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免疫学PPT课件(共14章)chapter8食源性感染免疫及免疫预防

sat****10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61MB
约86页
文档ID:337953131

第八章第八章 食源性感染免疫与免疫预防食源性感染免疫与免疫预防第一节:传染与免疫基本概念第一节:传染与免疫基本概念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对抗机体对抗(免疫学)(免疫学)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即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即抗传染免疫抗传染免疫免疫免疫(immunity):传统的免疫概念:传统的免疫概念:免疫功能的分类:免疫功能的分类:类别类别功能正常功能正常功能异常功能异常免疫免疫防御防御抵御病原体的侵害和中和其毒素(抗传染免疫)变态反应、反复感染或免疫缺陷综合症免疫免疫稳定稳定清除体内自然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免疫调节,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识别紊乱,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免疫免疫监视监视某些免疫细胞发现并清除突变的自身细胞(癌细胞)功能失调时,导致癌变或持续感染的发生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机体对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机体对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重点:重点:病原体的感染及机体的抗传染免疫作用病原体的感染及机体的抗传染免疫作用一、微生物的致病性一、微生物的致病性 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1)侵袭力;)侵袭力;2)毒素)毒素(toxin)病毒的致病性;病毒的致病性;真菌的致病性真菌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感染及其致病能力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感染及其致病能力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感染与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与致病性侵袭力侵袭力侵袭力侵袭力产毒性产毒性产毒性产毒性 毒力侵入数量侵入数量侵入数量侵入数量侵入门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侵入门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侵入门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侵入门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病原菌入侵、定居、入侵、定居、入侵、定居、入侵、定居、繁殖、扩散繁殖、扩散繁殖、扩散繁殖、扩散细菌细菌细菌细菌毒素毒素毒素毒素毒力毒力virulance表示病原致病能力表示病原致病能力表示病原致病能力表示病原致病能力强强强强弱程度弱程度弱程度弱程度半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t 繁殖与扩散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t 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t 吸附和侵入能力;吸附和侵入能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毒力毒力侵袭力侵袭力毒素毒素1、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一、细菌的致病性一、细菌的致病性粘连蛋白粘连蛋白粘连蛋白粘连蛋白膜磷壁酸膜磷壁酸膜磷壁酸膜磷壁酸 G+菌毛菌毛菌毛菌毛受体(糖类)受体(糖类)受体(糖类)受体(糖类)细菌细菌细菌细菌G-侵袭力侵袭力-1.1.粘附素粘附素 2 2、荚膜:荚膜:抗吞噬和阻扰杀菌物质的作用抗吞噬和阻扰杀菌物质的作用,使使致病菌能在体内大量繁殖产生病变。

致病菌能在体内大量繁殖产生病变3 3、侵袭性物质侵袭性物质:如血浆凝固酶、透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不具有毒性,但在感染过程中可协助不具有毒性,但在感染过程中可协助致病菌抗吞噬或向四周扩散致病菌抗吞噬或向四周扩散1)吸附和侵入能力:)吸附和侵入能力: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菌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继续侵入机体内部淋病奈瑟氏球菌: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不被尿液冲走变异链球菌、乳杆菌: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斑,造成龋齿牙齿表面粘连成菌斑,造成龋齿t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霍乱弧菌(Vibrio)t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细胞死亡,造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细胞死亡,造成溃疡成溃疡 痢疾志贺氏菌(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dysenteriae)t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或血液中 进一步扩散进一步扩散t溶血链球菌(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繁殖图图图图为为为为定定定定植植植植于于于于静静静静脉脉脉脉导导导导管管管管表表表表面面面面的的的的表表表表皮皮皮皮葡葡葡葡萄萄萄萄球球球球菌菌菌菌生生生生物物物物膜膜膜膜扫扫扫扫描描描描电电电电镜镜镜镜照照照照片片片片(60006000)。

F From rom Lansing Lansing M.M.Prescott Prescott et et alal.Microbiology,Microbiology,5th5th EdEdition,ition,McGraw-Hill CompaniesMcGraw-Hill Companies;20022002:p:p9209202 2)抗吞噬作用)抗吞噬作用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荚膜,避免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荚膜,避免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A族链球菌表面族链球菌表面M蛋白:蛋白:抗吞噬、抵御抗体抗吞噬、抵御抗体等作用等作用菌体的其他结构:菌体的其他结构:如大肠杆菌的如大肠杆菌的K抗原和沙门菌的抗原和沙门菌的Vi抗抗原原,不仅抗吞噬不仅抗吞噬,且具抗抗体且具抗抗体,抗补体抗补体3)繁殖与扩散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a、透明质酸酶(旧称扩散因子)、透明质酸酶(旧称扩散因子)水解结缔组织中透明质酸,透性增加,利于病原体迅速扩散水解结缔组织中透明质酸,透性增加,利于病原体迅速扩散(链球、葡球等)(链球、葡球等)2/5e e、卵磷脂酶(、卵磷脂酶(毒素)毒素)水解各种组织细胞,尤红细胞(产气荚膜梭菌、蛇毒液)水解各种组织细胞,尤红细胞(产气荚膜梭菌、蛇毒液)水解、利于扩散水解、利于扩散b b、胶原酶、胶原酶血浆纤维蛋白血浆纤维蛋白c、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d d、链激酶(血纤维蛋白溶酶)、链激酶(血纤维蛋白溶酶)水解胶原蛋白,利于扩散(产气荚膜梭菌)水解胶原蛋白,利于扩散(产气荚膜梭菌)凝固成纤维蛋白屏障,保护其免受宿主吞噬(金葡菌)凝固成纤维蛋白屏障,保护其免受宿主吞噬(金葡菌)激活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血纤维蛋白溶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血纤维蛋白溶酶 2、毒素、毒素(toxin)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不同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不同: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 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胞外的毒 如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等;也有存于胞内当细菌如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等;也有存于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如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

溶解后才释放的如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1)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特点:特点:通常为通常为蛋白质蛋白质,抗原性强抗原性强,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器官,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其毒性作用强,但其毒性作用强,但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类毒素(类毒素(toxoid)和抗毒素()和抗毒素(antitoxin):):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0.3-0.4%甲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为的外毒素为类毒素类毒素,常用来预防注射常用来预防注射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以制备外毒素的抗体,称为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以制备外毒素的抗体,称为抗毒素抗毒素,作治疗用作治疗用外毒素外毒素0.30.4%甲醛甲醛类毒素类毒素 脱毒脱毒 免疫动物免疫动物抗毒素抗毒素细菌细菌外毒素外毒素疾病疾病作用机制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痉挛毒素痉挛毒素破伤风破伤风封闭抑制性神经元封闭抑制性神经元骨骼肌强直性痉挛骨骼肌强直性痉挛 肉毒梭菌肉毒梭菌肉毒毒素肉毒毒素 肉毒中毒肉毒中毒阻止乙酰胆碱释放阻止乙酰胆碱释放肌肉松驰性麻痹肌肉松驰性麻痹 神经毒素神经毒素神经毒素神经毒素细菌细菌外毒素外毒素疾病疾病作用机制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棒状杆菌 白喉毒素白喉毒素白喉白喉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肾肾上上腺腺出出血血、心心肌肌损损伤伤、外外周神经麻痹周神经麻痹 细胞毒素细胞毒素细胞毒素细胞毒素细菌细菌外毒素外毒素疾病疾病作用机制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霍乱弧菌霍乱弧菌肠毒素霍乱激活肠粘膜腺苷环化酶,增高细胞内cAMP水平 腹泻、呕吐 产产毒毒型型大大肠肠埃希菌埃希菌肠毒素腹泻呕吐、腹泻金葡菌金葡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刺激呕吐中枢 呕吐、腹泻 肠毒素肠毒素肠毒素肠毒素结核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抗酸染色抗酸染色抗酸染色抗酸染色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白喉霍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肌肉痉挛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主要成分是脂多糖主要成分是脂多糖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PS)(LPS),于,于菌体裂解时释放。

菌体裂解时释放稳定,稳定,160240 才破坏2)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降及微循环障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降及微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对毒性较弱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对毒性较弱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特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特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特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特异性毒性比外毒素弱,产毒性比外毒素弱,产毒性比外毒素弱,产毒性比外毒素弱,产生的症状没有特异性;生的症状没有特异性;生的症状没有特异性;生的症状没有特异性;一般小白鼠致死量约一般小白鼠致死量约一般小白鼠致死量约一般小白鼠致死量约为为为为200200400400 g g脂多糖 LPS lipopolysacharide 菌体裂解释放化学稳定不能成为类毒素免疫原性弱GG-菌崩解和内毒素释放过程演示菌崩解和内毒素释放过程演示菌崩解和内毒素释放过程演示菌崩解和内毒素释放过程演示内毒素内毒素 endotoxinendotoxin(鲎变形细胞溶解物)(鲎变形细胞溶解物)凝固酶凝固酶内毒素、内毒素、Ca2+方法:试管法、微量载片法、产色底物法方法:试管法、微量载片法、产色底物法优点:快速、简便(家兔试验优点:快速、简便(家兔试验 23天天 1hr即可)即可)原理原理 测定方法测定方法鲎试剂法鲎试剂法 (马蹄蟹)(马蹄蟹)节肢门、肢口纲、剑尾目、鲎科、无脊椎节肢门、肢口纲、剑尾目、鲎科、无脊椎 活化的活化的B因子因子 LAL中的中的B因子因子凝固酶原凝固酶原凝固原凝固原(可凝性蛋白可凝性蛋白)凝固蛋白(凝固素凝固蛋白(凝固素)凝胶凝胶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1mg1mg肉毒毒素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纯品可杀死2 2亿(亿(20002000万)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万)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中毒的死亡率几近中毒的死亡率几近100%100%。

1mg1mg破伤风毒素破伤风毒素可杀死可杀死100100万只小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