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历史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载:“(蒙)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这反映了秦代 A.世官制影响犹在 B.普遍实行禅让制 C.察举制已经形成 D.依军功大小授官 2.隋唐科举制下,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经过逐级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再由吏部试以“身、言、书、判”,然后授以官职。据此可推知,隋唐科举制 A.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政治地位 B.促进了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 C.开启了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D.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3.有唐一代,“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这表明唐代御史 A.强化了地方控制力 B.勤政廉明,公正执法 C.服务于并维护皇权 D.具有较大的威慑力 4.清代对官吏的考核以五等分别劝惩:一、二等为称职,加级纪录;三等为平常,留任;四等为不及,降调;五等为不称职,革职。由此可知,清代考核制度 A.在调整中不断完善 B.等级特征较明显 C.有利于整饬吏治 D.实现了公平公正 5.17~18世纪,欧美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政党分肥制”,即通过竞选上台的执政党把官职看成自己的战利品,用来分给自己的亲信。据此可知,“政党分肥制” A.易产生政治腐败的消极后果 B.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秩序 C.使政党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 D.提升了执政党的管理水平 6.《彭德尔顿法》由美国国会议员彭德尔顿提出,1883年在国会获得通过。在美国历史上,该法第一次把任用行政官员建立在“功绩制”的基础之上,其确立的第一个原则就是“竞争考试原则”。这说明《彭德尔顿法》的颁布 A.结束了两党竞争的局面 B.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 C.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确立 D.使美国选官制臻于完善 7.下图反映的是英国文官人数的变化情况。图中信息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 A.文官制受到了冲击 B.精简机构成效巨大 C.行政事务日益减少 D.行政成本不断增加 8.从1905年到1911年,关于留学生的洋科举,清朝举办了6次,录取了1388人。被录取者除了有老的科举称号外,还会因所学专业被冠以新的称号,比如“工科举人”“商科进士”等。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清朝选官 A.保留乡试殿试模式 B.采取有序方式推进 C.侧重选拔留学人才 D.带有近代化的色彩 9.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仿效英、美等国,建立起自己的公务员制度,把政府中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称为“公务员”。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于 A.晚清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0.1953年4月,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政府干部任免手续的通知》,强调干部的任免“仍需按党内管理干部的规定经过审批”。之后,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等管理权限不再由人事部门享有,而逐渐集中到党的组织部门。这表明当时我国 A.任命党内干部程序严谨 B.确立了党管干部的原则 C.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D.传统干部体制发生改变 11.秦简《法律答问》载:“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汉简《贼律》则规定:“父母殴笞子及奴婢,子及奴婢以殴笞辜死,令赎死。”这一变化反映出汉律 A.完全沿袭秦律内容 B.确保了统治者的权威 C.对家长权有所制约 D.受儒家伦理观念影响 12.《刑统·断狱律》规定:“诸赦前断罪不当者,若处轻为重,宜改从轻;处重为轻,即依轻法。”这一规定 A.利于抑制司法腐败行为 B.表明审判遵循从轻原则 C.有助于司法审判的公正 D.体现了慎刑的人文精神 13.有日本学者提出:日本采用唐律,其文句虽相同,但多加以斟酌改订,如中国极重之罪为“十恶”,而日本则为“八虐”,且大体上《日本律》较《唐律》之处刑较轻。该论述从侧面表明《唐律》 A.是礼、法相结合的典范 B.代表中国立法的最高成就 C.对日本法制有示范作用 D.以儒家的纲常为指导原则 14.观察宋代到清代书院创办情况一览表。这种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 官办 民办 其他 宋代 15.28% 70.69% 14.03% 元代 17.23% 61.15% 21.62% 明代 57.21% 29.84% 12.95% 清代 56.67% 24.11% 19.22%  A.统治者实行文化禁锢政策 B.政府重视教育的发展 C.地方政府办学积极性提高 D.学子入仕的热情高涨 15.英国《大宪章》第12条规定:“国王征收兵役免税金或协助金需得到全国的一致同意。”《权利法案》明确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两个法律文件 A.标志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 B.都推崇王在法下的原则 C.协调了议会同王权的矛盾 D.标志英国法律体系建立 16.近代德国刑法专家费尔巴哈认为:“每一应判刑的行为都应依据法律处刑,对公民的……刑罚,只能是忠于并根据一种刑法科刑。哪里没有法律,哪里便没有对公民的处罚。”该论述 A.表明无证据即公民无罪 B.说明法律保护公民自由 C.体现了罪刑法定的原则 D.反映出刑法约束公民权 17.垄断资本的高度集中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为保护其利益,需要一批具有专门法律知识的人为其服务,所以律师队伍迅猛壮大。这表明,近代西方发达的律师制度 A.适应了市场竞争激烈的需要 B.客观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矛盾 C.是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产物 D.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18.1524年,马丁·路德提出强迫教育的概念,这种由政府办学的主张得到当时众多邦国的响应,如马德堡根据路德提出的方案组建了新的学校,此后许多邦国都有了繁荣的教育体系。马丁·路德的强迫教育主张 A.推动了教育与宗教教化分离 B.在德国得到了初步实践 C.促使各邦国创建新教育体系 D.得到德意志帝国的推广 19.中国在某一时期制定民法典时,既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又要考虑一体化经济下国内企业竞争的需要。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末21世纪初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初 20.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说明 A.实事求是是工作的基本原则 B.引领社会风气变革的是人民 C.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主体 D.坚持群众路线是治国核心内容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摘编自西汉《盐铁论·刑德》 材料二 北魏高祖太和十二年(488年)诏: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老,更无成人子孙,又无期亲者,仰案后列奏以待报,著之令格(古代律法)。 ——摘编自《魏书·刑罚志》 论者谓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 ——摘编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材料三 设计存留养亲制度,使子孙能够尽到对直系尊亲属的养老送终义务,有力地维护了家庭关系的稳定,并进而通过构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的家族伦理关系,来促进社会大环境的稳定和谐……传统的“无讼”思想,在当代表现为通过调解制度来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杨鹏程《礼法结合: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基本线索》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时期的司法审判标准。(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高祖时期判案标准的新变化。(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影响。(8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后,贵族仍把持高级职位的任免权,庸碌之辈和腐败分子却能身居要职,这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1853年,自由党首相委派商业部秘书诺斯科特和财政部助理秘书屈威廉一起调查英国官吏任用情况。第二年,他们二人提出了“关于常任文官组织的报告”,即“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报告强调,“要得到第一流的人选,必须求助于竞争”。为了主持文官考试,特意成立了文官制度委员会,由具有较高水平的委员来管理此事。报告指出:“文官自身有独立的地位、品格、才能和经验,时时向其上级长官提供资料以备咨询,并产生影响。”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政府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和更有力的支持。由此资产阶级政府开始直接对社会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控制。与此相适应,大批专业科技人员加入了文官队伍,他们致力于研究经济开发,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各项经济政策以及经济法规。文官被录用后,实行严格而科学的考评制度,用统一客观的标准核对文官工作的成绩,根据他们的工作成绩,决定奖惩、晋升。 ——摘编自姚景芳《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剖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提出的原因,并说明该报告所体现的英国文官制度的原则。(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起到的作用。(5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在,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社会生产力的顺利发展,因此,斗争的方法也必须跟着改变,完备的法制就是完全必要的了。……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摘编自《刘少奇选集》下卷 材料二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摘编自《江泽民文选》第2卷 材料三 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摘编自中共十八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的背景和成果。(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期我国依法治国的内涵。(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认识。(3分)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1-10 ADCCA CADDB 11-20 CCCAB CCBBC 21.【答案】(1)标准:凭借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来判案。(2分) (2)新变化:儒家提倡的礼义道德具体化为明确的法律条文,使之经过国家立法程序上升为通行天下的常法。(4分) (3)影响:构成了中华法系的基本特征,使中华法系始终遵循着儒家礼法结合的大纲来发展演进;有力地维护了家庭关系的稳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和谐稳定;把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利于当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分) 22.【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但政治参与度较低;英国原有文官系统紊乱,官员无能;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6分) 原则:考试竞争、择优录用。(2分) (2)作用:巩固和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和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使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