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举报
资源描述
儿科常见疾病症状护理常规第 一 节 高 热 护 理发热即体温高于正常,为小儿时期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是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持续高热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脑皮质过度兴奋(烦躁、惊厥等)或高度抑制(港妄、昏睡、昏迷等)影响小儿健康。因此,对高热患儿要设法降温,细心护理,减轻患儿痛苦,避免高热给患儿带来的危害。护理措施:1.高热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供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少量多次喂水,不能进食者可鼻饲或静脉补液。3.高热者先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头置冰袋(小婴儿用冷水袋)、温水擦浴等。效果不佳时,遵医嘱给退热药,同时多喂开水,防止大量出汗导致虚脱,经降温处理半小时后测量体温。4.密切观察病情,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必要时随时测量并记录。同时,观察热型以及发热时伴随症状,如有无寒战、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皮疹等,以寻找病因,协助诊断。5.发热伴寒战、四肢发凉,应给热水袋双下肢保暖,以改善周围血循环。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及有无嗜睡、惊厥、昏迷等,有异常随时通知医师,并备好氧气、吸引器、监护仪及抢救药品,协助进行抢救。6.加强口腔护理,23次/日,口唇干裂涂润滑油。7.注意皮肤护理,有汗时用毛巾擦干,保持衣被、床单、尿布平整、干燥、清洁,经常变换体位。8.高热伴呕吐者取头高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造成室息。第 二 节 惊 厥 护 理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婴幼儿尤为多见。为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性异常的一种症状,病因繁多。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齐或暂停,可伴有发绡、双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或斜视、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并可伴有尿便失禁,应分秒必争进行急救和护理。护理措施1.惊厥发作时,立即平卧,即刻松开衣领,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吸入,用拇指按压人中穴或针刺人中穴,并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工作。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内食物或分泌物,惊厥时将纱布包绕压舌板置于上下齿间,以防舌咬伤。窒息者行人工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备好吸痰器,必要时吸痰。3.患儿未清醒前,应禁食,以免造成室息,并加强口腔护理。4.减少刺激,病室应安静,避免噪音、强光等刺激。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5.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惊厥次数,发作时状态,惊厥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注意有无多汗、易惊、发热、呕吐、腹泻、黄疸、皮疹等伴随症状,协助寻找惊厥病因。6.注意安全,防止碰伤及坠床,必要时约束肢体。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7.根据病因不同进行有关护理。高热引起的惊厥给予降温、解痉处理。颅压高者注意观察瞳孔、呼吸情况,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治疗,预防脑疝的发生。低钙者注意喉痉挛,并准备好静脉注射用的钙剂。第 三 节 昏 迷 护 理昏迷是人体高级神经活动过度抑制的一种表现。按程度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昏迷表现为意识丧失,尿便失禁,常有躁动、澹妄等。吞咽、咳嗽、闭睑、瞳孔等反射尚存在,按压眶上神经及针刺皮肤可引起防御反应。深昏迷时意识完全丧失,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瞳孔反射消失,呼吸浅,快、慢或不均匀。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中的粘液、痰液等,防止误吸。2.保持患儿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鼻饲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或遵医嘱静脉补液。3.密切观察病情,专人守护,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呕吐、惊厥、脑膜刺激征,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及时配合医师进行抢救治疗。4.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每2小时 翻 身1次。受压的骨突处垫海绵或气圈,用50%酒精按摩骨突处,每 日2次。及时更换尿布、尿垫,男孩可以用尿壶接尿,保持床褥干燥、平整、皮肤清洁。5.保持尿便通畅,3日未排便者给予灌肠或泻药通便。有尿潴留者定时用手轻压膀胱区以助排尿,必要时留置尿管,尿管定时更换,观察尿量、尿色,防止泌尿系感染。6.做好口腔护理,每日清洁口腔23次,口唇涂甘油防裂。活动牙齿及早拔除,以防脱落造成意外。7.保护眼睛,防止感染,每 日 用0 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眼睑不能闭合者,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8.加强防护,惊厥时用牙垫或压舌板(包有纱布)将上下牙齿隔开,以防舌咬伤。有躁动时,适当约束,防止坠床。使用热水袋时,水温勿超过50,以免烫伤。9.保持肢体功能位,适时做肢体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以免影响日后功能。10.详细记录出入量,防止水及电解质紊乱,认真交接班,严格按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第 四 节 腹 痛 护 理腹痛是小儿常见症状,许多疾病均可引起腹痛,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腹痛首先应考虑外科急腹症,慢性腹痛多为内科疾病,必须仔细检查,明确病因,细心护理。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2.根据原发病确定饮食种类,腹痛伴有腹胀或消化道出血者应酌情禁食,静脉补液。3.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间歇时间及腹痛的伴随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便血、尿血、腹部包块、皮肤紫瘢等,以协助明确诊断。4.注意患儿腹痛时有无胀气、肠形、肌紧张、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疼痛是否放射。5.注意患儿有无精神萎靡、烦躁、哭闹、面色苍白、出汗及疼痛特殊固定体位。6.腹痛较重者在排除外科疾病后,按医嘱可给阿托品、颠茄片、氯丙嗪、苯巴比妥等解痉镇痛药,未确诊者禁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症状,延误治疗。7.对一般胃肠功能紊乱、平滑肌痉挛所致疼痛,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8.严重呕吐、肠梗阻时,禁食补液,并行胃肠减压,注意详细记录出入量,保持胃肠减压通畅。9.明确病因后按原发病护理。第 五 节 呕 吐 护 理呕吐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多种疾病均可表现为呕吐,应查明病因,及时治疗。频繁呕吐可导致水及电解质紊乱,长期呕吐又可引起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因此,对呕吐患儿应密切观察,细心护理。护理措施:1.头高右侧卧位,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2.根据原发病及呕吐轻重,暂禁食或少量多次喂养。3.密切观察呕吐的方式、次数、量、性质、颜色、气味及与进食的关系。注意患儿的一般情况和精神状态,观察有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腹部有无胀气、肠形、包块等。4.喂养不当、胃内积气过多而呕吐者,选择适宜奶头,使奶液充满奶头,喂奶不宜过急,喂后将患儿竖起轻拍背部,并取头高右侧卧位。5.颅压增高而致呕吐者,多呈喷射状,且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应及时通知医师,备好脱水剂及抢救用品。6.幽门痉挛者每次喂奶前101 5分钟遵医嘱口服0 1%阿 托 品13滴,切勿过量,并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7.消化不良所致呕吐,应 禁 食1 2次,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镇吐药,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8.消化道梗阻或畸形、腹胀明显、有肠形者应给予禁食、静脉补液、胃肠减压,并请外科会诊。9.患儿呕吐后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及时清洗污染的皮肤(尤其是颈部),更换被污染的衣物及被褥。10.根据病情记录出入量。第 六 节 水 肿 护 理水肿是组织细胞间隙体液潴留过多的结果,正常细胞外液体主要依靠毛细血管内与组织间隙的压力差、血液内血浆蛋白胶体渗透压以及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的相互关系来维持平衡,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异常均可引起水肿。护理措施:1.水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水肿严重、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待水肿逐渐消退后按病情适当活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2.根据不同原发病制定饮食,水肿明显者限制水及钠盐的摄入,水肿减轻后可给低盐饮食。在大量利尿期可给普通饮食,并可吃少量咸菜,补充钠盐的不足,以防低钠血症。3.观察水肿的部位及变化,观察血压及尿量情况,及时了解心、肺、肾功能。利尿期应观察有无精神萎靡、乏力、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低钾表现,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置。4.水肿期每日或隔日测量体重1次,并 记 录(清晨空腹时测量为宜)。5.水肿期详细记录出入量。6.加强皮肤护理,水肿患儿皮肤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营养及抵抗力低下,易引起皮肤损害和感染,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受压及损伤,受压部位每日按摩2次,动作轻柔。每周更换床单被套12次,保持被褥平整干净,预防褥疮。阴囊水肿用吊带托起,女孩每日用1 :5 0 0 0高锦酸钾清洗会阴1 2次。严重水肿患儿尽量避免肌内注射,因水肿可致药物滞留、吸收不好或针孔处药物渗出,易造成感染。7.预防交叉感染,勿与感染患儿同住一室。8.加强支持疗法,必要时输新鲜血、血浆、白蛋白等。9.对原发病进行相关护理。第七节婴儿哭闹护理婴儿哭闹并不完全属于病态,可分为非疾病的哭闹,如饥饿、口渴、睡眠不足、断奶情绪变化、外界不良刺激等;各种疾病所引起的哭闹,如腹痛、头痛、脑部疾病、中耳炎等。由于原因不同其哭闹的声调、时间、动作、表情特点及伴随症状也不同。护理措施:1.患儿哭闹经过适当护理后如未好转,需密切观察其表情、动作与哭闹的声调、时间和特点等,与医师取得联系及早诊断处理。2.婴儿阵发性腹痛,好 发 于1 3个月的婴儿,患儿可大声哭闹、面色潮红、口周苍白、腹胀、双拳紧握、双腿屈曲、手足厥冷,一般持续数分钟,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此症状可以反复发作,应注意合理喂养。3.肠套叠:好 发 于4 1 0个月的婴儿,婴儿剧烈而持久地哭闹,频繁呕吐,发病6 1 2小时出现血便,腹部可触及包块,可疑病例应进行肛门指检及X线空气灌肠以确诊。4.嵌顿疝:对哭闹原因不明者,要检查有无腹股沟疝及能否回纳。5.外耳道癌肿或在中耳炎穿孔前,患儿常因耳痛哭闹,不断摇头,不让接触患处。6.分泌物堵塞鼻腔时,因呼吸不畅,特别是在吃奶时和夜间易引起烦躁哭闹,哭声断续,张嘴呼吸。7.患儿尖调哭声,常提示有颅脑损伤,如出血、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8.哭声弱或是呻吟者病情多严重。第 八 节 臀 红 护 理臀红(尿布皮炎)是臀部皮肤长期受潮湿尿布刺激所致,亦可因尿布冲洗不净,留有残皂或腹泻粪便刺激引起。经常使用塑料布或橡胶布包扎,也可促使发生。臀红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类。轻度臀红表皮呈潮红状态。重度臀红可分三度:I度局部皮肤潮红,并伴有皮疹。II度臀红除以上表现外,并有皮肤的破溃、脱皮。III度臀红局部皮肤大片糜烂或表皮剥脱,有时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护理措施:1 .轻度臀红(1)禁用肥皂洗臀部,并松兜尿布。(2)条件(室温与气温)许可,臀部暴露于阳光下,每 日 2 3 次,每 次 1020分钟。(3)红外线照射臀部,可加速炎症吸收,其灯泡距离臀部患处30 40cm,每 日 2次,每 次 1 5-2 0 分钟。操作中注意保暖,护士应观察皮肤情况,以防烫伤。(4)暴露、照射后待局部皮肤温度下降,涂抹油类或膏药。2.重度臀红除用以上方法外,还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以下护理:(1)I 度:局部可涂鱼肝油。(2)II、III度:可涂氧化锌糊剂、油膏,红外线照射,如有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可涂用0 5%新霉素氧化锌糊剂或用克霉唾制剂。3.注意事项(1)清洗臀部时,应以手沾水进行冲洗,避免用毛巾直接擦洗,洗后用浴巾轻轻吸干。(2)涂抹油类或药膏时,应使用棉签贴在皮肤上轻轻滚动,不可上下刷抹,以免加剧疼痛和导致脱皮。(3)防止受寒与烫伤,照射时必须有护士在旁看守。4.预防臀红的方法(1)勤换尿布,做任何操作前均应检查尿布是否潮湿,并及时更换。(2)腹泻患儿勤洗臀部,每次排便后洗净、揩干,涂植物油。不用肥皂洗臀部。(3)要选用浅色、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棉布做尿布。尿布应冲洗干净,不留残余肥皂,并在阳光下暴晒,雨天烘干的尿布需在空气中吹风数小时后才能用。(4)尿布外层尽可能避免使用塑料布或橡胶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