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合并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护理查房

举报
资源描述
急性左心衰合并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护理查房汇报人:XXX案例一:病例汇报基本情况:患者:杨某,女,38岁,患者于2022年4月9日17:30分,主因以:“反复胸闷、气短,伴双下肢水肿3天”入住我科。现病史:12天前在外院顺产1男婴,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案例阳性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4-V6ST-T改变。心脏彩超:EF:46%室间隔及左室壁运动搏幅普遍性减低;肺动脉高压;左房大;心包积液(少量);左室限制性充盈障碍,收缩功能减低;彩色血流示: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少量)。胸片:双下肺感染:心影增大。钾:3.26mml/L;降钙素原+B型脑钠肽:9231.0pg/ml;氧分压:72mmHg。案例入院诊断:1、急性左心衰竭(围生期心肌病、心功能级)2、肺部感染案例治疗经过:入科时,神志清,精神差,T:36.5,P:87次/分,R:24次/分,BP:144/94mmHg.,不能平卧位,遵医嘱给予持续吸氧,记24小时出入量,急查肾功电解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脑钠肽、凝血系列,给予呋塞米20mg静脉注射;5%葡萄糖50ml+硝普钠12.5mg微量泵避光泵入(调节泵速为3ml/h),随后遵医嘱给予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抗炎、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入院第三天,患者胸闷气短症状较前减轻,双下肢凹陷型水肿为轻度,可平卧位休息,口服补钾。入院第五天,患者出入量平衡,双下肢水肿消失。复查钾:4.12mml/L案例护理风险评估:跌倒/坠床4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65分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风险:高风险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心输出量减少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尿比重、尿量的变化及皮肤粘膜的温度、湿度、颜色及弹性遵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分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剂治疗和预防心衰记24h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病房安静,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与睡眠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气体交换受损卧床休息,取舒适的体位,以有利于呼吸遵医嘱吸氧,保持供氧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黏膜色泽、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情况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d.鼓励病人有效咳痰,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e.控制输液速度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3:活动无耐力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均在协助下完成卧床期间保证患者日常生活所需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与病人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评估心功能,指导产妇下床活动,保证午休1h,夜间睡眠10h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4:焦虑耐心倾听患者表达,关注其心理变化保证患者充足、有效的休息时间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向患者讲解有关产后如何预防乳腺炎,讲解目前治疗心肌炎的方案,指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不要盲悲观讲解康复锻炼的意义及疾病的预后,恢复患者继续坚持治疗的信心。鼓励患者听音乐、转移注意力,避免产后抑郁发生。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5:知识缺乏耐心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告诉病人及家属讲解产后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疾病指导卡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6:有受伤的危险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环境保护措施:光线充足,地面干燥不潮湿,走道通畅无障碍物。固定床和轮椅的轮子,打起双侧床档,确保安全;指导患者穿合适的防滑鞋和长短合适的裤子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7:潜在并发症-栓塞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病人早日下床活动。观察肢端皮肤及肢体活动情况问题探讨问题探讨一由于患者病情特殊,且目前需要硝普钠注射液持续泵入,故患者不能下床,需绝对卧床休息,而卧床休息,血液流动缓慢,外加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风险大大增加,如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问题探讨踝关节活动1、踝关节运动的方法:可分为屈伸和绕环两组动作。(1)屈伸动作:患者平卧或坐于床上,大腿放松,尽最大角度地向上勾起脚尖,让脚尖朝向自己,维持5-10s左右,之后再向下做踝关节跖屈动作,让脚尖向下,保持5-10s左右,循环反复。(2)绕环动作:以踝关节为中心,360分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交替进行,每次3-5分钟,每天3-4次。问题探讨问题探讨2、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法:根据病人情况,可嘱病人端坐卧位,双眼目视前方,双腿并拢慢慢抬高一只小腿,保持股四头肌紧绷,停留1520秒,归位。两腿交替以上动作。抬高、放下为一次,15次为一组,一天3组即可。问题探讨问题探讨问题探讨二产后病人,不能母乳喂养,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预防乳汁淤积,之后病情恢复后,还能让患者继续哺乳?心功能级或以上,应及时回乳,需要做好乳房护理,遵医嘱口服回奶药,回奶期间应控制汤类的摄入,严禁按摩乳房及哺乳,穿戴合适的内衣。查看患者子宫复位,询问患者恶露情况。问题探讨请查体护士反馈查体结果:患者神志清,精神差T:36.5P:87次/分R:20次/分BP:144/94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基本消失。问题探讨问题探讨三目前二胎政策开放,高龄产妇居多,临床中围生期发生急性心衰的患者越来越多,而我们心内科的护士对心衰患者的护理比较常见,就产后患者护理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探讨1、循环血量:产后由于子宫胎盘血液循环终止和子宫缩复,大量血液进入血循环,加上妊娠期潴留的组织液回吸收,72小时内血循环量增加15%25%,易发生心衰,一般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2、饮食及运动:适量饮水,低盐清淡饮食,少量多餐,多食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加重心脏负担,因产妇血液属于高凝状态,应根据病情尽早下床活动或在床上做踝泵运动等,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问题探讨3、产褥汗:保证每日水摄入量充足,穿纯棉睡衣,勤换洗,床单及时更换,可每日擦洗全身。4、乳房护理:心功能三级或以上,不宜哺乳应及时回乳,需要做好乳房护理,遵医嘱口服回奶药,回奶期间应控制汤类的摄入,严禁按摩乳房及哺乳,穿戴合适的内衣。问题探讨5、子宫复旧及恶露:正常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14日后恶露呈白色。6、盆底肌恢复运动:因为产后6个月内是盆底肌恢复的黄金期,我们应告知产妇做凯格尔运动,因根据现病情,我们只做最基本的缩肛运动,每日两次,一次5分钟,根据身体情况调整,出院后可去产科门诊进行盆底肌评估和治疗。7、心理护理:丈夫和家人应多给予理解和安慰,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问题探讨问题探讨四该患者是心衰合并产褥期,她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患者目前存在的饮食问题:饮食结构单一,蛋白质摄入不足,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患者产后第14天,主要通过膳食调整内环境,增强抵抗力,修复组织,使机体恢复健康体能。结合患者病情、饮食、化验指标等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问题探讨1.患者有急性心衰,此阶段目标能量150Kcal,每日蛋白质86g,脂肪50g,碳水化合物240g,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2.食物多样但不过量,平衡膳食,增加蔬菜摄入每日500g以上,水果200g;3.每日5-6餐,每餐七分饱;4.心情愉悦,充足睡眠。问题探讨问题探讨问题探讨五就心衰应急处理方面,我们现在是端坐卧位,双腿下垂,酒精湿化,在此基础上又有什么新进展呢?依据2016年国家心血管护理实践指南成人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实践指南提出:问题探讨1)最佳体位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时,应协助患者采取被迫端坐位;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不明显甚至消失时应立即给与愚者复苏体位,做好心肺复苏抢救准备;患者病情相对平稳时,采取自由体位(如如半卧位或平卧位)。问题探讨2)氧气治疗为急性心力衰竭愚者进行面罩吸氧是院前及院内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但研究表明,对血氧正常的患者给氧有导致其体循环阻力増加、心输出量降低的风险。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并伴有低氧血症(SaO290或SpPO260mmHg)时,给予高流量给氧,不推荐再给予酒精湿化,这可能导致支气管和肺泡壁损仿。氧气治疗期间,护士应持续监測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或)血气分析,并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以评价氧疗的效果。问题探讨3)不推荐给予四肢轮扎四肢轮扎可阻滞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肢体远端静脉血流,改善患著呼吸困难症状,但不能证明其能够改善患者PaO2和血气分析。当袖带加压至60mmHg时,四肢轮扎可导致患者心输出量下降,LVEF降低,心脏指数(C1)下降,右心房压力下降,外周血液阻滞。也可能引起的皮肤损伤以及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故不再推荐四肢车轮扎。问题探讨目前再临床工作中,急性左心衰竭体位为端坐卧位、双腿下垂,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双腿下垂大家几乎都不能做到,在指南中明确指出,患者做不到双腿下垂,这个体位将对患者的治疗没有任何效果,因此,在端坐卧位的基础上必须做到双腿下垂,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问题探讨不推荐酒精湿化:酒精湿化可以导致支气管和肺泡壁损伤2.不推荐给予四肢轮扎:四肢轮扎可以导致患者心输出量下降,LEVF降低,心脏指数(C1)下降,右心房压力下降,外周血液阻滞。也可能引起的皮肤损伤以及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故不再推荐四肢车轮扎。问题探讨问题探讨六做盆底肌恢复运动中应教会患者做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功怎么做呢?凯格尔运动中盆底疾病可以预防,可以改善患者产后漏尿,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去增强盆底肌,在训练之前,先快速找到盆底肌,并学会收缩盆底肌,进行一下的动作训练盆底肌:问题探讨桥式:膝盖弯曲,双脚平放在地板上,两腿稍分开。收缩盆底肌,并抬起你的臀部,保持10秒,保持正常呼吸。降低你的臀部,放松盆底肌,反复做10次。问题探讨蹲墙式:膝盖弯曲,双脚平放在地板上,两腿稍分开。收缩盆底肌,并抬起你的臀部,保持10秒,保持正常呼吸。降低你的臀部,放松盆底肌,反复做10次。问题探讨跳跃式:自然站立,跳跃时,双腿分开,把双臂举过头顶,拉伸骨盆及盆底肌肉。跳跃,身体归位,放松盆底肌,重复30-60秒。问题探讨蜷缩式:如图所示躺卧,将手臂伸直,朝天花板。收缩盆底肌,将右臂向前伸过头部,右腿伸直;放松盆底肌,手臂和腿部回到起始位置。同样方法练习左臂和左腿。每侧各做10次。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