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公开招考1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6]

举报
资源描述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公开招考1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司机张三为老板李四开车送货途中,不慎碰坏王五家的竹篱笆,王五索要修理费未果,诉至法院,则本案中_____。 A: 张三为被告,王五为原告 B: 李四为被告,王五为原告 C: 张三与李四为共同被告,王五为原告 D: 张三为被告,李四与王五为共同原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侵权责任法》第35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接受劳务方是李四,提供劳务方是张三。受害方是王五。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这体现的哲理是_____。 A: 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 既要抓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C: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题干表明既要抓住经济重心这一主要矛盾,又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这一次要矛盾,属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填入问号处最恰当的是: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黑+黑=网状阴影;黑+白=白+黑=白;白+白=小圆。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依据宪法规定,有权决定直辖市进人紧急状态的机关是____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全国人大常委会 D: 直辖市政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二十)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人紧急状态。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关于公务员录用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 A: 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自主决定通过简化程序录用一名特殊职位的公务员 B: 区公安局录用一名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但业务和能力优秀的人为公务员 C: 市卫生局以新录用的公务员李某试用期满不合格为由,决定取消录用 D: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公务员录用体检项目和标准,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 C.解析:《公务员法》第31条规定,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据此可知,市质监局无权自主决定。选项A错误。《公务员法》第24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据此可知,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选项B错误。《公务员法》第32条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选项C正确。《公务员法》第29条第2款规定,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根据职位要求确定。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选项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6.我国各省级行政区都有对应的简称,下列关于各省名称或简称的由来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 有些省份取自古国名或九州名,如山西省春秋时属晋地,故简称“晋”,河南省因属于九州之中的豫州,故简称“豫” B: 有些省份名称是由于其特定的文化含义,如福建省的名称象征此地为福佑之地 C: 有些省份简称是由于地理因素,如湖南省简称“湘”,就是因为境内有湘江流过;江西省简称“赣”,是由于赣江贯穿全境 D: 有些省份名源自某些历史渊源,如天津市简称“津”,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城“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福建”是以福州和建州各取一字而得名,并非“福佑之地”,故本题选B。其余选项说法均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和人们对事务的认识过程建构文章框架与组织材料的结构形式是_____。 A: 总分式结构 B: 综合式结构 C: 横式结构 D: 纵式结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 纵式结构以时间为序,是文章的层次以事物的纵向发展、延伸进行安排的一种结构形式,一般用来表现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_____的基本道德规范。 A: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 五讲、四美、三热爱 C: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D: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张明、朱信、许臣三人共同经营一家24小时超市。他们规定在任何时候,必须至少有一人留在店内。这就是说,如果许臣外出,张明也外出,那么朱信必须留在店内。但问题是,只有在朱信的陪伴时,张明才会外出。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那么下列哪项与上述条件相矛盾?_____ A: 张明能够外出 B: 朱信留在店内,张明和许臣外出 C: 许臣总是留在店内 D: 张明留在店内,朱信和许臣外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题干条件只有朱信陪伴,张明才外出,可以写成:张明外出—朱信外出。其矛盾是-张明外出但朱信不外出。因此选择B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下列生活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_____。 A: 湿衣服晾干表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葡萄酿成酒表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 酒精溶于水表明分子间有空隙 D: 充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在烈日下爆裂,表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充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在烈日下爆裂,表明的是分子随着温度升高而加速运动,导致空气分子间距增大。D项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将结果导向量表法与行为导向量表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是_____。 A: 行为观察量表法 B: 行为对照表法 C: 综合尺度量表法 D: 行为锚定量表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综合尺度量表法是将结果导向量表法与行为导向量表法相结合的一种评价方法。行为对照表法,又称普洛夫斯特法,是通过将员工的实际行为与量表中各个项目进行对照并做出评价的方法。行为锚定量表法是将传统的业绩测评表和关键事件标准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的绩效评价方法。行为观察量表法是在行为描定量表法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它是通过指出员工表现各种行为的频率来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晒客,源自英文“shAre”,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晒客”族的一个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对这种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 A: 公民有“晒”的自由 B: “晒”的行为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C: “晒”的行为不受任何约束 D: “晒”的行为不能危害他人与社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自由,因此“晒”的行为同样受到法律的约束,C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符合事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应该_____。 A: 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B: 实行直接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形式 C: 引人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 D: 科学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实行岗位管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中央组织部和原国家人事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事业单位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要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实行岗位管理。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_____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兴趣 D: 知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察对无意注意的理解。 本题所属考点-注意 15.“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是_____。 A: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C: 劳动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D: 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而题中在说明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正好说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BCD选项未体现。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12,16,14,30,_____。 A: 3 B: 5 C: 7 D: 6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数字都是偶数,选项中只有D项为偶数。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_____。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理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D: 对立统一规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正确率为37.63%,易错项为B 解析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二方面的展开。 第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而是否承认矛盾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第四,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则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同类型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深刻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