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通《《论语》导读》习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学习通《《论语》导读》习题(含答案) 第1章 问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部经典不属于“四书”?() 答案:《孝经》 问题: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答案:经受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类拔萃 问题:《论语》为孔子亲手所写。() 答案:错误 第2章 问题:“内圣外王”最先出自哪部文献?() 答案:《庄子》 问题: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这里的“时”有哪些意思?() 答案:孔子平日里做事都很准时#孔子能根据时代的需求回应时代的问题#孔子为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无可无不可 问题:孔子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答案:错误 第3章 问题:“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 答案:孟子 问题:孔子的祖先是哪里人?() 答案:河南 问题:从“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可以看出,孔子只是把俎豆当作很普通的玩具来玩耍。() 答案:错误 第4章 问题:孔子几岁有志于学?() 答案:15 问题:孔子读哪一部经典时韦编三绝?() 答案:《周易》 问题: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并不存在作为一门职业的儒生团体。() 答案:错误 问题:孔子区分了“君子儒”与“小人儒”,赋予了“儒”以崭新的意义与使命。() 答案:正确 第5章 问题:孔子当政时期所施行的有远见的政治举措有哪些?() 答案:夹谷之会#诛杀少正卯 问题:孔子“堕三都”,针对的是哪三家?() 答案: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 问题:孔子认为,臣子必须对君王绝对地服从。即使君主不行君道,臣子也要对君主不离不弃。() 答案:错误 第6章 问题:孔子周游列国长达几年?() 答案:14 问题:下列哪一个国家,孔子周游列国时没有去过?() 答案:秦 问题:孔子晚年从事的最主要的活动是()。 答案:著书立说#教导学生 问题:孔子认为,师生关系是双向的伦理关系,彼此都有一定的责任与义务。() 答案:正确 第7章 问题:下列哪个称号不属于孔子?() 答案:文成公 问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哪位思想家?() 答案:张载 问题:孔子的历史功绩在于() 答案:奠定文明#教化众生 问题:孔子认为,修身与治国属于不同的范畴。两者关系不大。() 答案:错误 第8章 问题:孔子最服膺以下哪个朝代的政治理念?() 答案:周朝 问题:《殷周制度论》是哪位学者的作品?() 答案:王国维 问题:《殷周制度论》分析了周朝取代殷朝的原因,认为周胜殷在于周朝的统治者制定了富国强兵的制度。() 答案:错误 第9章 问题:“有教无类”的“类”是什么意思?() 答案:类别 问题: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是()? 答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物质文明发展,精神文明未必会发展。 问题:孔子认为,社会长治久安的前提在于制定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 答案:错误 第10章 问题:《性恶篇》出自哪一部先秦经典?() 答案:《荀子》 问题: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表述了孔子对“性”的看法?() 答案:性相近,习相远。 问题:孔子重视学的原因在于()。 答案:唯有学习,人才能培养良好的德行。#学习改变人的命运。#不学习难免被社会淘汰。 问题: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答案:错误 第11章 问题:“六言六蔽”的“言”是什么意思?() 答案:文字 问题:“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的“绞”是什么意思?() 答案:急刻尖利 问题:为什么“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 答案:学了之后,才能爱所当爱。#常人之爱常常使其分寸,变得无原则。 问题:孔子认为,只有天资不好的人才有必要学习。天生具有善良天性的人没有必要学习。() 答案:错误 第12章 问题:“今之学者为人”的“为人”如何理解?() 答案:为了取悦人心 问题:下列哪种学习最切合孔子论学的旨意?() 答案:学习如何孝顺父母 问题:《白虎通》把“学”解释成()? 答案:觉 问题:“古之学者为己”表明,古人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的私德。() 答案:错误 第13章 问题:在下列学生中,孔子评价谁为“好学”?() 答案:颜回 问题:“不贰过”的意思是()? 答案:不重复犯错 问题:在孔子看来,好学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不迁怒#不贰过 问题:孔子认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技能,早日成为有用的人。() 答案:错误 第14章 问题:“学而时习之”的“时”是什么意思?() 答案:恰逢其时 问题:“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什么意思?() 答案:实践 问题:哪一个是为学的最高境界?() 答案:乐之 问题:之所以要“学而时习”,是为了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这样才能学得牢固。() 答案:错误 第15章 问题: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作“友”?() 答案:志同道合 问题:“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出自哪一部文献?() 答案:礼记 问题:“益者三友”指的是哪三友?() 答案:友直#友谅#友多闻 问题:孔子认为,当朋友犯错时,应该直截了当地提出批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忍让纵容。() 答案:正确 第16章 问题:“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是什么意思?() 答案:心中不快 问题:“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反映了什么孔子的什么思想?() 答案:反求诸己#名实相副 问题:孔子认为,人应该尽可能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优秀之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答案:错误 第17章 问题:子曰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文”指的是?() 答案:六艺 问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学习的态度()? 答案:生而知之#困而不学 问题:学习国学最要紧的是要抓紧时间,博览群书。() 答案:错误 问题: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圣人。() 答案:错误 第18章 问题: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这里的“罔”如何理解?() 答案:迷惑而无所得 问题: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 答案:修身养性 问题:下面哪些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举一反三#全面发展 问题:孔子所说的学,并不是学习客观知识和客观技能,因此单单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是要学思结合,不能偏废。() 答案:正确 第19章 问题:人可以通过修身,逐渐成为君子。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理念?() 答案:人性向善 问题: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在于() 答案:道德品性 问题: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 答案:君子学说 问题:在孔子看来,小人所具有的特征是()。 答案:学习上有惰性 问题:孔子认为,人成为君子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日复一日地修炼。因此,君子是很难实现的人格境界。() 答案:错误 问题:孔子的“人性向善”具体来说是要把人变为君子。() 答案:正确 第20章 问题:“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出自哪一部文献?() 答案:《中庸》 问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最符合“仁者不忧”的意思?() 答案:仁者不为自己的私利而发愁 问题:孔子认为,君子是与人为善的好人。() 答案:错误 第21章 问题:“志于道”的“道”是什么意思?() 答案:天道 问题:“据于德”的“德”是什么意思?() 答案:自得于身,人行之总名。 问题:朱子把“游于艺”的“游”解释为()? 答案:玩物适情 问题:孔子主张为学之人要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孔子以六艺为教,正是为了培养人的才艺。() 答案:错误 第22章 问题:“兴于诗”的“兴”是什么意思?() 答案:兴起 问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六艺?() 答案:琴 问题:“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出自哪部文献?() 答案:礼记 问题:孔子之所以把音乐看作教育的一种手段,在于音乐能够提升人的艺术感。() 答案:错误 第23章 问题:“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出自哪部文献?() 答案:礼记 问题: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里的“适”是什么意思?() 答案:亲近 问题:“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不应该被一技一业所限制,而应努力学习,使诸多德行全面发展。() 答案:正确 第24章 问题:周易曰:“利者义之和。”这里的“义”指的是()? 答案:人世所宜 问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映的教育理念是()? 答案:因材施教 问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义利是矛盾的。君子只能选择义,不能选择利。() 答案:错误 第25章 问题: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根本的区别是()? 答案: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问题:“君子求诸己”是什么意思?() 答案:君子先要求自己 问题:“仁者,其言也訒”的“訒”是什么意思?() 答案:谨厚慎言 问题:孔子反对“巧言令色”,根本原因在于爱说漂亮话的人败坏了社会风俗。() 答案:错误 第26章 问题:孔子认为,君子具有下列哪些特质?() 答案:言行合一#反求诸己#身体力行 问题:下列哪些是孔子所担忧的?() 答案: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徙 问题:孔子对君子的品行有着极高的规定。因此,君子是极难实现的人格境界,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答案:错误 第27章 问题:“君子周而不比”中的“周”是什么意思?() 答案:仁爱周遍 问题:“君子周而不比”中的“比”是什么意思?() 答案:结党营私 问题:“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出自哪一部文献?() 答案:尚书 问题:“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中君子与小人之区分基于两者的社会地位。() 答案:错误 第28章 问题: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里的“敝”是什么意思?() 答案:弄坏 问题:“能近取譬”的“譬”是什么意思()? 答案:譬喻 问题:颜回曰:“愿无伐善,无施劳。”这里的“伐”如何理解?() 答案:夸耀 第29章 问题:《说文解字》把“仁”解释成()? 答案:亲 问题:下列哪些说法与孔子论“仁”的思想不符?() 答案:仁者从来都不会犯错。#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仁者都能轻松应对,泰然处之。 问题:孔子认为,仁是一切德性的总名,包括了我们的种种德性。() 答案:正确 第30章 问题:“仁者”与“知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答案: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问题: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孔子的仁的思想?() 答案:爱无差等#爱人如爱己 问题:“仁者爱人”指的是,仁者要无条件、无原则地爱一切人。() 答案:错误 第31章 问题:子曰:“尧舜其犹病诸?”这里的“病”应当理解为()。 答案:难,不易 问题:以下哪个人的名字典出《论语》?() 答案:刘思齐 问题:孔子认为,有才干的人并不能称作“仁人”。() 答案:正确 第32章 问题:子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答案:以生活的事打比方 问题:“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中的“克”如何理解?() 答案:逞强 问题:孔子的同时代人中,有很多人达到了仁的要求。() 答案:错误 第33章 问题:子曰:“恭、宽、信、敏、惠。”这里的“敏”如何理解?() 答案:谋事有当 问题:孔子对“仁”作过哪些说明?() 答案: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其言也訒#仁者不忧 问题:孔子认为,仁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在历史的场景当中的具体的行为,必然表现为仁的行为。() 答案:正确 第34章 问题: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这里的“闲”如何理解?() 答案:规矩 问题:子曰:“微管仲,我其被发左衽矣!”这里的“微”如何理解?() 答案:无 问题:孔子认为,管仲德行虽有瑕疵,但因为他辅佐齐桓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