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科学技术局招考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7]

举报
资源描述
重庆市荣昌区科学技术局招考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_____用以说明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或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A: 尾语 B: 版记 C: 附注 D: 附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附注用以说明公文的印发范围或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如“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可自行翻印”等。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重置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_____。 A: 折旧资金 B: 累计资金 C: 预算外资金 D: 预算内资金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重置投资又称折旧投资,是指为补偿固定资产损耗而进行的投资用。重置投资的资金来源是折旧。从社会的角度看,重置投资就等于折旧额。值得指出的是,在现实中,固定资产既可能因技术进步降低其再生产费用,也可能因通货膨胀而提高其再生产费用,但只要按重置价值计提折旧,每年社会的重置投资 总额还是会等于当年的折旧额。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下列关于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 B: 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C: 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 D: 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新生儿喜欢听人说话,尤其喜欢听自己母亲的声音,他们还喜欢听高调的声音。新生儿不喜欢听嘈杂的声音。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当年(  )近郊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_____ A: 燕京 B: 汴京 C: 西京 D: 南京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当年汴京近郊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堪称风俗画的典范。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5.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那达慕大会是满族人民的传统盛会 B: 回婚节是朝鲜族最隆重的家庭节日 C: 创世纪是白族流传的原始神话故事 D: 孔雀舞是彝族比较流行的一种舞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那达慕”是蒙语的音译,意为“娱乐、游戏”,是深受蒙古族人民喜爱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地区特点的传统活动,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等多项比赛,故A项错误。“回婚节”也称“归婚节”,即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是朝鲜族最隆重的家族节日。举行回婚节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老两口都健在;二是亲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孙子孙女无夭折。故B项正确。创世纪是纳西族原始神话中最出名的部分,故C项错误。孔雀舞是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故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甲、乙、丙、丁四人去住宾馆,两人一个房间: 甲说:乙要么和丙、要么和我一个房间 乙说:我和丙一个房间 丙说:甲和乙在一个房间 丁说:我和乙一个房间 这四个人中有且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 A: 甲说的是真话,甲和丁一个房间,乙和丙一个房间 B: 乙说的是真话,甲和丁一个房间,乙和丙一个房间 C: 丙说的是真话,甲和乙一个房间,丙和丁一个房间 D: 丁说的是真话,甲和丙一个房间,乙和丁一个房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可用假设法解题。 假设A项正确,可得甲、乙的话都为真,与题干矛盾,排除; 假设B项正确,可得甲、乙的话都为真,与题干矛盾,排除; 假设C项正确,可得甲、丙的话为真,与题干矛盾,排除; 故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①完整地熟悉李清照与李白让我明白 ②每个人都有很多面,每个人都具有迥然不同的感情 ③仅仅看到一面,只能让熟悉的人变得陌生 ④熟悉一个人,却不等于了解一个人 ⑤要想真正熟悉一个人,就要对他的每一面都了解 A: ④①③②⑤ B: ②④①⑤③ C: ③⑤②④① D: ①④③②⑤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首先提出观点:每个人都有很多面,都有不同的感情;之后阐述,看其他人的时候,熟悉不一定了解;最后阐述,如果不能从多方面来看一个人会将熟悉变成陌生。根据②句的“每个人都有很多面”、③句的“仅仅看到一面”、⑤句的“每一面”可知,③、⑤句应排在②句的后面,选项中只有8项符合。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公务员在涉外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国际礼仪。以下不符合国际礼仪的是_____。 A: 一起乘坐电梯及上车时,请女士先行 B: 闲谈时询问美国客人前一段得了什么病 C: 接待来访的外国客人时,请客人坐右边的座位 D: 在德国,提前抵达访问地点后等到了约定时间再敲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B[解析]疾病属于隐私,询问客人得了什么病是不礼貌的行为。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公务员法》 9.行政管理基本方法中的参与管理方法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下列选项中,属于微观意义上的参与管理的是:_____ A: 公民直接行使公民权利 B: 公民通过人大选举并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 行政工作人员对行政工作计划和程序的设计发表意见 D: 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中,职工通过职代会等参加管理和决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宏观意义上的参与管理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内容。AB项属于宏观的管理方法,排除。中观意义上的参与管理是行政机关工作的一种方法,即行政人员都有对行政组织和个人目标的确立,对行政工作计划和程序的设计,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发表意见的权利和义务。C项属于中观意义上的参与管理的方法,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我10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当了农民,当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我竟然成了一个以写小说为职业的人。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时期,在这期间,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几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里汲取了最初的文学灵感一样,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哥哥。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_____。 A: 耳朵 阅读 回忆 B: 耳朵 阅读 灵感 C: 阅读 故事 灵感 D: 阅读 故事 回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文段主要介绍的是作者成为作家的经历,选择的关键词应围绕这一中心。“阅读”为四个选项中都包含的关键词,可不予考虑。剩下的几个词语中,“灵感”与写作联系最密切,可排除不包含此信息的A、D项。另外,作者获得知识的独特之处在于,不是从书本上看来的,而是用耳朵聆听来的,也就是说他是通过耳朵来阅读的。故第三个关键词选“耳朵”比“故事”更能突出作者经历的独特之处。故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有关我国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我国风能的分布,一般来说,南方多于北方 B: 据统计,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居世界首位 C: 我国太阳辐射能丰富区是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 D: 我国东北地区和西藏、云南一带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答案解释:B。解析:我国风能的分布,一般来说,北方多于南方,故A错误;我国太阳辐射能丰富区是青藏高原和新疆、内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而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是太阳辐射能低值区,故C项错误;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区是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故D项说法错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在伦敦的日子里,我每天乘着红色的双层巴士在大街上__,每天都有新发现。一次,在皮卡迪利广场,我又看到读小说的乞丐。在慵懒的夕阳下,那乞丐穿戴齐整__地坐在马路旁,面前放着一个供路人扔硬币的碗。他把书放在碗旁的地面上,低着头,用手指指着页面,一行一行地读着。他读得那样认真,身边的车水马龙,周遭的一切__,似乎都不复存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徘徊 旁若无人 喧哗 B: 踯躅 置若罔闻 喧腾 C: 穿行 泰然自若 喧闹 D: 穿梭 神情自若 喧嚣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混搭填空解析此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 先看第一空,“徘徊”和“踯躅”都有犹豫不决的含义,显然与语境不合,故排除A、B项。 再看第二空,“泰然自若”形容在人们认为是非常紧急情况下当事人却认为跟平常事一样,安然处之,不慌不乱;“神情自若”指神情态度十分自然。根据句意,并没有发生什么紧急情况,故用“神情自若”更合适。可知,选D项。最后看第三空,“喧嚣”形容不清净,不安静。此处想表达的是乞丐沉浸在自己的书本世界里,周围的不安静都不能打扰到自己。“喧嚣”用于此处搭配合理,验证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近义实词 13.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得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 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两者都反映微观物质的结构,即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B: 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C: 前者指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 D: 两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小粒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解题重点在第二句话。“变革微观物质”是和“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相对应的;而“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相对应的是“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它们”指小粒子。由此可知C项是对二者的正确理解。 根据文段可知应该是微观物质构成微观结构,A项不正确;B项将微观物质的含义分割开来,理解错误;D项内容仅是微观物质的含义。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14.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人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 就被害人丙的死亡而言,关于甲、乙应承担的犯罪类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 A: 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属于共同犯罪 B: 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属于共同犯罪 C: 甲成立故意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