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6.1《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单元导读】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新生。了解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树立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本单元所学习的作品,有的寄托对烈士牺牲的深切哀痛,表达对正义力量的信心;有的展现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揭示中国革命的意义;有的描绘革命斗争的场景,反应革命志士的高尚品质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 学习本单元,深刻认识革命历程,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 【教材定位】 《记念刘和珍君》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篇文章。本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哀痛,表达了革命者至情的文字”。通过七个部分,交代了自己创作的缘由,纪念了以刘和珍君为代表的爱国青年,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迹,梳理本文的情感发展脉络,体会鲁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至情”,以及对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同时,对文中的语句反复品味,感悟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素养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创作,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2.分析文章的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情感,梳理情感脉络。 3.概括事件,分析文中几类人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的态度及其现实意义。 4.鉴赏并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体会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旧中国的救亡图存的斗争过程中,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不畏强权,不畏牺牲,以鲜血铺就了新中国的明天。今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近《记念刘和珍君》。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2.了解“散文” 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狭义的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抒情散文。散文以表现性情见长,形式自由,结构灵活,手法丰富多样,抒情、叙事、议论各主其事,也可兼而有之。散文的最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3.相关背景 1926年初,中国正处在大革命高潮的前夕。在北方,原属直系军阀的冯玉祥受南方革命势力的影响,把他所率的军队改称“国民军”。同年3月,冯玉祥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张作霖作战期间,日本公开出面援助奉系,于3月12日炮击国民军;16日,日本又纠合英、美、法、意等国公使,以八国名义发出最后通牒,并限48小时以内答复。北京各界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抗议所谓的最后通牒,于3月18日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并集体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当请愿队伍走到执政府前时,段祺瑞竟命令卫队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在这次惨案中牺牲。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4.解题 ① “记念”即“纪念”, 有深切怀念之意。 ②“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 ③“君”,是对人的尊称。 5.了解“刘和珍” 刘和珍(1904年—1926年3月18日),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刘和珍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北洋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三、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寥落(liáo) 长歌当哭(dàng) 菲薄(fěi bó) 洗涤(dí) 踌躇(chóu chú) 桀骜(jié ào) 赁屋(lìn) 喋血(dié) 尸骸(hái) 立仆(pū) 殒身不恤(xù) 2.解释词语。 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当作哭泣。 菲薄:微薄。 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 喋血:形容杀人多而血流满地。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二)初读课文。 【思考1】通读课文,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介绍写作缘由。 第二部分:交待写作目的。 第三部分:回忆认识过程。 第四部分:抒写惊愕、义愤。 第五部分:叙述遇难经过。 第六部分:总结经验教训。 第七部分:热情讴歌赞颂。 【思考2】试概括本文的线索 明确 本文以“悲痛──愤怒──理智”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内容,理解含义 1.作者为什么从追悼会写起而不是以时间为序从惨案写起? 明确 交代写作用意:一是“将此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即为死者;二是提醒人们不要忘却烈士,即为生者。 2.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明确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更何况反动文人的论调?“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事实上,在“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天中,鲁迅写了四篇文章抨击反动当局、哀悼烈士,本文是惨案发生两星期写的。 3.请指出文中“煤”、“木材”、“一小块”、“其”的含义。 明确 煤: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革命胜利的果实。木材:革命者的流血牺牲。一小块:革命胜利成果。其:木材(流血牺牲)。 4.引用陶潜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鲁迅引用此诗句,鲁迅肯定了殉难者精神价值,烈士精神长存,会在亲族、师友、爱人的悲哀的心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引用《挽歌》诗句,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5.文中的“中国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 ①“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  ②“苟活者”指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但还没有行动起来(觉醒)的人们。  ③“真的猛士”指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  6.“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 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其牺牲的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充满着感奋之情。 7.作者在第六部分第一段写道:“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从文字上看,作者对学生徒手请愿这一斗争方式并不赞成。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一观点? 明确 观点一: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因为徒手的学生面对的是一群武装的反动军警,学生前往请愿,只能是飞蛾投火。我认为学生爱国热情可嘉,但要讲究斗争策略。 观点二: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虽然斗争应讲究策略,但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如果等策略想好,帝国主义的大炮早就打过来了。为了显示中国人民的反帝决心,使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段祺瑞执政府感受到人民的力量,作为进步思想代表的大学生走上街头,游行请愿,有何不可?我们不能因为敌人凶残而停止斗争! 【思考2】分析人物 1.文章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写出了她的哪些品格? 明确 ①预定《莽原》,体现其追求真理的品格 ②“风潮”领袖,体现其敢于反抗的品格 ③虑及母校,体现其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 ④府门喋血,体现其勇敢坚强、敢于抗争的品格 ⑤难中救助,体现其从容善良的品格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富有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的革命青年。 2.本文除了写刘和珍之外,还写了哪些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和情感?请简要分析。 明确 一类是爱国青年,如: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等请愿的猛士。作者对其表达了沉痛地悼念、高度地敬佩。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政府,流言家等,作者对其表达了深深地厌恶和痛恨。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作者对其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见作者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思考3】鉴赏艺术手法 1.作者是如何充分地抒发悲愤之情,并达到打动读者的目的的? 明确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于细微处见真情。 ①反复细节。在第三、四、五部分中,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居然四次用几近雷同的笔法写道“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微笑、温和、和蔼”的刘和珍君何以是暴徒?更何至于无端在执政府门前喋血呢?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个反复细节如同电影特写镜头在读者的脑海里缓慢地滚动放映,感情密度大,冲击力强,将悲愤之情最大限度地传递出来,使反动文人的所谓“暴徒”之说不攻自破,使刘和珍的形象更加鲜明感人。 ②再现细节。在第五部分中,作者细腻刻画,生动而又细致入微地再现了三位女性的死状。文章不厌其细地说“(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些语句读来真如现场的目击,刽子手杀人的全过程乃至每一个动作,鲁迅先生都再现得精确之至。这些“再现细节”都是“血淋淋的”,将作者心中的万丈怒火点燃起来,炙烤着读者的心灵和情感,令人如鲠在喉,忍不住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杀人者,直斥残酷无情的反动派。 2.作者是如何塑造刘和珍的形象的? 明确 ①选取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②善于抓细节来抒发感慨。如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③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④运用反衬手法。如用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⑤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思想深刻,感情强烈。 【思考4】鉴赏语句,分析情感 1.“我将深……逝者的灵前。” 明确 “非人间”,指社会的黑暗;“最大的哀痛”指作者无法压抑的悲愤之情;“它们”,指反动派和那些“学者文人”;“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后死者”,即作者。全句意为:我要深味这人间地狱的浓黑的悲凉;我要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这黑暗的社会中,抒发自己强烈的悲愤之情,作文纪念死者。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