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民大经济学说史(第四版)教学课件第6章

AZ****0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63MB
约41页
文档ID:337960015

主编主编 姚开建姚开建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经济学说史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六章第六章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第六章第六章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本章重点第一节亚当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第二节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第三节 分配理论第四节 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第五节 国家、财政和税收理论第六节 经济自由主义与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小结与关键词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斯密的著作和方法斯密的著作和方法斯密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斯密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斯密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斯密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斯密对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斯密对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斯密对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斯密对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一亚当一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斯密所处的时代 亚当斯密的学说形成于18世纪5070年代,比威廉配第晚一个世纪18世纪的英国,已经形成了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即社会中明显区分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重商主义国家政策,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成为清除封建法制残余、反对国家干预和扩张对外贸易的新口号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亚当亚当亚当亚当 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二二亚当亚当斯密的生平斯密的生平亚当斯密(17231790)出生于苏格兰的柯卡尔迪,14岁入格拉斯哥大学,17岁进入牛津大学。

1746年斯密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回到柯卡尔迪,1751年到格拉斯哥大学任教1764年,斯密作为私人教师陪同布克莱公爵到欧洲大陆游历曾在法国停留三年,同法国启蒙学派著名学者伏尔泰、重农主义创始人魁奈、重农学派著名代表人物杜尔哥等人交往并结下友谊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亚当亚当亚当亚当 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二二亚当亚当斯密的生平斯密的生平1767年他回到家乡,专心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写作1773年 5月斯密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76年 3月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书中的经济观点集中地体现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了热烈的赞扬该书对当时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776年斯密被授予爱丁堡市荣誉市民称号17871789年他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亚当亚当亚当亚当 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三三亚当亚当斯密的著作斯密的著作斯密生前只出版了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后人在斯密去世后出版了哲学问题论集。

他的学生所做的他于1763年讲课的笔记在1896年出版,即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讲演格拉斯哥大学出版的亚当斯密著作和通信全集(6卷)是斯密著作最完整的版本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亚当亚当亚当亚当 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三三亚当亚当斯密的著作斯密的著作斯密的国富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划时代巨著,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既是古典派的又是庸俗派的各学说的启发点全书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亚当亚当亚当亚当 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第2篇,斯密分析了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第3篇,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欧洲农村的衰落与城市的兴起与繁荣第4篇,斯密集中讨论了政治经济学体系第5篇,斯密讨论了国家的出现、地位、作用及各项经济职能国富论国富论国富论国富论第1篇,说明了劳动生产力得以改进的原因和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分配给社会各阶级的顺序。

4亚当亚当斯密著作的方法斯密著作的方法在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理论,在价值、利润、地租和工资等分析上常出现双重的或多重的观点和论述,被称为斯密理论的二重性斯密的二重方法是同他的二重研究任务相联系的一方面,他试图深入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生理学,另一方面,他试图描述它外部表现出来的联系,又要部分地为这些现象寻找术语和相应的理性概念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亚当亚当亚当亚当 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 二一1 1分工理论分工理论斯密把劳动生产率看做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原斯密把劳动生产率看做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并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是由分工引因,并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是由分工引起的斯密把分工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交换,根据斯密的观点,分工的产生是由人类本性决定的最早全面地考察和叙述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最早全面地考察和叙述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 二一2 2货币理论货币理论1 1论述了作为交换工具的货币在历史上是怎样论述了作为交换工具的货币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在交换中的作用。

产生的,以及它在交换中的作用3.3.还论述了货币流通的规律和纸币流通的规律,还论述了货币流通的规律和纸币流通的规律,赞扬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方便了流通,减少了费赞扬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方便了流通,减少了费用2 2认为货币是在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中产生的探讨认为货币是在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中产生的探讨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在货币各种职能中,斯密更注重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在货币各种职能中,斯密更注重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三3.3.价值理论价值理论(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价值有时表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购买力前者是使用价值,后者是交换价值论述缺陷:没有认识到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属于商品范畴忽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联系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3.3.价值理论价值理论(二)劳动价值论及其两种价值规定对三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构成真实价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么什么情况使上述价格的某些部分,有时高于其自然价格,有时又低于其自然价格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3.3.价值理论价值理论(三)三种收入价值论认为资本所有者是为了得到利润而将资本投到劳动者身上一旦土地变为私有,土地私有者将不劳而获商品价格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三中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是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理论依据之一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3.3.价值理论价值理论(四)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观点:市场价格是在供求竞争中围绕自然价格而上下波动的斯密的自然价格已存在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一种平均率为前提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3.3.价值理论价值理论(四)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商品按自然价格出卖的价格等于其价值有效需求是商品出售得以实现竞争使价格波动市场价格的变动还可以由于偶然原因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分配理论分配理论分配理论分配理论 一、三大阶级的划分一、三大阶级的划分根据年产品价值可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并分属于三种人的情况,明确的把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划分为工人、资本家和地主这三大阶级。

三个阶级的收入是社会上的基本收入,其他收入如利息等是派生的收入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分配理论分配理论分配理论分配理论 二、工资理论二、工资理论斯密在工资理论上的二重性第一,工资是劳动的收入,由劳动决定第二,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斯密工资理论的二重性是由价值论的二重性决定的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分配理论分配理论分配理论分配理论 三、利润理论三、利润理论把利润明确归属于资产阶级的收入肯定了利润是工人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在扣除了工资以后的余额批评把利润说成是资本家特殊工资认识到劳动与劳动条件的分离式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从生产领域找寻利润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分配理论分配理论分配理论分配理论 四、地租理论四、地租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系统地研究地租斯密的地租学说受其价值论的二重性影响认为地租是租地人所给的最高价格土地所有权及作为所有者的土地所有“要求地租”从三种收入价值论出发,把地租看做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之一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在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斯密的划分理论同样具有两种性较为正确的划分是与他的劳动价值论相关的这种划分认为: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利润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而其他一切劳动,即使是对社会有益的,也是非生产劳动。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二、资本理论二、资本理论(一)资本的性质接近认识到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先研究利润再考察资本,反映他没真正理解资本的本质把独立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包括在内,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手段的本质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二、资本理论二、资本理论(二)资本分类斯密的功绩:划分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认为资本有两种使用方法可用来生产、制造或购买物品可用来改良土地,购买有用的机器和工具不足固定资本不参加流通,忽视了其价值的流通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二、资本理论二、资本理论(三)资本的积累他说:资本的增加,由于节俭;资本的减少,由于奢侈与妄为斯密这方面的见解是肤浅的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二、资本理论二、资本理论四)资本的用途四种用途:获取原生产物的农、渔、矿业制造原生产物的工业运输原生产物和制造品的批发商分散原生产物、制造品的零售商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法国重农学派曾提出过具有天才见解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可是斯密对法国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斯密教条”“每一件商品的价格或交换价值,都由三个收入的全数或其中之一构成;合起来说,构成一国全部劳动年产物的一切商品价格,必然由三种收入构成,而且作为劳动工资、土地地租或资本利润,在国内不同居民间分配。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一、国家及其职能一、国家及其职能斯密在国家和私有财产的起源上与洛克、休谟等人持有本质上相同的看法斯密原则上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国家干预私人经济活动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国家、财政和税收理论国家、财政和税收理论国家、财政和税收理论国家、财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