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小学生品德心理

举报
资源描述
七章小学生品德心理第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品德就是道德品质,它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品德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使其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从而形成适合社会的良好人格。本章从品德及其心理结构入手,主要介绍了品德的相关理论、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为教师进行品德教育提供了参考。引导案例于老师承担了四年级一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并兼任班主任。这个班由于入校连续更换了四任班主任,因此班风极差。班里的学生常常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争争吵吵,有时还会大打出手。于老师每次到班里,看到的都是乱哄哄的场面:有的学生在班里大喊大叫,互相打闹;有的学生看到老师来了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有的学生偷偷给老师扮鬼脸;有的学生书本到处乱扔,上课用的时候就找不到了详情见教材P165。请思考:请你根据以上案例,说一说于老师的做法为什么没有使班风得到明显改善?班风与道德品质有哪些联系?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于老师改善目前的状况?第一节 品德概述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的培养1.品德及其心理结构 2.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 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一、品德及其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是衡量行为是否正当的观念标准,也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一、品德及其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4种成分。这4种成分是小学生品德心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只有协调与平衡发展,才不会造成小学生品德结构上的缺陷,阻碍其品德的发展。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联系(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社会道德舆论和风气影响着个人品德的形成。(3)品德和道德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与道德的关系2区别(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2)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3)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4)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道德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一、品德及其心理结构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个体对道德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和原则的理解、道德信念的形成及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等。它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只有当学生认识到“是”“非”“善”“恶”的真正含义,知道怎样做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才能自觉地产生道德行为。(一)道德认识一、品德及其心理结构道德情感是个体根据社会道德标准,从道德的角度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等。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二)道德情感在社会生活中,如果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符合个体的道德认识,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反之,如果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不符合个体的道德认识,个体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一、品德及其心理结构道德意志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导下,自觉地调节行为并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建立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调节和控制着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动机战胜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动机;二是抵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排除内外干扰。(三)道德意志培养道德意志是提高个人道德品质的关键之一。一、品德及其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结合起来,对道德行为的发生起着定向和调节的作用;道德行为又可以反过来使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得到检验和提高。(四)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相辅相成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遵守道德规范而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现,也是评价个体品德的主要标志。有许多教师认为,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让小学生学习知识是最重要的,品德教育不是教育的重点。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儿童的品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他律”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道德判断,其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命令或规定。只注重行为的外在结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动机。“自律”是一种受个体主观价值支配的道德判断,它从主观动机出发,用平等不平等、公道不公道等标准来判断是非。(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011自我中心阶段(25岁)又称前道德阶段。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没有义务意识,不理解、不重视他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02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重和顺从,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为依据,并且只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将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4个阶段。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3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初步自律道德阶段。道德行为准则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不再无条件地依赖权威和规则,而是能够从主观动机出发,用是否平等、是否互相尊重等新的标准进行判断,其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034公正阶段(1112岁)又称自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真正的公正与平等,开始具有了初步的公正观念。此阶段的儿童能够根据他人的实际情况,从同情和关心的角度出发,对道德情境中的事件做出判断。04(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皮亚杰道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法”,用“海因茨偷药”的经典故事,设置了道德冲突和道德问题,让不同年龄的被试者对问题做出判断并说出理由,从而揭示了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根据此项研究结果,科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应分为3种水平和6个阶段(见表7-1)。(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表6-1 小学生创造性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续表)(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水平水平阶段阶段道德判断的内容道德判断的内容对对“海因茨海因茨”问题的回答问题的回答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不造成实际伤害偷药行为是错的,应该受惩罚功利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所谓对的,就是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按具体交换原则作公平交易,即“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偷药行为是对的,因为他挽救了妻子的生命,也消除了自己的痛苦习俗水平 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所谓对的,就是扮演一个好的角色,关心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珍惜他人的感情,信赖和忠实于伙伴,并鞭策自己遵守规则偷药行为是对的,因为救了妻子一命,他是个好丈夫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所谓对的,就是对社会尽职尽责,恪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或群体的福利,履行个人承诺的义务,严格守法偷药行为是错的,因为人人都要遵守规矩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所谓对的,就是要维护个人的一般权利、价值观和合法的社会契约,应该尊重法则,但法则可以改变偷药行为是对的,因为生命的价值远远大于个人的财产所有权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所谓对的,就应受全人类都应遵从的普遍伦理原则的指导,这些原则是由个人自我选定的道德准则决定的,是抽象的、具有伦理性的,而不是具体的道德指令偷药行为是对的,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更有价值海因茨偷药海因茨的妻子得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告诉海因茨,只有镇上一位药剂师发明的新药能挽救他妻子的生命。但是这种药非常昂贵,海因茨根本买不起。海因茨到处借钱,却一直没有凑够买药的钱。海因茨又去找药剂师,求药剂师将药便宜卖给他,或者允许他延期付款。药剂师拒绝了他的请求。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海因兹为了救妻子的性命,砸开药店窗户,为妻子偷了药。在这个故事中,其两难选择在于应该遵守法律还是维护个人生命。科尔伯格向被试者提出问题:“海因兹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并通过被试者给出的答案及其理由,分析了其中所隐含的认知结构特点,划分出了道德发展的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认为:(1)大多数10岁以下儿童的道德推理属于前习俗水平,10岁以后开始进入习俗水平。青少年和成人大多都属于习俗水平,只有少数人可以达到后习俗水平。(2)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3种水平和6个阶段,但发展速度因人而异。(3)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4)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有关,道德推理发展阶段不能超越逻辑思维发展阶段。(5)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行为有一定的关系,即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根据科尔伯格“由于道德判断和推理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这一理论,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有所不同。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52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一种有效的社会行为学习方式,人的道德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观察学习有助于个体学会很多重要的技能,但也可能会在学习不良行为方面起作用。(三)社会学习理论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注意过程0101020204040303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中,将观察学习分为以下4个过程:直接强化是指个体直接体验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而受到的强化。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惩罚性后果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是指学习者以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凡是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得到自我肯定,凡是不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受到自我批评。班杜拉的攻击性行为实验一、实验过程班杜拉让一群儿童观看一个成年男子对一个成人大小的充气娃娃做出大声吼叫、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然后,将这些儿童分成三组,让他们看到该男子做此行为的不同后果:(1)让第一组儿童看到男子受到了表扬或奖励(如得到了糖果)。(2)让第二组儿童看到男子受到了训斥或惩罚(如罚站、剥夺某项权利等)。(3)第三组为控制组,只让他们看到男子的攻击性行为,不做任何奖励或惩罚。待三组儿童都观察完毕后,实验者将这些儿童单独领到一个放着洋娃娃的房间里去,让他们与洋娃娃在一起玩10分钟,并观察和记录他们的行为。班杜拉的攻击性行为实验二、实验结果在玩洋娃娃时,第一组的大部分儿童都对洋娃娃进行了攻击性行为;第三组有部分儿童对洋娃娃有攻击性行为;第二组儿童比第一组和第三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显著减少。班杜拉由此得出结论:学习者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时,就会间接引起自身相应行为的增强;学习者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时,则会产生替代性惩罚作用,抑制自身相应的行为。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艾森伯格在科尔伯格道德推理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亲社会道德理论。艾森伯格认为,一个人做出道德判断的实质就是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之间做出选择。(四)亲社会道德理论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五个阶段:(四)亲社会道德理论(4)移情推理。(5)深度内化推理。(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1)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2)需要取向的推理。三、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一)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特点在道德知识的理解方面小学生从比较直观的、具体的、肤浅的认识逐步发展到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在道德评价方面小学生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发展到全面地考虑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低年级小学生在评价道德行为时,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具有很大的片面性。高年级小学生则能够从主观动机上评价他人的行为,开始将行为的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在道德原则的掌握方面小学生开始逐步树立道德原则,并初步形成道德信念。在一、二年级时,小学生还没有产生道德信念,他们只是形成了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