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杂志社度公开招考1名应届毕业生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0}

举报
资源描述
管理世界杂志社度公开招考1名应届毕业生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下列关于晚清到民国期间服饰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B: 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 C: 清末民国初年,有人穿着西装祭孔 D: 西式服装取代传统服饰占据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选项是旗袍的特点,B选项是近代服饰的发展态势,C选项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观念的冲突。容易错选C选项,单纯地认为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已经建立,不会出现“假革命”的现象,主要是忽视了当时新旧交替与过渡的时代特点。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下列句子中运用借喻修辞方法的是_____。 A: 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B: “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C: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D: 晋祠,真不愧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着重考查比喻类型的识别。A句用的是拟人修辞方法。B句“友邦人士’’是反语,“瓜分’’是一个词,都和借喻无关。真正要识别比喻类型的是 C和D两项。C项是借喻,D项是暗喻。借喻,没有本体,没有比喻词,只出现喻体,如C句,“箭头’’和“瀑布”都是喻体,省略号后的句中没有出现本体 (“雨道’’),也没有比喻词,如D句,本体“晋祠”和喻体“明珠’都在句中出现,用动词“是”连接起来,所以不是借喻。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假设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双方约定的报酬为20万元。事后乙公司为甲公司提供了价值10万元的电脑,抵消了部分款项;再用价值6万元的电脑售后服务抵消部分款项,最后实际只支付了4万元现金给甲公司。在此情况下,GDP的增量是_____。 A: 20万元 B: 4万元 C: 40万元 D: 36万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GDP是一定时期生产而不是销售的最终产品价值,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所以20万元的咨询服务费属于脑力劳动产出,要记人GDP;电脑的10万元虽然作为抵消,也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计人GDP;6万元的售后服务也属于脑力劳动产生的产品,同样要记人GDP。故20+10+6=36万元。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4,9,25,56,143,_____ A: 222 B: 248 C: 250 D: 273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4=2*2,9=3*3,25=5*5,56=7*8,143=11*13,前一项是质数数列,后一项是两项相加等于第三项。因此最后一项是13*21=273,选D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下列是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_。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甲午战争④庚子借款 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②① D: 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本题是历史常识题。①戌戌变法是1898年由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导的;②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③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④庚子借款发生在1900年。所以本题正确排序是③①④②,选择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的具体内容是_____。 A: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B: 爱父母、爱朋友、爱同事、爱亲人、爱生活 C: 爱生命、爱享受、爱名誉、爱漂亮、爱自己 D: 爱社会、爱亲友、爱自己、爱劳动、爱科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因此本题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____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答案解释:【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表现。社会存在是指不依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标志同自然界的存在相区别的社会存在,它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的高级运动形态。社会运动也如同其它物质运动形态一样,有它的特定的物质承担者,这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因为只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才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观点、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社会意识最基本的含义是: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现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存在决定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都是指存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存在的反映,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但是,社会存在又有着不同于一般存在的特点。一般唯物主义讲的存在就是物质,它是不依赖于任何主体的客观实在,即没有人的参预照样存在。历史唯物主义讲的社会存在则不然。社会离不开人,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的活动,而人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即具有主观意识和能动性。 所以,社会存在通过有意识的人的活动表现出来。但是,这一特点并不能改变社会存在的客观性。社会意识同一般意识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意识都是社会性的意识。但社会意识与一般意识毕竟有区别。一般意识是从总体上说明,它是人脑的机能、客观存在的反映,这里的客观存在是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一般客观实在。至于社会意识是从反映社会存在这个角度来考察意识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两种历史观斗争的焦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就是按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来划分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中第一性的东西,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存在的派生物,是第二性东西。而历史唯心主义则在实际上以种种不同的形式坚持着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其它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论,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问题或在对这个问题不同回答的基础上展开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二者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任何社会历史理论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对它的回答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第三种独立的历史观是不存在的。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说,现在,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在我们高兴鼓舞的同时,还应保持冷静。应该看到,我们的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和世界先进国家比,和我们自己的远景目标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仅就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步人世界中等国家行列而言,我们的这个“步入”有多大的含金量,就需要认真的考察一下。 与这段文字中心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_____ A: 我国现在的这个“中等”,还不足以炫耀。 B: 我们虽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水平仍然较低。 C: 我们自己的远景目标远高于现在的“中等”水平。 D: 就步入“中等”的各项统计本身,还需要认真考察一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D项属于推断错误,根据这段文字最后一句,我们需要认真考查的是这“步入”的含金量,例如与其他国家对比,而并非从各项统计本身是否存在错误入手。 从文段中“应保持冷静”、“还有很大差距”等词语可以看出我国现在的这个“中等”还远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远低于我们自己的远景目标,还不足以炫耀,ABC三项的内容均和中心观点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9.事业单位应当于每年_____前分别向登记管理机关和审批机关报送上一年度执行条例情况的报告。 A: 3月31日 B: 5月31日 C: 1月1日 D: 12月31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17条的规定,事业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分别向登记管理机关和审批机关报送上一年度执行本条例情况的报告。因此,本题选择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_____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随意注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考察对无意注意的理解。 本题所属考点-注意 11.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目标是_____。 A: 提髙国有企业的效率 B: 建立计划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大力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基本目标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是调整各种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的优越性,维护和增加人民的根本利益。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_____。 A: 上级机关 B: 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机关 C: 主办机关 D: 其他系统的机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某经济学家认为,把污染型工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样,发达国家因自然环境的改善而受益,发展中国家虽然自然环境受污染,但在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得到补偿。因此双方的境遇都有所改善,从而全球的总福利得到增加。 下列哪项是该经济学家预设的前提?_____ A: 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发达国家的人民比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更重要 B: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污染型企业 C: 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发展中国家更严重 D: 污染型企业设立在发展中国家能减少污染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经济学家由“发达国家的自然环境变好而发展中国家的虽然变坏了但经济得到发展”,推出“双方的境遇都有所改善”。由于两者的改变不同,要使预设成立,则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发达国家的人民比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更重要”为前提。故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_____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李某明知私拉电网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在自己的花房周围拉电网,并且未采取任何防止结果出现的措施,对出现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