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卷-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复习检测卷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和蔼 人迹罕至 (hăn) 人声鼎沸 B.搓捻(niàn) 奥秘 不求甚解(shèn) 小心冀冀 C.尴尬(jiè) 弹簧 恍然大悟(huǎnɡ) 饥肠鹿鹿 D.枉然(wànɡ) 悔恨 煞有介事(shà) 戳然不同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壮   嘹亮    精神抖擞    喜出忘外 B.茏罩   澄清     花枝招展    小心冀冀 C.烘托   莅临    恍然大悟    翻来覆去 D.决别   憔悴     混为一团   各得其所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B.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整饰,老城区的许多破旧房屋面貌一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C.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B.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C.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D.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5、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对偶) B.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 (比喻) C.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排比、拟人) D.那时的我,真的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比喻)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着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商品大潮的汹涌而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③①⑤④②⑥ B.⑥⑤①②③④ C.④⑤①②③⑥ D.④②①⑤③⑥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③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⑥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观沧海》中,写曹操登高远眺,举目所及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②《次北固山下》中,王湾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始至行部: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外的亭子。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理解。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乙文侧重________。 (2)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至少答出两点)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有删改) 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①_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5.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尔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④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我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密密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橱馆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地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⑤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地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尔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她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拉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系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有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陶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一一奇异的,难以想象的孤独的世界,如蚕茧般的世界。 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⑩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