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制品公司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卤制品公司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卤制品公司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xxx有限公司 目录 一、 项目简介 2 二、 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6 三、 人力资源的内涵、特点及构成 7 四、 人才的使用 11 五、 人才的激励 13 六、 企业经营战略的作用 19 七、 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 20 八、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体系的构成 23 九、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过程系统 24 十、 公司简介 25 十一、 法人治理结构 27 十二、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41 劳动定员一览表 42 十三、 SWOT分析说明 43 十四、 发展规划分析 51 一、 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x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80.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3333.00㎡(折合约80.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12444.72㎡。其中:主体工程73102.90㎡,仓储工程22773.6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1141.04㎡,公共工程5427.16㎡。 (四)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 佐餐卤制品和休闲卤制品2022年的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2014亿元和1488亿元。根据Frost&Sullivan的估算,佐餐卤制品的市场规模2018年~2021年的CAGR为8.55%,并且2022年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休闲卤制品的市场规模在2018年~2021年的CAGR为13.87%,预计2022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88亿元。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6863.7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042.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50%;建设期利息760.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6%;流动资金6060.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44%。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0042.5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5871.1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551.31万元,预备费620.14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66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2338.93万元,纳税总额6625.16万元,净利润10211.9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75%,财务净现值15190.6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93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53333.00 约80.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12444.72 容积率2.11 1.2 基底面积 ㎡ 34133.12 建筑系数64.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64.63 2 总投资 万元 36863.73 2.1 建设投资 万元 30042.55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25871.10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3551.31 2.1.3 预备费 万元 620.14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760.53 2.3 流动资金 万元 6060.65 3 资金筹措 万元 36863.73 3.1 自筹资金 万元 21342.73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5521.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663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52338.93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3615.95 "" 7 净利润 万元 10211.96 "" 8 所得税 万元 3403.99 "" 9 增值税 万元 2876.05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345.12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6625.16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3342.73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3386.88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93 含建设期24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0.75%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5190.67 所得税后 二、 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力资源的地位 人是企业生产要素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最活跃的一种要素;因而处于主体地位和支配地位。生产力诸要素中,无论物质要素和技术要素何等重要,都是由人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发明创造的;同时,一切物质要素和技术要素也只有在人的劳动支配下,才能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才能发挥其有效的作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断地创造出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的作用 人力资源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家之间、企业之间最根本的竞争是对人才的竞争,一切管理活力最根本的是对人的管理。 人的劳动即活劳动,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最活跃的因素,物质生产靠劳动者推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依靠智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不断地探索和积累经验,并一代又一代地加以继承和发展。科学技术巨大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劳动者的创造,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的运转离不开劳动者的控制、管理和支配。体力劳动者和智力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他们的劳动技能、智力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生产力中各物质要素和技术要素效能的发挥,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也依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总之,人力资源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对其他要素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三、 人力资源的内涵、特点及构成 (一)人力资源的内涵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人力资源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具有劳动能力人口的总和;二是指在一个组织中发挥生产力作用的全体人员; 三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劳动能力。 对人力资源概念的界定,各国不尽一致,主要是因为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对劳动年龄的规定不尽相同。如规定起点工作年龄是16岁或18岁,退休年龄是55岁或60岁甚至是65岁或70岁等。一般国家把劳动年龄的下限规定为15岁,上限规定为64岁。由此,凡16~60岁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就构成社会的人力资源。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其数量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若超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产品,且多余的人力也无法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产生不利影响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就企业而言,其人力资源主要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在企业的现代化生产系统中发挥着一定劳动功能的人。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 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最具特色的资源,有以下特点: (1)生物性。与其他任何资源不同,人力资源属于人类自身所有,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与人的生理特征、基因遗传等密切相关,具有生物性,存在着生存的需要,要解决衣、食、住、行。 (2)能动性。指人力资源是体力与智力的结合,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断开发的潜力。这是人区别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的显著特点。人具有思想和情感,在长期的同自然界的斗争中能够利用工具改造自然,能够创造新的工具征服自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长期有目的的劳动中从动物分离出来,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改造自然,改造客观世界,同时能够能动地改造人类自身。 (3)时效性。人是有生命周期的。作为有生命力的肌体,能够从事劳动的有效时间主要限定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中间一段,这段时间是人的劳动年龄阶段,精力最旺盛、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时段主要集中在25—40岁。因此,应高度重视在人的劳动年龄阶段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对社会做出最宝贵的贡献。人在有效劳动的时段,如果不受重用是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 (4)智力性。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在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变得聪明起来,创造发明了很多生产工具、劳动手段,制造出了机器和机器体系,从而使人体器官得以等效延长使人类自然的功能迅速扩大。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中变得聪明起来,智力也不断得到增长、继承、积累、延续和增强。 (5)再生性。人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即随着人类的繁衍,一代一代地再生出来。很多矿藏,特别是金属矿和很多非金属矿,开采得很多,其贮藏量逐年减少,不可再生。而人类作为再生资源不断繁衍下去,能够保证社会方方面面对人力资源的需要。 (6)社会性。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社会性,即任何人不可能孤立存在,不能独善其身,必须群体性地开展生产劳动和其他经济活动。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经济活动中,人类始终是进行群体性的劳动。因此,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应归社会所有人力资源应在社会范围内加以优化配置。 (7)个体差异性。人力资源的个体差异性表现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价值观、兴趣、性格、智力、资历等的不同。这种差异性为人力资源的不同运用方向、优劣区分、针对性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不同开发对策的提出提供了依据。研究差异性,找出规律性,是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人力资源的构成 人力资源的构成从基本方面看包括体力和智力,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根据对企业人力资源内涵的理解,从发挥不同劳动功能来看,企业人力由两部分劳动者组成: 一是体力劳动者,即直接操作生产工具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二是脑力劳动者,即指那些没有直接操作生产工具,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担负着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职能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对新产品进行设计、研制、对生产工艺进行革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产和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储存、传递以及对电脑程序进行编制和控制的人员;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进行培训的教育者。他们的智力劳动也推动着生产经营过程的不断进行。 四、 人才的使用 用人是知人善任的关键,世界上不怕没有人才,怕的是用才的人不知道使用人才。有人才不用或错用,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在贯彻人才使用战略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艺术。以原则为准则使用干部,才不会用人不当,防止用人失误。 (一)明确用人的原则 根据大量经验,用人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德才兼备的原则 用人强调有德有才,德才兼备,但现实中两者往往是不完全统一的,要针对具体情况选用人才,不过分求全责备,原则是德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