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5}

举报
资源描述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招考聘用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王朝软弱无力”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 “经济变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 C: “多事”指“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封建主”指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东周时期由于分封制逐步崩溃,导致诸侯混战不绝,故A项说法错误;“经济变革”指私有土地的出现,B项说法正确;从材料信息看,“多事”指诸侯混战,而非“百家争鸣”,C项说法不恰当;“封建主”指诸侯王,不是新兴地主阶级。D项说法错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表现在_____。 A: 经济繁荣时,税收减少 B: 经济繁荣时,救济增加 C: 经济萧条时,税收增加 D: 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解析]自动稳定性财政政策(又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内在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膨胀,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财政政策的干预。其中累进所得税是此政策的一个表现内容,即当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增加,但累进所得税增加的更快,会遏制公众可支配收入的过快提高,使经济不致过度膨胀;反之,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减少,但累进所得税减少得更多,会遏制公众支配收入的过快下降,使经济不致过度衰退。 3.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_____ A: 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B: 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 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防灾减灾措施要结合实际又要考虑科学性,不能违反自然规律,B、C两项显然不正确;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海洋、陆地和大气的动态交界面,周期性遭受海水浸淹的潮间带环境,使其在结构和功能上既不同于海洋生态系统,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它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减轻海啸的灾难程度,在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特殊作用。故A项为合理防灾措施。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将更大幅度提高减排力度、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我国更大幅度提高减排力度,表明_____。 A: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B: 世界走向了多极化,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C: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D: 我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析]我国大幅度提高减排力度是为了保护世界环境,维护世界发展,积极履行主权国家义务,承担国际责任。A、B项与材料不符;C项表述不正确,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5.吕坤《社学要略》:“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说明蒙学教育既为识字,也兼为_____。 A: 见闻知识教育 B: 实用知识教育 C: 义理思想教育 D: 修身处世教育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作为我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经典,除了识字功能外,更以”可见闻”“便日用”“有义理”著称,而这三个特点可归结为实用知识,A、C、D三项均为其中一方面,故都可排除。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__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__小时的工时制度。_____ A: 8;40 B: 8;44 C: 10;40 D: 10;44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故应选B。 本题所属考点-《经济法》 7.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的职能为_____。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领导职能 D: 控制职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运行过程。其中计划职能就是在政府管理中,围绕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山西人都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清朝,我省思想家_____,他偏重于对朱子研究,擅长书画,精通艺术,尤擅妇科。 A: 郑板桥 B: 傅山 C: 柳宗元 D: 白居易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傅山,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以明遗民自居,于经学、理学、医学、佛学、诗、书画、金石、武术、考据皆有涉猎。郑板桥是江苏人;柳宗元和白居易是唐朝人。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因为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_____。 A: 均为直接故意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C: 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我国刑法规定的大部分犯罪都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从题意可知,甲对乙是直接故意,对丙是间接故意。 本题所属考点-《刑法》 10.以下说法完全正确的是_____。 A: 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木兰诗》《周总理,你在哪里》都是叙事诗 B: 《背影》和《春》都是朱白清的散文,《藤野先生》《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C: 《最后一课》和《竞选州长》都是短篇小说,前一篇的作者是都德,后一篇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们都是法国人 D: 《捕蛇者说》的作者柳宗元、《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和《石壕吏》的作者杜甫,都是唐朝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中《周总理,你在哪里》为抒情诗,错误。B项中《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错误。C项中马克?吐温为美国人。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保险丝一般熔点较低,是因为当电流超过一定值时,保险丝可以自动熔断,切断电源,从而保护电器和电路 B: 看电影时,从各个角度都能看见银幕上的画,是因为银幕产生了光的漫反射 C: 冬天人们为了使手变得温暖,通常会把手放进口袋里或者两手相互摩擦,这都是通过热传递来实现的 D: 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有很厚的一层土层都是黑的。这是因为煤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从而扩散进去的结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把手放进口袋里,是通过热传递使手变得温暖,而两手相互摩擦,则是通过做功,增加手的内能,从而使手变得温暖。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9月3日发布《2014—2015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较去年上升一位,连续六年位居第一的是_____。 A: 瑞典 B: 德国 C: 新加坡 D: 瑞士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2014年9月3日,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4—2015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内地竞争力较去年上升一位,名列第二十八位,中国香港位列第七。瑞士连续六年位居第一。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根据《刑法》关于拘役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张某在拘役期间参加劳动并获得了报酬 B: 李某因某事被判处拘役八个月 C: 王某被判处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D: 黄某在拘役期间,可以每月回家一天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刑法》第42条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据此,B选项说法错误。第43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据此,A、C、D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当爸爸、妈妈中只有一个人外出时,儿子可以留在家中。如果爸爸、妈妈都外出,必须找一个保姆,才可以把儿子留在家中。 从上面的陈述中,可以推出的结论是_____。 A: 儿子在家里,爸爸也在家 B: 爸爸、妈妈都不在家,那儿子也不在家 C: 爸爸不在家,则妈妈在家 D: 保姆不在家,儿子不会单独在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不必然从题干中得出;只有D项,如果保姆不在家,那么,爸爸、妈妈必然有一个人在家陪儿子,儿子不会单独在家。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20世纪50年代初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了_____。 A: 不结盟运动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中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这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并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只有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普遍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增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16.下列争议适用《劳动法》的是_____。 A: 王某雇佣下岗职工李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李某与王某就报酬问题发生争议 B: 在校生陈某假期到公司勤工俭学,陈某与该公司就工资发生争执 C: 某企业工会主席与该企业就年休问题发生争执 D: 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与该分公司或分红发生争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A选项中,王某和李某之间属于劳务关系,并不属于劳动关系,所以并不适用于《劳动法》。B选项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所以不适用于《劳动法》。而根据该意见的第10条规定,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党群专职人员也是职工的一员,依照《劳动法》的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故C选项适用于《劳动法》。D选项同样不构成劳动关系,不适用于《劳动法》。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