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级人才19人(12号)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5】

举报
资源描述
吉林长春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级人才19人(12号)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_____。 A: 社会制度的变化 B: 领导集团的变更 C: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 D: 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以重新适应外在政治经济环境为目的的。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 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解析】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主要是根据超声波的机械波原理,会产生比普通声波更强的振动,产生强大的冲击波,污垢层在冲击波的作用下被剥离下来,即分散及脱落,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它不能体现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选B。 3.《天朝田亩制度》与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相比,其共同之处是_____ A: 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B: 制定土地国有政策 C: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摧毁小农经济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三民主义的平均地权并不是绝对平均;《天朝田亩制度》并未确定土地国有制,而二者并未摧毁小农经济。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4.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是_____。 A: 电子管 B: 晶体管 C: 集成电路 D: 大规模集成电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_____。 A: x射线、放射性、电子 B: 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 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学 D: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1897年汤姆森发现的电子与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并列为19世纪末的三大物理学发现,并由此揭开了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的序幕。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_____。 A: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B: 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C: 保持国民经济按照计划发展 D: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B: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而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元代著名杂剧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都是小令,元代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则属套曲。 C: 元明清三代的小说超过以前所有的时代,尤以章回体长篇小说光辉夺目。继元明两代产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后,到了清代又产生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长篇小说名著,达到了古典小说的顶峰,让后世学者对它们产生了无穷的兴趣。 D: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从1918年起,先后发表了《狂人日记》《祝福》《阿Q正传》《药》等小说名篇,后来收入小说集《呐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A.《诗经》中的“风”是指十五国风,不是表现手法;C.《聊斋志异》非长篇小说,而是短篇小说集;D.《祝福》收入《彷徨》而不是《呐喊》。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8.批办是指_____。 A: 对发文稿的审核批示 B: 对收文应如何办理所作的批示 C: 对公文正本的复核意见 D: 对请示报告的处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在公文活动中,批办是指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指示性意见的决策性活动。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货币是商品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产生、形制、材质、图案,与其自然、人文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长期处于内陆封建农业经济状态,民族性格温顺内敛,容易自我满足,两千多年前就将各式各样的钱币统一成方孔圆钱。它既体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天圆地方,又反映了中国人的处世理念——中规中矩,内方外圆。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_____ A: 货币的产生过程 B: 货币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 C: 货币统一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D: 方孔圆钱反映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处世理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指出货币与其自然、人文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接着以中国的“方孔圆钱”为例进行解释说明。故本题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这座敬老院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健身室等应有尽有,可以说设施____。 (2)____动员、劝说拆迁户工作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工程如期动工。 (3)在几个人的挑唆下,许多受蒙蔽的工人涌进厂长办公室大吵大闹,年轻的秘书从没____过这种场面,不知如何是好。 (4)领导提出的要求是很____的,他却假装糊涂。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完善 负责 经受 明确 B: 完备 担任 经历 明白 C: 完备 负责 经历 明确 D: 完善 担任 经受 明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完善”意为完备美好,或使完备美好,更侧重过程;“完备”意为齐全,更侧重状态。第一句句意为设施很齐全,选“完备”更恰当,排除A、D。第二空,“负责”后面一般接工作,“担任”后面一般接职务,故第二空选“负责”。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下列关于鲁迅小说集《呐喊》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 A: 小说集《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 B: 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被收录在该小说集中 C: 它是继《彷徨》后,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D: 它收录的是鲁迅从1918年到1922年所作的十四篇小说,并于1923年出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B、D三项均正确。《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而《彷徨》收录的是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小说,于1926年出版,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_____。 A: 生长现象 B: 繁殖现象 C: 变异现象 D: 遗传现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生长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由小到大的过程。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遗传现象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性状的一种现象。故本题应选D。 13.刘某生前曾立下了遗嘱,将一房产赠给马某,刘某死亡后,马某按照死者生前遗嘱要接受遗赠。但在遗产分割前马某死亡,该房产继承者是_____。 A: 由刘某子女继承 B: 由马某子女继承 C: 将该房产出售,价款由刘某、马某子女继承 D: 由刘某子女同意,方可由马某子女继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转继承,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之后,遗产分割之前死亡,其应继承的遗产转由他的合法继承人继承的制度。题干中的情形就属于转继承,马某在刘某死亡后,遗产分割前死亡,故刘某的遗产应由马某的合法继承人继承。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近代画家中,最擅长画马的是_____ A: 徐悲鸿 B: 齐白石 C: 张大千 D: 丰子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近代画家中,最擅长画马的是徐悲鸿;齐白石擅长画虾;张大千擅长山水,画荷花最为出名;丰子恺在书法和漫画作品上造诣很高。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15.“物美价廉”,如果这句话不是真的,那么可见_____。 A: 物美价不廉 B: 价廉物不美 C: 或物不美,或价不廉 D: 物也美,价也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题干是一个联言命题。由p且q的负命题为非p或者非q可知,物美价廉不是真的,即或者物不美,或者价不廉。故本题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下。”这是_____。 A: 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 非决定论的观点 D: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中的观点坚持用物质世界本身具有的某种特性来解释自然界但是它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査客观事物,看不到自然界的一切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所以是机械决定论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_____。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考生要注意的是: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因此,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_____。 A: 根本创新 B: 关键创新 C: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动力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理论创新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关系,大大深化了我们对推进理论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根据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相关规定,录用担任_____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A: 科员以上 B: 主任科员以上 C: 科员以下 D: 主任科员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