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历史高考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讲解练)教学讲练

举报
资源描述
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一单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高考历史高考历史 广东广东专用专用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考点一考点一“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与新中国的外交突破与新中国的外交突破一、一、“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年)基础梳理基础梳理背景1.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2.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3.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2.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4.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5.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断了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二、新中国的外交突破二、新中国的外交突破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1)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义意义: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原因 美国方面: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中国方面:国际地位提高;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根本原因:改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2.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1)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大门(2)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总统访华作准备(3)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1978年12月,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5)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完全正常化影响(1)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2)促进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3)国际上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3.中日邦交正常化背景(1)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2)日本国内友好党派、团体的不懈努力(3)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过程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影响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考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考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2.中共八大(1956年)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主要内容(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3)主要任务: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认识(1)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但由于一系列“左”倾错误,中共八大的路线没有正确贯彻执行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3.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总路线内容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影响 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左”倾错误延伸到经济领域;引发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特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影响 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三年经济困难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共产风”“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大锅饭”影响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群众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出现三年经济困难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4.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年)5.国民经济的劫难(19671976年)背景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八字方针提出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结果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背景1967年“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劫难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中国失去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两次好转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国民经济开始了恢复和发展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考点三科技成果、考点三科技成果、“双百双百”方针与教育方针与教育1.新中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年发射中国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杂交水稻1.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2.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不仅提高了中国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很大变化(2)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意义“双百”方针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文化艺术的关系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了科技和文艺领域的繁荣曲折(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下去(2)政治批判扩大到学术领域,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知识分子被错划成“右派”(3)“双百”方针被扭曲,“样板戏”独占舞台3.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曲折逆转曲折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学制缩短;高考废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大学教育水平下降,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一、一、19561967年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及教训年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及教训综合提升综合提升原因 客观原因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有一个认识过程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主观原因1.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照搬苏联模式2.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3.忽视经济规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4.没有正确认识“左”的错误,致使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蔓延到其他领域,并恶性膨胀教训 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2.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3.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二、统购统销二、统购统销三、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三、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1.根本原因: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政权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外交政策制定的首要目的和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2.上层建筑即国家政权的性质,特别是阶级属性(意识形态)。时间1953年至1992年底内容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农民自己食用的数量和品种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每家一个粮本,凭粮本供应粮食。此外,国家还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禁止粮食自由买卖影响积极:统购统销政策实现了工业化的资金积累;为国家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消极:这一政策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3.国际地位和国家综合实力。4.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即国际形势的变化。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演变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演变时间特点表现原因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敌对状态1.美国发动朝鲜战争2.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1.两大阵营对峙2.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敌对做法3.中国实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20世纪7080年代走向缓和1.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1978年发表中美建交公报3.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2.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3.中苏关系恶化,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发展有摩擦但合作发展是主流1.美国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2.中美贸易摩擦3.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政治、经济组织为中心的合作、发展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加强与美国的联系与合作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中美有共同利益3.台湾问题的困扰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类别时间原因核心内容影响土地改革19491952年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农民个人私有1.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3.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农业合作化19521956年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进行对农业的改造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1.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2.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人民公社化19581978年“左”倾错误延伸到经济领域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制规模,片面强调“一大二公”,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1.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2.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3.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底至今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1.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2.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3.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主题一主题一“跨越大洋的握手跨越大洋的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史料呈现史料一史料呈现史料一1971年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最后1/3的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尼克松史料探究史料探究基础梳理史料探究栏目索引史料二史料二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建交公报史料应用史料应用(1)史料一中,尼克松认为世界历史出现何种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对中国的外交有何影响?(2)史料二中,中美建交公报与中美联合公报相比,内容上有所发展,其依据是什么?基础梳理史料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