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苏州张家港市招考聘用备案制教师110人(自我检测)模拟卷含答案9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江苏苏州张家港市招考聘用备案制教师110人(自我检测)模拟卷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_____的情形,可以判决变更。 A: 滥用职权 B: 违反法定程序 C: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D: 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D。《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行政处罚显示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_____。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原因就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下列不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是_____。 A: 地方政府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投人 B: 中国人民银行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元 C: 国家财政部决定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D: 中央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基准利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加财政支出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包括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据此,ABC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D项中央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不属于财政政策,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艾滋病日是_____。 A: 12月1日 B: 12月31日 C: 6月1日 D: 6月30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故本题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公文的结尾,通常采用的形式是_____。 A: 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与目的 B: 直接表明结论,以阐明制发此文的原因 C: 发出号召,提出希望与要求 D: 表示敬意、谢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文结尾一般是主体内容的延续和深化,表明发文机关或撰写者的态度、愿望和要求, 发出号召,使主旨更加明确。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社会福利是指_____。 A: 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 B: 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和社会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的帮助和服务 C: 国家和社会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部分公民提供的帮助和 D: 企业在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公民提供的帮助和服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_____ A: 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B: 自治州的人民法院 C: 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D: 自治旗的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宪法》第112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可见,A、C、D项均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治旗,是自治县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另一种称呼,亦属自治机关。正确答案为B。 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则古代格言出自_____。 A: 《资治通鉴》 B: 《论语》 C: 《荀子》 D: 《史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以下组织属于社团法人的是_____。 A: 华夏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B: 宋庆龄基金会 C: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D: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所谓社团法人,是指以人为基础而集合成立的法人。如公司为股东的集合,工会为会员的集合,均属社团法人。因此A是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均为财团法人,即以捐助的财产为成立基础,并以捐助的目的和设立的章程为活动依据的法人。故本题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在人类历史上,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曾导致不少“出人意料”、“始料不及”甚至“__”的结果。如果想少出一些这样的事,我们就应该对大自然始终保持一份__,在推广新技术、上马新工程之前多一些研究评估,少一些独断专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事与愿违 敬畏 B: 事倍功半 谨慎 C: 针锋相对 尊重 D: 南辕北辙 克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 考点混搭填空解析此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混搭填空。 第一空由空格前提示词语“甚至”可知,空格处应填入与“出人意料”、“始料未及”语义相近、程度更深的词语,应该填入一个表示结果与目的相反的词语。A项“事与愿违“形容事实与主观愿望相反,符合要求。B项”事倍功半“形容效率低下,C项“针锋相对”形容双方观点的尖锐对立,D项“南辕北辙”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B、C、D三项都与要求不符,因此排除。 第二空“敬畏”表示既敬重又害怕,是人类对大自然应有的态度,填入此空意思全面且搭配恰当。其余三项要么搭配不当,要么意思不全,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1.“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成民国了。”下列选项对上述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_____。 A: 否定了武昌起义重要作用 B: 说明了民主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 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 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由“满清的灭亡不是……是……”可知,材料主要阐述的是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故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随着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有关专家却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垃圾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段话_____。 A: 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B: 混淆了矛盾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C: 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这里的“资源”、“垃圾”指同一事物的两个面,当用不同的条件去界定这一事物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反映了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事物时,看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公文的作者不可以是_____。 A: 起草公文的机关工作人员 B: 审核文件的机关人员 C: 制发文件的机关 D: 签发文件的领导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公文作者只是一个代言人,是代表一个组织、团体、机关在说话、写作中的立场、观点、语言都是非个人化的。起草人员和印刷人员一般只是按照领导的意思来开展工作,不具有组织团体或机关代言人的地位。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光导纤维是用超纯_____在高温下拉制而成的。 A: 石英玻璃 B: 水晶 C: 硅单质 D: 金刚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光导纤维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l~100Mjn左右。它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进人,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经多次全反射,从另一端射出。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一个三角形,正好用完,后来又改围城一个正方形,也正好用完。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_____ A: 1元 B: 2元 C: 3元 D: 4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 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设围成三角形每条边上有x个硬币,每个顶点重复1次,则围成三角形硬币总数为3(x-1)个,同理围成正方形硬币总数为4(x-5-1),3(x-1)=4(x-5-1),解得x=21,因此共有硬币3×(21-1)=60个,总价值3元。故正确答案为C。 秒杀技围成三角形正好用完说明硬币总数一定是3的倍数,因此只有C符合。 16.北京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引发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热烈讨论。有人说国家注重国学了,我支持”;有人说语文没必要那么重视,我反对”;有人说数学分值更应下调”。人们之所以对改革方案持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_____。 A: 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都是客观的 B: 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C: 价值观是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D: 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评价不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对于北京高考改革方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认识结抅、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事物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误,人们的认识是主观的。B项说法错误,表述过于绝对。C项说法错误,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是价值,而不是价值观。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基本方式的是_____。 ①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④党领导人民政协发挥政府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依法执政没有联系,党领导人民政协发挥作用体现的是发扬民主的作风,同样不能体现依法执政的方式。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领导者依靠专家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决策是_____。 A: 战略决策 B: 科学决策 C: 集体决策 D: 个人决策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是_____。 A: 泰山核电站 B: 大亚湾核电站 C: 秦山核电站 D: 秦皇岛核电站 参考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