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海城分局公开招考16名环保执法辅助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2}

举报
资源描述
辽宁省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海城分局公开招考16名环保执法辅助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 1.制定刑法法律制度的根据是_____。 A: 侵权法 B: 民法 C: 宪法 D: 行政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 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低碳生活”就是指尽量减少日常生活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间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生活理念,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是_____。 A: 超市采用玻璃门冰柜,缩短顾客购物时打开冰柜们的时间 B: 优先选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驾车次数 C: 尽量减少传真机、打印机和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量 D: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餐馆、咖啡厅设立吸烟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定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餐馆、咖啡厅设立吸烟区,并不能减少日常生活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间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文化采借,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文化舉借的是_____。 A: 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选择了中国国宝熊猫这一形象作为故事的主角 B: 中国年轻一代会在西方的传统节日情人节、圣诞节时庆祝和娱乐 C: 欧洲的许多奢侈品企业将加工工厂设在了东南亚,和当地居民相处融洽 D: 中国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选择了教育移民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文化采借的定义要点是:①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②融人本文化的过程。A项符合定义要点。B项并未体现融人中国文化中,不符合②。C、D两项明显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其中老子所说的“道”是指_____。 A: 政令规范和法度 B: “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 C: 内心的情感和信念 D: 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孔子所说的“道”,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_____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题干引用的材料在中国佛学里是人们熟知的掌故。这一掌故生动地说明了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本质特点。“仁者心动”中的“心”是中国哲学的一个范畴,心即精神,这里把物质的运动理解为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6.①政府引导扶持②农民工返乡③遭遇发展困境④进行“三次创业”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_____ A: ④③②⑤① B: ②④③①⑤ C: ④⑤①③② D: ②③④⑤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农民工返乡,在进行“三次创业”的过程中,遭遇发展困境,于是政府引导扶持,最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位在政府职能部门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中年管理者,新近被任命为某研究所的所长,面对陌生的学科专业和资深的研究人员,该所长感到有点无从下手,如果要就他如何有效地开展新工作提出原则性建议,你首选的是_____。 A: 明确各研究人员的研究目标与任务,实行责权利挂钩考核 B: 充分尊重专家,将研究人员个人兴趣与组织发展目标协同起来 C: 充分尊重专家,按专家意见办,全力做好支持服务工作 D: 以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和专长为基础生成组织目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因为管理者对该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很陌生,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充分尊重专家,依靠专家的智慧来帮助工作正常运转,其次就是将研究人员个人兴趣与组织发展目标协同起来,提高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这样更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对于独家新闻这种由一个人告知所有其他人的沟通形式属于_____ A: 集群连锁 B: 随机连锁 C: 密语连锁 D: 单线连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在自然状态下,非正式沟通有四种状态。其中密语连锁是有一人告知所有其他人,犹如其独家新闻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单位决定组织国庆旅游,以投票的方式决定旅游地点,候选地点有三个,在投票会上,已知有员工把这三个候选地点都选了,如果这一论述是真的,则可以推断出_____。 A: 对所有候选地点都投赞成票的不止一人 B: 这三个候选地点,都有人投了赞成票 C: 不可能所有的候选地点都当选 D: 有人没有投所有候选地点的赞成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推理和集合推理。由题干可知,旅游候选地有三个,而且有员工把这三个地点都选了,这里的“有员工”包括三种情况:一个员工都选了;几个员工都选了;全部员工都选了。但是,根据题干我们并不能得到具体是哪种情况。A项,候选地点都选的可能是一个人,排除。B项由“有员工把这三个候选地点都选了”可以推出这三个地点都有人投了。C项,可能存在所有地点都当选的情况,排除。D项,可能存在所有人都投了的情况,排除。所以,本题选B选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民意调查中心在全市18~55岁市民中开展了一次关于无偿献血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样本为2000人。 假设被调查者中,较低学历者798人,则这批较低学历者曾经参加过无偿献血的约有_____人。 A: 200 B: 391 C: 500 D: 688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由文字材料可知,较低学历者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占比为25.1%,则所求为798x25.1%≈800x25%=200入,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的原因在于_____ A: 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 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 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答案解释:B。解析: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而人民群众以不同的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每一个时代,人民群众都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权利不包括_____ A: 制定教育政策 B: 按章程自主管理 C: 招收学生、聘任教职工 D: 管理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包括: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 书;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  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等。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法律法规 13.制定《合同法》的目的不包括_____。 A: 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B: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C: 规范化管理社会经济秩序 D: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合同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因此本题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天使永远说真话,魔鬼永远说假话,人有时说真话有时说假话。现有天使、魔鬼和人各一位,分别穿着红衣服、蓝衣服和白衣服。他们各自叙述如下: 红衣服:“我不是魔鬼。” 蓝衣服:“我不是天使。” 白衣服:“我不是人。” 由此可见_____。 A: 穿红衣服的是天使 B: 穿红衣服的是魔鬼 C: 穿红衣服的是人 D: 穿白衣服的是魔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假设蓝衣服说的为假,则蓝衣服为天使,与天使永远说真话矛盾,故蓝衣服不是天使,所说为真。又因魔鬼永远说假话,则蓝衣服不是魔鬼,推出蓝衣服为人。接着可推出白衣服所说的话为真,则穿白衣服的为天使,穿红衣服的为魔鬼。故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辩证关系?_____ A: 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中人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B: 生态良好是基础,只有生态良好了,才可能有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 C: 生活富裕是基础,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是目的 D: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过大,国家应当把主要精力从发展生产转移到提髙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上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发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生态良好,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下列俗语中同时包含和体现“规律的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这一哲学道理的是_____。 A: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B: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D[解析]本题命题设计非常巧妙,A没有体现规律的客观性;B体现了发展的观点,不符合题意;C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也表明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D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在全党深人开展以_____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