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连锁

举报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 申 报 书 项 目 名 称华润万家共建新零售实践教育基地 申 报 部 门 建 设 时 间 负 责 人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件 申 报 日 期 填 写 说 明 1.申报书填写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类项目。 2.“项目名称”填写项目的具体名称。 4.“建设时间”填写示例: 年。 5.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部门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6.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7.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项目负责人情况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最后学历 高校 教龄 所在部门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 职务 所从事 专业 主 要 教 学 工 作 简 历 主 要 教 科 研 领 域 及 成 果 一、 教科研 二、论文 三、奖项与荣誉 二、项目主要成员情况 姓 名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工作 单位 主要教育研究领域 主要 承担 工作 三、项目建设基础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高质量的培养和输出市场急需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迫切需求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连锁经营已经向“新零售”方向发展,对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日益旺盛,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发展不足,使其人才培养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人才需求。建设新零售教学实践基地是解决本专业职业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重要举措之一。 1. 宏观层面:为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提供职业人才储备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新零售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新零售也成为各政府部门重点支持发展的新领域。 2016年“双十一”当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从总体要求、调整商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促进跨界融合、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等六大部分、总计18个方面为“新零售”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7 年两会,作为新零售核心内容的 “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新零售发展模式。 2017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从优化商业结构、健全服务网络、强化品牌建设、创新发展方式、推动跨界融合、优化发展环境和促进公平竞争7方面明确了21项重点任务。在促进跨界融合方面,鼓励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多领域协同和内外贸一体化,进一步构建零售新格局。 2. 中观层面:为新零售行业输出市场急需的技能人才 近年来,我国零售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方面线下零售实体店受到网络零售冲击,持续低迷;另一方面自腾讯推出电商中心化微商平台,在线零售业过度竞争。2017年,实体零售与线上平台的全方位合作成为零售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实体零售企业规模增长有所回升,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全渠道经营也普遍实施,多种方式布局线下零售成为新常态。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 4G 网络,基站规模超过 200 万个,用户数突破 5 亿;拥有全球第一互联网用户数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移动互联技术把中国零售推进到新零售阶段,中国数以亿计的中产阶级出现个性化消费升级现象,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出现了以阿里盒马鲜生和京东百万便利店计划为代表的,融合线上、线下、物流的新零售商业模式。这种新模式通过对传统商业领域生产、消费的数据化改造,优化数据,提升效率,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造新的价值。 据商务部《2016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截至 2016年底我国零售业从业人员共有5709.72 万人,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 7.4%。从行业需求来看,零售店长、买手、运营等岗位持续紧缺,新零售销售、新零售履约物流主管、新零售营运区总、新零售高级数据分析师等众多新职位都翘首以待。我国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大零售大扩张阶段,当前,传统的门店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新零售任务环境的要求。在这场零售革命中,需要培养能融合线上线下营销,懂在线客户管理、现代物流和移动支付,熟悉数据管理和新媒体推广的复合人才。 3、微观层面:促进我院连锁经营专业人才教育。 我院连锁经营经营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各类大中型连锁企业,定位于连锁企业基层、中层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任务包括连锁企业的市场调研、企业策划、连锁门店店长、业务拓展与业务主管、商品采购、连锁总部只能部门管理管理、配送中心主管等岗位的工作。就业岗位为连锁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如门店店长、业务主管、部门经理等;学习内容为连锁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连锁企业品类管理、商品采购、物流配送、信息管理、门店管理、卖场设计、收银管理、理货管理、商品促销、客户服务等一线工作专业技能知识。 建设新零售实践教育基地,能够充分发挥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有的师资、专业课程设置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基础 1、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我院是安徽省连锁经营管理协会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会员单位。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参加了华东区校企合作研讨会、安徽连锁协会市场形势分析会,并实地走访调研了华润苏果、麦当劳、全家、鲜丰果业等企业,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人才需求,进一步明确了新零售实践教育基地的培养目标。 2、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6名,其中专任教师13名,兼职教师3名。13名专任教师中,副教授2名,讲师8名,助教3名;均具有经济师、物流管理师、营销师、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双师素质突出;硕士以上学历12人,占专任教师的92.3%,年龄、学历、学缘和职称结构合理。3名兼职教师,均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良好的师资力量能够完成新零售实践教育基地的教学任务。 3、构建了初步的实践教育课程体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始终坚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现开设《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连锁企业采购管理》、《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超市管理原理与实务》、《品类管理》、《配送管理实务》等 6门专业核心课程。多年来,专业教学团队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以“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养成三者紧密结合。 4、较好的软硬件条件。近年来,学院重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发展,建成了包括 3D仿真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空间设计实训竞赛系统、连锁经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连锁门店运营实训系统和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实训系统等集教、学、做一体化的软件教学系统,以及理实一体化的实训超市实训系统。为新零售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软硬件保障条件。 5、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多年来坚持以“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带动专业群协调发展。目前,已经和8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新零售实践教育基地将和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合作,华润万家有限公司自营门店总数达到3162家,全国自营门店实现销售1036亿元,截至目前,合资完成后华润万家已进入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242个城市,员工人数23万。  四、项目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利用我院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优势,通过本项目建设,建成校企合作双赢的多功能新零售实践教育基地,形成可示可范的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实践训练基地。 人才培养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拥有从事连锁门店开发、运营、管理等岗位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基地功能方面,创新校企合作项目的顶层设计,建成既能满足学院学生实践训练、教师科研,又能为企业在职人员培训、社会相关培训与技能竞赛等方面需求的多功能平台,成为本专业对外交流的窗口。 团队建设方面,加强专业建设以适应新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建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社会效益方面,多元化新零售实践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其示范与辐射带动的作用,有效推动学院相关专业和省内其他相关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培养新零售复合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阶段目标 2018.6—2018.12 第一阶段,项目调研阶段: 从专业自身建设基础、兄弟院校相关基地建设情况、新零售行业对实训基地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兴趣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形成新零售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2019.1—2019.7 第二阶段,基地建设阶段:与华润万家合作,召开项目建设研讨会,确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采购相关仪器设备、实训基地相关货架、模拟设备等,采购或升级相关实训教学软件系统;制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2019.9—2020.7第三阶段,基地运营阶段:通过基地实践教育,培养本专业学生连锁经营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教学团队专业实践能力。 2020.7-2020.12 第四阶段,项目总结阶段:进一步完善基地相关管理制度、规范相关教学蓝本,对基地运营进行总结、反馈、交流、研讨,形成具有较强示范性的教育教学成果。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基地把握职教规律,遵循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构建健全的实践教学项目库,包括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方案,以新零售工作情景为背景来设置课程,将实践课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补足培养体系的短板; 2、规范实践教育基地运营管理。制定实践教学相关管理运营制度体系,标准化过程和终结考核方案;健全在实践教育基地日常管理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沟通机制,在双方的共同协商下,进一步明确各方的责任与权利,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实现科学管理,实践基地统一规范管理,提升实践教学经费使用效率。 3、构建实践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在新的育人环境下,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员在教育实践基地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提升教学团队能力。通过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校内校外教师参与开发特色课程,提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打造“双师型”素质教学团队。 (四)预期成果(需包括学生受益情况) 1、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育水平,完成学院对我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实现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商品采购、门店开发与设计、超市管理、特许经营、连锁企业品类管理等人才培养目标。 2、项目建成后,将能满足连锁经营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