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36张

举报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1.学习本篇新闻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2.了解文中的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掌握本篇新闻的写作手法3.品味本篇新闻意味深长的语言,感受文中传递出的国家尊严和民族自豪感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周婷、杨兴这两位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文章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写作背景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俗称新界条约),英国租借“新界”,为期九十九年。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序幕。1841年英军战舰正式占领该岛。6月,英国宣布香港为自由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曾五次踏上过香港这片土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处理香港回归的历史重任又落到了邓小平身上。他以伟人的智慧,提出了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主权问题进行了艰难谈判,坚持香港驻军,主持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6.30结束)。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新闻狭义消息通讯1人物通讯2事件通讯3工作通讯4风貌通讯新闻最主要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扼要广义消息报告文学、特写文体常识PPT模板: PPT课件: 新闻标题(消息),它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它通常被用来借代整篇消息。新闻的标题可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主标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的最主要的部分,主标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引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前,主要作用是引出主标题。文字较短,不超过一行。常见的有三种方式: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方法等引出主题。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来引出主标题;提出疑问和发表议论引出主标题,不写新闻事实。副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后,主要是用事实对主标题作些补充和解释。解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主标题不写事实,只提出一种论断或疑问,标题所准备的新闻事实,全部写在副标题中。另一类是,主标题已承担一部分叙事的任务,副标题所作的解释,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灵活。补充也有两种:一是补充主标题以外的次要事实;二是对主标题所写事实的续报。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形式上为消息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一般为简明扼要地概括一下新闻事实或点出消息中的新闻事实、目的和结论,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诱导读者进一步看下面的具体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是其特点。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要素。其在事件的叙述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结语(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它用于提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或对报道内容作概括小结;也可以用激励启发性的语言给人希望,发人深思,催人振作,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背景(根据需要交代)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如何理解标题?1、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2、“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种统治的结束。3、体现了逐渐强大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标题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朗读课文思考:1、本新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并找出相应的段落并概括。2、作为一篇新闻特写,课文选取了哪几个重要场景来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整体感知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第1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210段)具体叙述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第11段)概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导语主体结语在主体部分,课文选取了哪几个重要场景来报道这一香港回归重大历史事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这几个场景。文本梳理Zx.xk现实场景(新闻事件)历史材料(新闻背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3段)晚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7点45分,降下英国国旗。(第5-7段)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8-9段)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10段)港督府建成时间,其后的扩建、发展156年前,英国士兵占领港岛,升起英国国旗,英国管治开始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米字旗插上港岛的时间,英国管制香港的精确时间,大英帝国从海上来背景资料的作用使用新闻背景资料1、补充新闻事实2、形成今昔对比3、历史厚重感4、沧桑巨变的自豪感这些时间精确计时计分,衔接的非常紧密,为什么要这样写?1、新闻需要真实的记录历史事件2、急切地盼望着回归时刻的到来3、表现了扬眉吐气的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本文的导语有什么特点?开门见山揭示新闻的主旨,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降落,香港即将回归。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通讯主体部分的时序顺序奠定基础。第一次降旗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这标志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讨论:文中三次写到降旗,各有什么意义?第二次降旗港岛上的每天一度的降旗平时,这一次降旗是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大,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易帜它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讨论鉴赏、品味精彩1、“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运用对比,强调了这次升旗是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统治的结束。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无比兴奋。中国人民准确地记下每一天,说明那段历史刻骨铭心,香港被侵占的每一天对于中国人都是一种煎熬。3、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3、“最后”一词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4、“日落仪式”一词的出现。殖民地人类命运改变的自豪感。总之,隐深情于字里行间,文章有风度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文中提到了几处“雨”,找出并分析作用第一处: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第二处: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表现英国殖民者离开香港的灰头土脸,反衬国民香港回归的自豪。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庭院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的赠言烘托气氛鉴赏、品味精彩这篇新闻在众多新闻稿中独胜一筹,曾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它有哪些独到之处?适当的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背景:港督府的变迁(4段)156年前,英国在香港首次升起英国国旗(7段)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11段)作用:历史和现实镜头交错出现,不仅使现实场景有画面感、历史纵深感、厚重感、丰富度,还加强了表现主题的力度英对香港156年的统治的结束。镜头交错展现主旨历史与现实镜头“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11段)剪辑了四个有关国旗的镜头作用:典型镜头剪辑、交错,既保持了事件的完整性,还有重要突出点。还层层深入的表现主题英对香港156年的统治的结束。镜头交错展现主旨典型镜头运用三次降旗、一次升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一条时间线索贯穿全文写作技巧(1)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2)运用大量细节描写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枝不蔓,清清楚楚。(3)善于使用气氛烘托侧面烘托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