整到自觉调整的过程 问题:法律发展的规律有:( ) 答案:从神法向人法发展#从“身份的法”向“契约的法”发展#从不成文法向成文法发展#从族群之法向世界之法发展 问题:一国法律现代化的特征包括( )。 答案:有良好的法律制度#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法律以自由、平等、正义、人权作为价值追求#司法独立 问题:孟德斯鸠在通过对众多不同类型的政治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法与社会的关系,并继承了洛克的分权理论以确保政府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 答案:正确 问题:法律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现代化理论相适应,它是指一国法律伴随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的现代化变革而出现的、以某些特征为显著标志的、从传统人治向现代法治转变的深刻变革过程。( ) 答案:正确 第6章 问题:关于法律对行为的激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答案:惩罚和制裁不是激励的形式 问题:下列( )选项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 答案:西周提出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中国传统的“和为贵”、“少讼”、“厌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问题:下列与法律意识有关的是( )。 答案: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体系#社会意识 问题: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心理体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合称。( ) 答案:正确 问题:法律行为的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意志方面,即法律行为有一个内在的、主观的领域,包括动机、目的和认知能力等要素;二是外在表现方面,即法律行为外在地客观表现为行动、手段和效果等要素。( ) 答案:正确 第7章 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条文规定的内容?( ) 答案:条文涉及法的渊源 问题: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 答案:法律关系的结果 问题:“在法学家们以及各个法典看来,各个个人之间的关系,例如缔结契约这类事情,一般是纯粹偶然的现象,这些关系被他们看作是可以随意建立或不建立的关系,它们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缔约双方的个人意愿。每当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交往形式,例如保险公司等的时候,法便不得不承认它们是获得财产的新方式。”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答案:契约关系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既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思想关系的属性,又有物质关系制约的属性 问题:法律关系是形式与内容、动态与静态、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 ) 答案:正确 问题:法律关系以主体间法律上的权利为内容。( ) 答案:错误 第8章 第9章 问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答案:依法治国依赖于法制完备,法律健全完备了,法治就实现了 问题: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些是不适当的?( ) 答案: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 问题: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答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提高法律职业人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 问题:柏拉图主张法治优于人治。( ) 答案:错误 问题:民主和法治相互制约,彼此平衡。( ) 答案:正确 第10章 问题:《自由大宪章》与今天的哪一种法律相类似?( ) 答案:宪法 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法律的权威仅依靠国家强制力 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自由大宪章》揭示了神权与王权之争 问题:《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时期重要的宪法性文件之一。( ) 答案:错误 问题:《自由大宪章》限制国王与贵族的权力,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 ) 答案:错误 第11章 问题:与大陆法系相比,英美法系中法官特有的身份是( ) 答案:立法者 问题:英美法系的主要法律渊源是( ) 答案:判例法 问题:以下关于法律效力等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旧法优于新法 问题:英美法系采用对抗制诉讼模式。( ) 答案:正确 问题: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具有无限的自由裁量权。( ) 答案:错误 第12章 问题:“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出自( ) 答案:孟德斯鸠 问题:以下属于“法律范围内的自由”的是( ) 答案:一个人的自由以他人的自由为边界 问题: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中,下列不属于被告对象的是()。 答案:新浪微博 问题:“人肉搜索”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过度的自由。( ) 答案:正确 问题:只有将部分的自由置于法律的限制之下才能获得最大范围内的自由。( ) 答案:正确 第13章 问题:把法律发展看作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的学者,是英国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 )。 答案:梅因 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中( )是正确的。 答案: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问题:( )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 答案: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问题:历史法学派认为,各个民族的法律,与该民族的语言、习惯、制度设计一样,是与该民族经年累月的民族生活融为一个整体的,而决定这种融合的是该民族人民特有的共同信念和内心意识,一个民族的法律只有符合该民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和内心意识,才能适宜于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 答案:正确 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马克思主义的法学一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部门法思想。( ) 答案:正确 第14章 问题:下列有关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宪法调整的范围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宪法一般通过公民权利或国家权力条款来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进行规范#宪法是无处不在的,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都要遵守宪法,不得违反宪法 问题:宪法仅规范国家机关的职权和程序,和我们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 ) 答案:错误 问题:我国把宪法称为“根本大法”,其中的“大”字表明宪法的调整范围十分广泛。( ) 答案:正确 第15章 问题:“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出自哪一法学家的哪部著作?( ) 答案: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问题: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起源于哪一历史时期?( ) 答案:近代宪法时期 问题:从各国宪法规定的内容来看,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块,分别是( ) 答案:国家权力#公民权利 问题:“把国家权力关进笼子里”是指让国家权力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去做,以起到限制国家权力的作用。( ) 答案:正确 问题:最原初意义的宪法,被称为国家组织法,表明国家权力由哪些国家机关行使,程序如何。( ) 答案:正确 第16章 问题:下列哪些权利属于公民基本权利?( ) 答案:生命权#人格尊严#言论自由#受教育权 问题:一般而言,世界各国的宪法文本都明确列举了该国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 答案:正确 问题:宪法没有明确列举的权利,就无法得到宪法的保护。( ) 答案:错误 第17章 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指的是对谁的效力最高?( ) 答案:法律#司法机关的行为#行政机关的行为#公民的行为 问题:宪法常常被说成是人民制定的。( ) 答案:正确 第18章 问题:我国的现行宪法是( ) 答案:1982年宪法 问题: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哪一国家的宪法?( ) 答案:美国 问题: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 答案:钦定宪法大纲》 问题:我国古代的宪法与目前所说的宪法,具有相同的含义。( ) 答案:错误 问题:近代宪法有两个显著特征,限制国家权力和保护公民权利。( ) 答案:正确 第19章 问题:我国现行宪法典通过的日期,即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