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七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七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 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 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埃及全国气候干热,全国9 5%的土地被沙漠覆盖,人口分布不均衡。自2 0 1 5 年开始,埃及政府规划在首都开罗以东4 5 公里的沙漠地带建立一座新行政首都,以疏解首都开罗因人口密度过高而导致的城市问题。下图为埃及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甲、乙两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气候、水源 B.交通、土壤 C.交通、水源 D.水源、土壤2 .埃及政府选择在沙漠地带建立新行政首都,主要考虑()A.建造新城,有效缓解失业 B.沙源丰富,建筑取材方便C.地下水源丰富,取水便利 D.耕地紧张,减少占用好地K 答 案 l.C 2.DK 解 析 K 1 题 详 析 乙的人口密集的地区主要沿尼罗河分布,考虑埃及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缺水,所以这部分主要因素是水源;而甲靠近苏伊士运河和红海,来往船只多,借助港口的优势发展起来,所以主要因素是交通,C正确,A B D 错误。故选C。K 2 题 详 析 建造新城需要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开工建设会吸引很多企业过来合作,并延伸出很多产业,从而提供很多就业,但是沙漠地区人口少,并且愿意过去的人也少,A错误。沙漠虽然沙子丰富,但是不符合建筑用沙的标准,B 错误。沙漠地区水资源匮乏,并且地下水虽然有,但是取水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C错误。埃及大部分国土是沙漠,少数地区是优良的环境,适宜居住和发展,由于城市发展,导致城市扩张会不断占用优良耕地,所以选择在沙漠地区建造新行政首都,不浪费优良土地,D正确。故选D。H点石成金曾埃及全境干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1 月平均气温1 2,7 月 2 6;年均降水量5 0 2 0 0 毫米。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 0。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 0 毫米。每年4 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损坏农作物。毕业生就业流向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西部某市2 0 2 1 年毕业研究生约2.1 万人,其中,其东部地区生源为2 3 88人,毕业后选择到东部地区就业人数为4 7 0 8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影响该市更多毕业研究生考虑到东部地区就业的主导因素是()A.社会经济 B.宗教信仰 C.家庭婚姻 D.生态环境4 .接纳该市毕业研究生,有利于东部地区()A.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B,降低劳动力成本C.提高城市知名度 D.促进产业转型升级K 答 案 3.A 4.DK 解 析 K 3 题 详 析 U本题考查影响高校毕业生流向的主要因素。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因此影响该市更多毕业研究生考虑到东部地区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A正确;和宗教信仰无关,B错误;毕业生多数还未组建新的家庭,C 错误;与生态环境关系小,D错误。故选 A oK 4 题 详 析 U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部地区吸引高学历人才落户,会促进当地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D正确;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关系小,A错误;不利于降低当地劳动力成本,B 错;东部地区吸引的高端人才一直较多,因此与提高城市知名度关系小,C 错;故选D。转场,是农牧民世代相传的古老生产习俗,凝聚牧民敬畏大自然、保护家园的古老智慧。近年来,祁连山下的肃南县政府引导农牧民每年1 0 月至次年3月到山下临县租赁粮食作物秸秆地放牧(租田借牧),从而有效解决了该县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影响农牧民到临县租田借牧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 B.气候 C.交通 D.环境6.政府引导农牧民租田借牧的根本目的是()A.提高草场载畜量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提高农牧民收入 D.促进草畜平衡K 答 案 I 5.A 6.DK解 析 K5题 详 析 U由题中,祁连山下的肃南县政府引导农牧民每年10月至次年3 月到山下临县租赁粮食作物秸秆地放牧,直接推断为政策,A 正确,BCD错误。故选A。K6题 详 析 提高草场载畜量只是一个结果,但目的并不只是简单的增加载畜量,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到山下的农业村租赁粮食作物秸秆地放牧,其他时间都在草场养殖,A 错误。秸秤或者被牲畜使用,或者还田等,都是进行了使用,并没有提高利用率,B 错误。南县引导牧民租田借牧主要目的是为了牲畜的养殖以及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不是根本目的,C 错误。牧区牧草贫乏,因此把牛羊迁徙至山下,减少对牧区的破坏,防止出现过度放牧导致的荒漠化,促进草畜平衡,D 正确。故选1)。八点石成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之为转场。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由于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分带性,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两个公交站台(甲、乙)分布示意图和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甲、乙站台所在区域最可能是()A.商业区 B.工业区 C.居住区 D.文化区8.关于街道M、N 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是()M 方向近郊区 M 方向近市中心 N 方向近文化区 N 方向近商业区A.B.C.D.K答 案 7.C 8.BK解 析 K7题 详 析 甲乙一来一回,对面的两个公交站,分别对应着很多的上车与下车人数,说明此处很多人员来到,但是上车人数主要集中在7 点左右,而下车主要在17:00左右,推断为上下班的人员往来,推断为居住区,C 正确,ABD错误。故选C。K8题 详 析 U甲方向从M 地过来,并且上车的人数多,由上-题得出为居住区,而居住区一般不是市中心,由于市中心地租贵,更多人愿意选择基础设施完善、租金低的郊区居住,而 N 方向就是前往市中心,由于市中心工作岗位很多,所以正确,B 正确,ACD错误。故选B。RF点石成金口商业区的一般特点:建筑密集且向高层发展中心商业区是各类商业、金融、办公、娱乐、宾馆等机构高度集聚之地,在物质景观上即表现为各类建筑物的高度密集。而由于中心商业区用地稀缺、地价昂贵,迫使各类房产商纷纷增加建筑楼层数,向空间要地,使得中心商业区建筑向高层发展。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撑能力是有限度的,下图为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状况 B.社会经济状况 C.人均消费水平 D.科技发展水平10.人口暴跌后重新建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原因是()A.自然资源数量减少 B.区域人口数量外流C.人均消费水平提高 D.科技发展水平提高K答 案 9.A 10.AK解 析 HR 9 题 详 析 结合所学可知,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数量状况,A 正确,社会经济状况、人均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均不是最主要的因素,BCD错误;故选限K10题 详 析2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撑能力是有限度的。据图可知:人口暴跌的原因是人口对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导致的,而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数量,所以人口暴跌后重新建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原因是自然资源数量减少,A正确;区域人口数量外流不会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B错误;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C错误;科技发展水平提高会使资源环境承载力高,D错误:故选A。K 点石成金D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自然资源等,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数量。日本小城高松市某商业街曾经生意繁荣,充满市井生活气息,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后在当地政府的规划引领下,商业街进行了空间布局优化,并兴建了一处统一管理的购物中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提升。下图示意该商业街改造前后的空间布局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a.改造前-:自 营 独 立 店 铺 颉 的 街 区:购 物 中 心 :住 宅 区 :前庭b.3liSg二 ffiia.小 巷口有一 一 一 一11.该商业街改造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是(A.人口流动性过大 B.空间利用集中C.服务设施不完善 D.噪声扰民严重12.该商业街中的购物中心,其特点具有A.人们光顾频次多,营利所需顾客较少C.一般布局在服务范围较广的城区中心)()B.一般分散在住宅区,服务附近的居民D.规模较大,数量多,相互间距离较近R答 案 H11.D 12.CK解 析 K11题 详 析 据图可知:该商业街改造前属于上住下商的综合建筑,其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商业充满市井生活气息,商业购物、促销活动产生的噪声影响居住区,噪声扰民严重,D正确;人口流动性过大、空间利用集中、服务设施不完善均不属于环境问题,ABC错误;故选【)。K 1 2题 详 析U“商业街进行了空间布局优化,并兴建了一处统一管理的购物中心”,可知购物中心统一管理,类似于大型商场,表明其服务对象多,一般布局在服务范围较广的城区中心,c正确;人们光顾频次少,营利所需顾客较多,A错误;据图可知购物中心并没有分散在住宅区,B错误;规模较大,数量少,相互间距离较远,D错误;故选C。H点石成金/上住下商的综合建筑,住宅和商户混杂,商业区活动对住宅区的噪声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突出,没有绿地公园等设施,环境质量差。“地窝子”是2 0世 纪5 0年代初,新疆建设兵团在开发新的耕地时就近建造的半地下式地窖房子,是兵团人生活休憩之所。下 图 为“地窝子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挖深约一米,四周多以土房 颐 椽 子,再混以树枝、草叶、泥巴盖顶厨房坯或砖瓦加垒矮墙1 3.兵团人最初建造的“地窝子”主 要 分 布 在()A.绿洲中心 B.山前荒漠 C.矿山地区 D.戈壁地区1 4.“地窝子”的结构特点主要考虑()A.节省建筑材料 B.体现地域风格 C.御寒防风防沙 D.保护自然环境K答 案1 3.B 1 4.CK解 析 K 1 3题 详 析D根据材料,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是为了开发新的耕地,应该是在山前荒漠,绿洲中心已经是耕地,A错;山前荒漠可以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农业,最有利于开垦为耕地,B正确。矿山地区在开发早期主要是开矿,而不是开垦耕地,C错;戈壁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不宜开垦为耕地,D错。故选B。K 1 4题 详 析“地窝子”冬暖夏凉,具有御寒功能,而且可以抵御新疆的风沙,这是最主要的功能,C正确。“地窝子”为后来兵团入新疆才有的,不属于地域风格,B错。节省建筑材料是目的,不是功能,A错。要开挖,不能够保护自然环境,D 错。故选C。U点石成金口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较简陋的居住方式,挖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地窝子可以抵御沙漠化地区常见的风沙,并且冬暖夏凉,但通风较差。非洲埃塞俄比亚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服装企业纷纷在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区投资建立成衣制造厂,使埃塞俄比亚成为向欧美出口服装和皮革的主要国家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5.我国服装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建立成衣制造厂主要为了降低()A.地租成本 B.工资成本 C.运输成本 D.营销成本1 6 .服装企业迁入,特别有利于埃塞俄比亚()A.延长产业链,提升服装附加值 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C.利用外部资金,改善生态环境 D.加强交流协作,降低生产成本K 答 案 1 5.B 1 6.BK 解 析 K 1 5 题 详 析 成衣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需求数量多,埃塞俄比亚经济落后,劳动力廉价,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建厂,主要目的是降低劳动力成本,B正确,A错误;运输成本和营销成本变化不大。CD 错误。故选B。K 1 6 题 详 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埃塞俄比亚承接中国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B正确;服装加工业无法提升服装的附加值,A错误;中国企业投资建厂,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污染,C 错误;服装加工业生产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与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