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招考聘用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2]

举报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招考聘用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_____。 A: 树形结构 B: 线形结构 C: 层次结构 D: 网状结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的是典型的树形目录结构。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_____ A: 分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B: 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C: 分公司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具有法人资格 D: 分公司的资产净额低于50万元时不具有法人资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公司法》第14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A显然错误;公司法中对设立分公司没有资产上的规定,排除CD;B为正确答案。 3.—个班的学生排队,如果排成3人一排的队列,则比2人一排的队列少8排:如果排成4人一排的队列,则比3人一排的队列少5排,这个班的学生如果按5人一排来排队的话,队列有多少排?_____ A: 9 B: 10 C: 11 D: 12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2人一排的排数与4人一排的排数相差8+5=13排,设2人一排共排x排,有2x=4(x-13),解得x=26,则4人一排共13排,共52人,3人一排共18排,符合題中两个条件,若5人一排共11排,C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衡量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 A: 劳动对象 B: 劳动者技能的高低 C: 产品的质量 D: 生产工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社会生产力是包括多种要素并呈现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劳动者是一般生产力的承担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它本身不能作为判定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劳动工真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劳动者加工改造劳动对象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劳动对象的质与量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试题中的A、B、C三项虽然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但都不能作为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夜雨”在_____季节交替最多。 A: 春夏 B: 夏秋 C: 秋冬 D: 冬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即诗中的“巴”字,属巴蜀之地。独特的盆地地形,易集云、雾,加上温度较低,3、4月份春夏之交夜雨较多。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是_____ A: 内蒙古、新、晋 B: 陕、甘、宁 C: 晋、青、陇 D: 豫、皖、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考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省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其简称依次是新、陕或秦、甘或陇、内蒙古、宁,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7.某幼儿班聘请某甲担任幼儿班教师。某日上午9时左右,幼儿班课间休息时,某甲离校打电话,几个幼儿在教室里的火炉旁烤火。其中某乙(5岁)和某丙(4岁)因争夺位置而打斗,某乙用石块将某丙头部打破,而某丙则把某乙按在火炉上,某乙被烫伤。为此,某丙花去医药费500元。某乙花去医药费5000元。 某乙的医药费应如何承担?_____ A: 由某甲承担 B: 由某丙的监护人承担 C: 主要由某丙的监护人承担,某幼儿园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D: 由幼儿园承担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所以某乙的医药费应由幼儿园承担。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我国从2004年开始逐步减免农业税,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取消农业税的权限属于_____。 A: 国家税务总局 B: 财政部 C: 国务院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解析:国家设立或者取消某一税种,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而国务院只能依照法律授权,减征或者免征某一税种。尽管此前国务院已经决定减征和免征农业税,但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权彻底取消农业税。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_____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尊重和维护个人正当利益属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尊重和维护个人正当利益才能使人们更好地对社会做贡献。③说法正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④说法错误,正确说法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故本题选C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社会发展犹如列车前行,需要正能量的驱动,而正能量的积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告诉我们:_____ A: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B: 个人是社会的个人,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C: 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和个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题干中所说,社会的发展需要正能量的驱动,而正能量来自于每个人的积累,说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人人可学”和“处处可为”体现了个人对于社会发展贡献的作用。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下列关于请示与批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根据请示的内容和目的,请示可划分为请求指示类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和请求批转类的请示 B: 若有需要,可以在同一个请示中同时请示若干件事情 C: 批复一般为表态式批复和阐发式批复两种类型 D: 在数个下级机关上报请示同一事情的情况下应分别行文批复而不能在一个批复中同时批复数个请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请示应一文一事。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26-45周岁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有效期为_____。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16-25周岁的公民发给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26~45周岁的公民发给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证,46周岁以上的公民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商业模式,是指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盈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 根据上述定义,下述行为中哪一个不属于商业模式的创新?_____ A: 麦当劳提供标准化、连锁经营的快餐服务 B: 小米手机利用互联网进行软件、硬件、服务“铁人三项”的整合 C: 中国电信业重组,形成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竞争的格局 D: 特斯拉开发全新的电动汽车产品,改变了汽车业的形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商业模式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C项电信业重组是行业整体的调整,不是企业自己的整合,且相互竞争各种要素,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故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在下列哪种情形中,甲构成不当得利? _____ A: 某城市修建地铁,地铁附近居民甲的房屋大幅升值 B: 甲、乙之间订有买卖合同,价款为8000元,甲将6000元的带有瑕疵的标的物卖给乙 C: 甲在赌场参加赌博,乙输给甲5000元,并当场支付给甲 D: 甲到某超市购物,付款时由于收银员的疏忽,致使一件价值500元的商品未付款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 【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①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本题A项中地铁附近居民甲的房屋大幅升值,没有利益相关方受损,不构成不当得利;B、C两项也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D项甲由于由于收银员的疏忽,致使一件价值500元的商品未付款,在这种情况下,商场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甲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民法》 15.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人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 就被害人丙的死亡而言,关于甲、乙应承担的犯罪类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 A: 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属于共同犯罪 B: 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属于共同犯罪 C: 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不属于共同犯罪 D: 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答案解释:C解析:在本案例中,甲、乙实施犯罪的故意内容不同,甲出于故意伤害的主观目的,乙出于故意杀人的主观目的,该不同的罪过内容决定了行为性质的不同。此时二人虽有共同的行为,但由于没有共同犯罪故意而不构成共犯关系,甲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马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