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饶河县卫生健康局面向县辖区招考10名流行病学调查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第7次)

举报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饶河县卫生健康局面向县辖区招考10名流行病学调查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使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 A: 比喻 B: 重叠 C: 类比 D: 对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重迭也称为反复或者复迭,是为了加深读者印象、强调突出,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者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类比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的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对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题目中“兼听则明”与“偏听则暗”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是建设_____。 A: 创新型国家 B: 技术发达国家 C: 国家创新体系 D: 技术创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噙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故A项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大自然本身就是按照美学原则来构造和组织的。和“人化自然”说恰好相反,我们关于自然美的感知和接受,不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为自然美的感性形式注入了审美价值,而是把大自然固有的美学构造和固有价值移人了我们的头脑,为我们所感知和把握而已。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 “人化自然”是把大自然固有的美学构造和固有价值移入了我们的头脑 B: “人化自然”是按照美学原则来构造和组织的 C: “人化自然”注重的是形式美 D: “人化自然”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为自然美的感性形式注入了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由文段可知,“人化自然”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为自然美的感性形式注人了审美价值,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_____。 A: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 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标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别的标准;一切认识都必然接受实践或最终接受实践检验。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过程,有其历史局限性;每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往往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在这一点上,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_____ A: 各民族的团结 B: 各民族的平等 C: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 各民族的进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共同繁荣。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 A: 沃森和克里克 B: 孟德尔和巴普洛夫 C: 施旺和施莱登 D: 达尔文和赖尔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解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于1953年发现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遣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建构了条件反射理论,是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德国生理学家施旺与施莱登,共同创立了细胞理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赖尔为英国地质学家,支持并鼓励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理论。故本题应选A。 7.一名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他要么上午出去游玩,下午在旅馆休息,要么上午休息,下午出去游玩,而下雨天他只能一天都待在屋里。期间,不下雨的天数是12天,他上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为8天,下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为12天,他在北京共待了多少天?_____ A: 16天 B: 20天 C: 22天 D: 24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 考点容斥原理问题解析解析1:设这个人在北京共待了n天,其中12天不下雨,那么n-12天下雨。由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得:上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下午待在旅馆的天数-上下午都待在旅馆的天数(就是下雨的天数)=总天数-上下午都不待在旅馆的天数(根据题意不存在这样的一天)。即:8+12-(n-12)=n-0,解得n=16。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2:设游客在京期间下雨天数为x。因为他上午待在旅馆的8天中包括两部分:因下雨无法出去的天数(x)和因下午出去游玩而休息的天数(8-x);同理,下午待在旅馆的12天中包括两个部分:因下雨无法出去的天数(x)和因上午出去游玩而休息的天数(12-x)。由题意可得:(8-x)+(12-x)=12,解得x=4,所以一共在北京待了16天。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 8.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是_____ A: 内蒙古、新、晋 B: 陕、甘、宁 C: 晋、青、陇 D: 豫、皖、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考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省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其简称依次是新、陕或秦、甘或陇、内蒙古、宁,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三网融合”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物联网的融合 B: 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C: Internet中的主机地址是用IP地址来唯一标识的 D: 防火墙能够防范、查杀病毒,保护电脑安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A项,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排除。B项,键盘和鼠标为计算机输入设备,显示器为输出设备,排除。D项,防火墙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一项信息安全的防护系统,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杀毒软件是查杀病毒的,能保护电脑正常运行,排除。C项正确,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在当代,国际社会之间的交往已超出了民族的和国家的范畴,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各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一大背景下,任何国家所作出的重大实际决策问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并有着重要的影响。这说明国际社会之间的交往实践是_____。 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 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 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 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具体指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人的实践力量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题干中,在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任何国家作出的重大实际决策问题,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重要影响,体现了国际社会之间的交往实践是一种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一国两制”设想的提出,最早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_____ A: 台湾 B: 香港 C: 澳门 D: 南海诸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答案解释:A。解析:一国两制设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最早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孔子的“乐教”属于德育方法中的_____。 A: 榜样法 B: 说服法 C: 锻炼法 D: 陶冶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乐教”的本质特征在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孔子所说的“乐”是广义的,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等,与我们今天的文艺大体相当。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3.,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这反映了 我国人民_____。 A: 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 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 D: 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材料中看时间的方式发生变化主要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有一个铜球和一个铝球,外表、质量、体积都相同,不考虑摩擦力,同时从一个斜面落下,哪个球先到底端?_____ A: 同时 B: 铜球 C: 铝球 D: 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因为其质量相等,故所受重力及重力加速度相等。题干不考虑摩擦力,故两球所受合力相等,因此同时到达底端,本题选A。 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 15.原始民族的艺术作品大半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它们的创作常常是为了____的目的,而且后者往往还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____而已。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 A: 实用 欲望 B: 生活 情感 C: 娱乐 目标 D: 交换 生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此题是近义实词的语境搭配。需要考生联系段意选择正确选项。 突破口在第一个空,根据题干中关联词“不是……而是……”可知,第一个空应填与“审美”是相对的词。“实用”是指实际使用价值,是与“审美的”相对的,根据正常的逻辑可以判断,第一个空应填“实用”。所以应选A。 再从第二个空可以得到进一步确认,“审美”从本质上来说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即满足了人们除了物质外的次要的欲望。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选词填空 16.澄清的石灰水用口吹过之后,便会变得浑浊,其原因是_____。 A: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 B: 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氧气 C: 呼出的气体本来就是浑浊的 D: 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 D 解析: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使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领导者依靠专家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