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市凤城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优秀人才2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1)

举报
资源描述
辽宁丹东市凤城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优秀人才2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甲与乙有隙,在得知乙为乙肝病携带者后,甲在公共场合及网络上对此事大肆宣扬,给乙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严重影响了乙的工作和生活。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_____。 A: 名誉权 B: 姓名权 C: 隐私权 D: 健康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民的健康状况属于公民的隐私权的一部分。甲在没有经过乙同意的情况下,大肆宣扬乙的健康状况,侵犯了乙的隐私权。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_____周岁的未成年人。 A: 14 B: 15 C: 16 D: 18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下列重要的国际组织与相应总部设置地点对应有误的是_____。 A: 联合国——美国 B: 世界贸易组织——瑞士 C: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瑞士 D: 欧盟——法国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欧盟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故D项错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哪些要项组成?_____ A: 版头、发文字号 B: 抄送机关、版头、主题词 C: 份号、密级标志、主题词 D: 发文机关名称、内容、文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概括而成的公文主要内容)和文种组成。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_____。 A: 无须折抵,仍然判处应判处的罚金数额 B: 根据情况由法官自由裁量决定是否折抵 C: 可以折抵相应罚金 D: 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下列关于调査报告与总结的联系与区别,错误的是_____。 A: 作者不同 B: 侧重点不同 C: 内容基本相同 D: 均以叙述为主,通过典型材料阐述观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从反映的内容看,调查报告和总结存在区别,调查报告比较集中地说明一个问题,一项事情,或者是阐述成绩,或者是揭露矛盾,一般不是既全面写成绩,又详细写问题的。而总结一般要考虑全过程,既要有基本情况的回顾,又要写取得的成绩、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还要写今后的努力方向,这些方面都要有所交代,当然也要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_____。 A: 按劳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相结合' B: 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程度分配 C: 按资本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D: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按照_____来进行的。 A: 追求最大收人的动机 B: 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 C: 价格规律 D: 按劳分配原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按照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来进行的,追求最大收人的动机会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9.假设双寡头面临一个线性需求曲线:P=30—Q,其中,Q为两厂商的总产量,即Q=Q1+Q2。假设两厂商的边际成本都为零,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 A: 竞争性均衡时,Q1=Q2=10 B: 竞争性均衡时,Q1=Q2=7.5 C: 串谋均衡时,Q1=Q2=15 D: 串谋均衡时Q1=Q2=1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_____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A: 建设发展型国家 B: 建设创新型国家 C: 建设民主型国家 D: 建设法治型国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所得的款项,应_____。 A: 必须全部上缴国库 B: 交处罚决定机关作办公经费 C: 交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列为本级政府财政收入 D: 扣除行政处罚决定机关为此支付的费用后,剩余部分上缴国库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第53条的规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所得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变相私分。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归档文件整理的第一步骤是_____。 A: 分类 B: 装订 C: 排列 D: 编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是指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故本题选B。 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13.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早在_____时期首次发现该群岛,1621年刊印的《郑和航海图》将其列入中国版图。 A: 西汉 B: 东汉 C: 南北朝 D: 三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南沙群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的。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14.“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 A: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 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C: 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D: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是一种双赢原则的体现,即:你有了作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社会就给你更好的位置;同时,当你坐到了适当的位置,就能调动多种资源,更好的施展才华。这句话启示我们.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小张今年15周岁,根据《刑法》规定,他对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_____ A: 抢劫 B: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 C: 放火 D: 贩卖毒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 B 解析: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世界上发生的地震绝大多数属于构造地震 B: 在地震波中,横波先于纵波到达地面 C: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 D: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几乎所有的破坏性地震属于构造地震。A项正确。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B项错误。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3/4,C项正确。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如果发现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可以_____。 A: 宣告自然无效 B: 予以撤销 C: 废止 D: 不予适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解析]根据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如果发现行政法规和规章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可以不予适用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之后,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_____。 A: 符号学习 B: 上位学习 C: 下位学习 D: 并列学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这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即下位学习。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19.某机关20人参加百分制的普法考试,及格线为60分,20人的平均成绩为88分,及格率为95%。所有人得分均为整数,且彼此得分不同。问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多少分?_____ A: 88 B: 89 C: 90 D: 91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 考点 多位数问题 解析 要使第十名成绩尽可能的低,那么其他人应该尽可能的高,那么前九名应该分别为100、99、98、97、96、95、94、93、92分,而最后一名未及格,最多59分,此十人成绩之和为923,还剩837分。现要把这837分分给其余10个人,而在这10个人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成绩最高,要使其得分最低,则这10人的成绩应尽可能接近。易知此10人平均分为83.7,据此可构造79、80、81、82、83、84、85、86、88、89,因此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89分。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 20.下列表述适用请示结语的有_____。 A: 妥否,请批示 B: 望严格执行 C: 特提请审议 D: 以上报告,请审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批准、审批)”;“特此请示,请批复(批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等。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1.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常常令人倍感困惑。但是,拥有“智慧之学”的人,常常身 在绝境,却能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拥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这主要是 因为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