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卫生健康局公开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6)

举报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卫生健康局公开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公文的是_____。 A: 公告 B: 通告 C: 简报 D: 报告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故本题答案选C。 2.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来自_____的权威和合法地位。 A: 收文机关 B: 公文作者 C: 审核机关 D: 制发机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公文是国家机关依法行政的工具,公文表达的是国家的意志和权力,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是以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作为保障和后盾的。公文是法定的制发机关领导集体意志的体现,是起草人、核稿人、签发人等按照规定的程序拟制的,用以表达意识,体现自身的法定权力,具有特定体式、针对特定对象的文字工具。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3.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事件,其涉及的皇帝的是_____ A: 宋徽宗 宋孝宗 B: 宋徽宗 宋钦宗 C: 宋孝宗 宋高宗 D: 采孝宗 宋英宗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常识模块 【考点】历史常识 【难度系数】一般 【解析】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91考试网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涡、靖康耻。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对国家公务员奖励的原则中主要倡导以_____为主。 A: 精神奖励 B: 物质奖励 C: 记功奖励 D: 嘉奖并授予荣誉称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对国家公务员的奖励,应当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养牛专业户王某的一头奶牛得了重病,王某恐怕此牛得的是传染病,传染了别的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于是将此牛拉到野外抛弃。刘某经过时发现,将牛拉回家中,经过刘某的精心喂养,此牛病愈并成为一头高产奶牛。半年后,王某听说此事,向刘某索要此牛。依照法律,王某_____。 A: 有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因为刘某拾得牛并据为己有,构成不当得利 B: 有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但应补偿刘某喂养此牛所支出的费用及劳务费 C: 无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因为他的抛弃行为已使其所有权消灭,刘某基于先占而取得牛的所有权 D: 无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但可以请求刘某给予适当补偿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答案解释:C。解析:王某无权请求刘某返回该牛。因为王某对牛的抛弃行为已经造成了所有权的丧失,而刘某基于先占已经取得了该牛的所有权,故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我国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税收负担,加大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投入。这表明我国政府_____。 ①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③运用经济手段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④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特点是政府支出增加,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减少税收。而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时国家要增加税收,因此①正确。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因此③正确。国家对于民生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投入加大,代表着我国政府在追求扩大内需,关注人民最迫切需要的经济领域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作为应用文体,公文有广泛的实用性、_____、全面的真实性、格式的规定性四个特点。 A: 直接的作用性 B: 实际的长效性 C: 直接的针对性 D: 准确的真实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公文的特点。公文除了题中的特点之外,由于公文是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所以它总是针对或为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产生,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高速列车是指最高行车速度每小时达到或超过200公里的铁路列车。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列车诞生于_____。 A: 日本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列车为日本的新干线列车,于1964年10月1日开通,最高时速为443公里,运营速度可达每小时270公里或300公里。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现在的学生将高考当成了人生最重要的目标,而学校和家长也是对此趋之若骛。因为高考不考动手能力,自然将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当作副科。结果,造成许多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的现状。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其实却与中国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_____ A: 高考是当今学生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B: 高考是造成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直接原因。 C: 学生高分低能与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 D: 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知识,更要培养技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根据结构层次可知文段是“背景铺垫—提出观点”的分—总结构。故文段强调的重点在段尾,“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其实却与中国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其中的“小问题”即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的现状”,所以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得出C项是正确的。 ABD项说法正确,但是没有抓住文段的重点。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10.一名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他要么上午出去游玩,下午在旅馆休息,要么上午休息,下午出去游玩,而下雨天他只能一天都待在屋里。期间,不下雨的天数是12天,他上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为8天,下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为12天,他在北京共待了多少天?_____ A: 16天 B: 20天 C: 22天 D: 24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 考点容斥原理问题解析解析1:设这个人在北京共待了n天,其中12天不下雨,那么n-12天下雨。由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得:上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下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上下午都待在旅馆的天数(就是下雨的天数)=总天数-上下午都不待在旅馆的天数(根据题意不存在这样的一天)。即:8+12-(n-12)=n-0,解得n=16。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2:设游客在京期间下雨天数为x。因为他上午待在旅馆的8天中包括两部分:因下雨无法出去的天数(x)和因下午出去游玩而休息的天数(8-x);同理,下午待在旅馆的12天中包括两个部分:因下雨无法出去的天数(x)和因上午出去游玩而休息的天数(12-x)。由题意可得:(8-x)+(12-x)=12,解得x=4,所以一共在北京待了16天。故正确答案为A。 11.“飞鸟之影,未尝动也”的观点属于_____。 A: 朴素唯物论 B: 朴素辩证法 C: 形而上学 D: 唯心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不承认运动的客观性,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选C。 12.商品的二因素是由_____。 A: 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 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或者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本题所属考点-《政治经济学》 13.我国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涉及下列哪个方面的内容?_____ A: 增加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B: 修改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修改规定:"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D: 修改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D【解析】重点掌握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表述,考过N次。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_____ A: 行政查封、扣押 B: 强制戒毒 C: 强行约束 D: 缴纳滞纳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最为常用的行政强制措施有行政强制检查;行政查封、扣押和冻结;强行留置和盘问;强制传唤与讯问;强行约束;强制带离;强制履行;强制戒毒;隔离治疗;收容教育;收容遣送;劳动教养。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_____。 A: 自我认识是个缓慢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未来暂时还看不到。 B: 长期以来,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 C: 四大名著像四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质。 D: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而D项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故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治史思想的史学家是_____。 A: 司马迁 B: 司马相如 C: 班固 D: 司马光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治史思想的史学家是司马迁。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是_____。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非正式评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必须由具有我国国籍、在我国境内定居、并具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我国学校的_____。 A: 教师 B: 校长 C: 行政人员 D: 教辅人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