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增强树脂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报告【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复合增强树脂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报告 复合增强树脂公司 企业文化管理报告 目录 一、 项目基本情况 1 二、 启动时机的选择 4 三、 切入点的选择 8 四、 物质保证 10 五、 教育保证 15 六、 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探索 17 七、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35 八、 产业环境分析 46 九、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7 十、 必要性分析 48 十一、 公司简介 48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50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50 十二、 发展规划 50 十三、 SWOT分析 58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29.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5364.0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606.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54%;建设期利息333.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7%;流动资金3424.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29%。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5364.07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8567.19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6796.88万元。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38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5667.68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958.49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30.69%。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18年(含建设期24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0611.24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19333.00 约29.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35917.88 容积率1.86 1.2 基底面积 ㎡ 10826.48 建筑系数56.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97.61 2 总投资 万元 15364.07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1606.26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0343.78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931.69 2.1.3 预备费 万元 330.79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333.05 2.3 流动资金 万元 3424.76 3 资金筹措 万元 15364.07 3.1 自筹资金 万元 8567.19 3.2 银行贷款 万元 6796.88 4 营业收入 万元 338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25667.68 "" 6 利润总额 万元 7944.65 "" 7 净利润 万元 5958.49 "" 8 所得税 万元 1986.16 "" 9 增值税 万元 1563.86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87.67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3737.69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2511.43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0611.24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18 含建设期24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30.69%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4579.63 所得税后 二、 启动时机的选择 从企业的现实特点出发,推进企业文化管理,进行企业文化的微观再造和创新,必须选准启动时机。从总体来看,当前中国企业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大调整、大改组时期,也是企业制度创新、资产重组、管理变革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期,还是企业传统价值观、道德观等文化现象受到冲击的时期。这一时期、这一环境确是摒弃企业旧文化,培植企业新文化的最佳时机和最佳切入点。换句话说,企业文化管理的加强,特别是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变革,主要是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经营方式、组织规模、制度等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原有文化对企业发展已经产生阻碍作用的情况下进行的。 总结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可以发现,以下几种情况和征兆出现时,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最佳启动时机。 (一)企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企业一旦进入快速增长期,一般表现出人员大量增加,组织规模迅速膨胀,分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资本迅速扩张,市场迅速扩大且占有率骤升,经营业绩直线上扬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沉酒于成功的喜悦之中,忽视文化的建设。实际上,企,业经营迅速发展时,企业文化往往滞后,很难同企业经营发展保持同步,当二者的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企业经营没有相应的文化支撑,就会降低发展速度,甚至急剧下滑。所以,当企业发展超常,进入快速增长期时,实际上就已开始孕育一定的文化危机,企业发,展越迅速,潜伏的文化危机就越大。只有抓住适当时机,变革文化,推进文化创新与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企业经营业绩平平或陷入困境 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困难或挫折。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企业往往在科技开发、市场开拓或组织调整上下工夫较多,很少检查自身的文化,这可能是一个误区。企业经营的业绩好坏,固然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文化的优劣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当企业经营效益低下或陷入困境而找不到直接原因或明显原因时,就应该检查一下本身的文化是否滞后,是否阻碍了企业经营的发展。如果时机抓得准,及时变革文化是改善经营的首要任务。 (三)企业管理掣肘增多,效率低下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机构雁肿,职责不清,政令不畅,内部矛盾明显增多,人际关系异常复杂,管理效率下降的现象。此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机构改革上,即企图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往往不能如愿以偿,过不了多久,机构又开始膨胀起来,使企业陷入“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实际上,企业管理掣肘增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一般是文化滞后造成的。如果只在机构上做文章,不去变革文化,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当企业出现了上述不正常现象时,应配合机构变革,大力推进文化的革新,用一种新文化武装一个新机构,才能赋予它新的生命。 (四)企业面临的科学技术环境迅猛发展 一般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企业产品的更新、技术设备的换代。尤其当涉及企业经营领域的技术大幅进步时,对企业的影响就会更直接。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经营的方式上,而且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传统习惯,甚至给企业的价值观带来冲击。科学技术的进步同企业文化相比总是超前的,只有抓住时机,推动企业文化的进步,才能使之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 (五)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市场瞬息万变,总是会给企业文化的发展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尤其是当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就会导致企业文化的重大变革。比如,原有的产销渠道被阻滞,竞争对手迅速崛起,传统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处于饱和或衰退阶段,亟须更新换代,而新开发的产品市场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企业没有优势,或者企业对这类市场极不熟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说明市场发生了大的变化。这时,就需要企业审慎地研究一下传统的价值观是否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否则,市场环境已经变化,而企业还在固守着旧的价值观,企业衰败是不可避免的。 (六)企业领导层调整 一任领导班子,尤其是一任主要决策人(如董事长、总经理、CEO等)在任时,很难改变其倡导和信守的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决定的制度、行为方式和工作作风。不管这些文化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因此,当企业领导人更迭,新的领导人上任时,正是总结、传承前任的经验,创新和变革企业文化的极好时机。新人、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作风与倡导的新文化相得益彰,企业文化管理的效果会比较好。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能陷入“只要领导层调整就要变革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一个企业形成好的文化是一种财富,不应朝令夕改,应一以贯之。这里只是说当一个企业的文化需要变革时,企业领导层调整是抛弃旧文化、启动建设新文化的契机。 近年来,由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与条件急剧变化,一方面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危机,迫使企业必须审时度势,改变组织形式、经营方式与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对企业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迫使企业激浊扬清,挣脱传统企业文化的束缚,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新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所以,企业必须抓住目前的极好时机,经过自身努力,并依靠或借助社会力量来推动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企业文化的革命性进步。 三、 切入点的选择 除了新创办企业外,多数企业建设自身的文化都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都是“非零起点”。所以,选择建设企业文化的切入点,必须从企业现有文化状况出发。 (一)解决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矛盾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些企业产品质量不高或服务水平较差,竞争能力不强;有些企业管理混乱,浪费惊人,效率低下;有些企业员工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生产需要;有些企业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有些企业人际关系不协调,相互拆台,能量内耗等。企业应从解决企业面临的上述某一方面的主要矛盾入手,倡导某种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企业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企业风气,纠正偏离企业文化发展模式的思想和行为。这样做容易引起全员的共鸣和反响,增强企业文化的实用价值。 (二)总结和继承企业的优良传统 企业的优良传统是企业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精华和闪光点,包括经营管理经验、习惯、风俗、传统和领导人的特殊工作作风及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选准时机,总结这些优良传统,宣传模范人物的事迹,并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些闪光的东西继承下来,容易抓住企业文化生长的根基,促进企业特色文化的形成。 (三)企业资产重组和制度的重大创新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市场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随着产业结构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企业正在进行着急剧的重组,原有企业有的迅速崛起,有的发展,有的转产,有的被淘汰,有的被兼并。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的企业,其规模和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配合企业重组和改革,是植入一种新文化或发展某种特色文化的极好切入点。 四、 物质保证 企业文化的物质保证,是指通过改善企业的物质基础和生活条件,扩大生产经营成果,完善企业的文化设施,来物化企业的价值观,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这是企业文化保证体系中的“硬件”,是基础保证。为了把企业文化管理落到实处,企业必须建设好企业的生产环境工程、福利环境工程和文化环境工程。 (一)生产环境工程 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条件(如厂房、设施、机器设备等)和物质产品既是企业文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土壤,也是企业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建设企业生产环境工程,就是要逐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条件,生产出最优秀的产品。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同生产环境工程建设的优劣成正比。建设企业生产环境工程的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 推进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一是要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嫁接的形式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二是促进生产工艺的改革,发动群众开展挖潜、革新、改造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以较先进的工艺,减少劳动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三是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到“生产第一代、试制第二代、设计第三代、研究第四代”,不断研制、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四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通过改进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