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岗位人才引进与公开招聘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第1次)

举报
资源描述
陕西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岗位人才引进与公开招聘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根据认识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是_____。 A: 熟知即真知 B: 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C: 熟知起源于真知 D: 熟知不等于真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真知指的是正确的认识,熟知指的是人们十分熟悉但不一定是正确的认识。干扰项A是把熟知和真知混同了。一切认识中包括熟知和真知,都起源于实践,所以“熟知起源于真知”是错误的命题。认识的发展规律还指出,实践是全部认识过程和认识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离开了实践,一切熟知都不可能产生,熟知也不可能转化为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干扰项BC应该排除。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罗斯托关于经济增长本质研究的角度是_____。 A: 从总量的变化过程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B: 从部门的变化过程来研究经济总量增长的规律 C: 从均衡竞争的假设条件来研究经济增长 D: 从“次优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罗斯托在学术上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提出经济成长阶段的理论。他试图用经济理论解释经济历史的进程,他用六个阶段的理论代替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认为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部门。 3.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_____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A: 守法 B: 诚信 C: 明理 D: 爱国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指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诚信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_____。 A: 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 B: 可有可无的 C: 促进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D: 加速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它们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原因,因而它在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不同,它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和外部的原因,因而在发展中一般只居于从属的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故本题选C。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5.为什么飞船的发射时间基本上都选择在凌晨或子夜?_____ A: 白天太阳光照射,容易使火箭升温 B: 在漆黑的夜空中,地面的光学跟踪测量设备容易捕捉跟踪目标 C: 白天电磁波干扰强烈 D: 夜晚天气变化小,有利于火箭发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 来源:200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53题 【解析】飞船发射时间基本选择在凌晨或子夜最重要的原因是飞船发射升空时,使地面的光学跟踪测量设备易于捕捉到跟踪目标,在漆黑的夜空中,喷射着火焰向太空飞行的载有飞船的火箭是非常显眼和突出的,这便于观察和追踪。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空间与海洋技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某县公安机关收到王某控告孙某对其强奸的材料,经审查后认为孙某没有强奸的犯罪事实,该县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_____ A: 不予立案 B: 要求王某撤回控告 C: 撤销案件 D: 侦查结束后移送检察机关做出不起诉决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答案解释:【解析】我国刑诉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据此,如果有上述五种情形,在侦查阶段一般是撤销案件。但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62条进一步作了细化性的规定: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接受单位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由此,如果公安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则不予立案。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下列做法不符合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是_____ A: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B: 利用风能和太阳能 C: 推行无纸化办公 D: 扶持小造纸企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答案解释: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D项不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人群”为集合名词,不能受数量短语修饰,可把“人群”改为“人”。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在真理观上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_____。 A: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 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 只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D: 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答案解释:B。解析:绝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绝对主义认为人们所获得的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真理不可能是相对的。人们所获得的真理具有永恒不变性,它穷尽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一切认识。绝对主义否认了真理的发展。相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相对主义否认了绝对真理,必然同时否认了客观真理,从而把真理变成了主观随意的东西,相对主义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混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事事时时有矛盾”是矛盾的_____。 A: 同一性 B: 斗争性 C: 特殊性 D: 普遍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两重含义,一方面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述 B: 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矛盾、化解冲突,并由此实现社会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 C: 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D: 和谐社会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 解析【解析】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D项的说错错误,故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赵某乘一女工深夜行走至无人处时,大喝一声“放下包”,该女工听到喊声,扔包便跑,赵某的行为构成_____ A: 抢劫罪 B: 抢夺罪 C: 诈骗罪 D: 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赵某构成抢劫罪,因为在深夜无人处对一单身女工大喝已经对其人身安全形成了实质的威胁,所以应定抢劫罪。 13.为了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我们应该遵循_____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A: 以我为主、提质升量、加强科研、扩大进口、放眼国际 B: 内外结合、耕地保护、多样发展、进出平衡、培养人才 C: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D: 加大投人、引进技术、改革体制、扩大产能、加强交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本题选择C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_____。 A: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B: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C: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 D: 调整生产力的布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 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 所在。故本题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以下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_____。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第一个图形先整体左右翻转,再将长方形部分左右互换得到第三个图形;依此规律,对第二个图形进行操作,得到B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_____通过主人翁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悔,揭示了人性的弱点。鲁迅先生对作品主人翁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A: 《胳驼祥子》 B: 《阿Q正传》 C: 《朝花夕拾》 D: 《彷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总裁批准(2)递交辞呈(3)感到工作不满意(4)部门经理批准(5)辞职_____ A: 3-2—1—4—5 B: 3—5—2—4—1 C: 3—2—4—1—5 D: 4-3-1-5-2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感到工作不满意所以递交辞呈,辞呈先由部门经理批准后由总裁批准,最后顺利辞职。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与2009年相比,2010年平均每天创造国内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