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图解01节日篇【讲文化练细节】(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节日篇节日篇 牛刀小试:下列诗句描写的民间风俗,不是迎接新春的一项是:A: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C: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D: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端午元旦元旦正月初一别称:元朔,正旦,岁首,新春,新年等。三正:夏朝夏历以春季一月为正月 商朝殷历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 周朝周历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后以冬季十月为岁首,但不改正月,正月为当年第四月。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104104104104年年年年)改用太初历。(正月等同于夏历。)为什么要更改正月?为什么要更改正月?王者始起“改正朔改正朔”,“易服色易服色”。等可以表示“受命于天”。(唐)孔颖达: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后世中王莽改用殷正,唐武后改用周正。大部分皇帝更换年历名称。答案:答案:B B其春。还有其春。还有2626年才能更改岁首。目前沿袭秦始年才能更改岁首。目前沿袭秦始皇以十月为岁首,一年以冬开始,春在冬后。这一年皇以十月为岁首,一年以冬开始,春在冬后。这一年还没有过完,所以是其春。还没有过完,所以是其春。练习1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杀灌夫,十二月晦杀魏其。,武安侯病,专呼服谢罪。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A:其春B:明春l春节的习俗l放爆竹l饮屠苏l换桃符l吃“交子”子时(半夜)有“更岁交子”之意。l飞帖:新年时各家户门前有贴名为“接福”的红色纸袋。邻里或者朋友将拜年的“飞帖”投入其中,这可能是拜年贺卡的起源。屠苏酒饮用习惯是家中亲人年龄从小到大依次喝图为新疆出土的唐代饺子练习练习2 2以下诗句中哪些是描写古时元旦的?以下诗句中哪些是描写古时元旦的?元旦元旦元旦元旦元旦元旦寒食寒食大年初一岁占(汉)东方朔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物不昌。由此,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以此类推。重明鸟:形似鸡,鸣声如凤。此鸟两目中有两个眼珠,所以又叫重睛鸟。力气大,能够搏逐野兽,辟除猛兽妖物等灾害。人们常用木头或铜铁铸成重明鸟的形状。安放在门户间。那么初七?不行刑人日(正月初七)人日(正月初七)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登高大宴群臣。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人日两篇人日两篇(其一)(其一)杜甫杜甫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元日到人日有多久?元日到人日有多久?1.表达了作者以下几种情感?A:离别 B:欢乐 C:期盼 D:无奈 C:C:对春日的期盼对春日的期盼D:D:对时光逝去的无奈对时光逝去的无奈共七天共七天人日两篇人日两篇(其二节选)(其二节选)杜甫杜甫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胜里金花是?当时妇女头上的花形装饰元宵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唐刘肃大唐新语记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宵禁令宵禁令1.1.“宵宵”是夜晚,是夜晚,“禁禁”是禁止。宵禁就是禁止夜间的活动。是禁止。宵禁就是禁止夜间的活动。2.2.最早源于周代,秦汉时期颇为严格,晚唐五代较为松弛,北宋之初,将宵禁制度的最早源于周代,秦汉时期颇为严格,晚唐五代较为松弛,北宋之初,将宵禁制度的“一更一更”(1919点)宵禁变为点)宵禁变为“三更三更”(2323点)宵禁。例如点)宵禁。例如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中中“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开张。”3.3.明清时期皇权制度森严,宵禁明清时期皇权制度森严,宵禁“死灰复燃死灰复燃”。一更、五更犯夜笞打三十。二、三、四更在街上。一更、五更犯夜笞打三十。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笞打四十。行走,笞打四十。故宫漏刻装置及其示意图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断人行断人行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题目选自2020江苏南京十二中高一期中春雨陆游春阴不肯晴,春雨断人行断人行。惨澹柴荆色,萧条鸡犬声。香分豆子粥,美啜芋魁羹。犹胜梁州路,蒙毡夜下程。1.两首诗中都有“断人行”,有什么不同吗?(1)戍鼓断人行断人行,秋边一雁声。(2)春阴不肯晴,春雨断人行断人行。月夜忆舍弟中,“断人行”是因为戍守边关的瞭望楼上传来宵禁的鼓声,所以不能通行,所以特定的场景在晚上。这时又有孤单的大雁正在哀鸣,更衬得作者思乡思弟之情无法压抑。春雨中,“断人行”是因为春雨不能出门行走。本诗不仅展现了无所事事的乡村生活,还表达了诗人对没有战事的生活的欣喜。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1.星桥铁索开+金吾不禁夜=?2.玉漏是?3.什么样的氛围?取消宵禁计时工具“漏刻”节日热闹欢腾的氛围题目选自2020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一模春社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春社源于“春祈秋报”在春秋两季祭祀土神,春耕时祈祷风调雨顺,秋季报答神功。客家文化中依旧保留这样一种以祭祀土地伯公为主的庆典活动。秋社日一般为“?”秋社日一般为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演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B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C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D社日是古代人祭祀谷神的节日。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D题目选自河北张家口2018高三下期中土地公公婆婆(社神=土地神)稷神=谷神图为历史人物后稷又名姬弃,是周朝的始祖。其母姜嫄履神迹而有孕,曾想丢弃后稷。但他被各种神迹所保护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园松竹高大,仿佛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清幽的环境描写突出了作者所居之地的特色。B上阕写作者对闲居生活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营造出了一片静谧和谐的氛围。C古礼每年春秋社日,四邻相聚宰杀牲畜祭祀社神并分享祭品,词中所写应是春社分肉。D这首词语言如同家常白话,而主人公的神情却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实在耐人寻味。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题目选自2021包头市高三上开学测试C应是秋社分肉,西风是秋风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详,叫做修禊。曹魏以后把此节日固定在三月初三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习俗: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f x1 1下列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下列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A.禊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临水洗濯禊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临水洗濯以祓除不详。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以祓除不详。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B.B.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份冠以孟、仲、季,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以示区分。如“孟夏孟夏”就是夏季的第一个月。就是夏季的第一个月。C.“C.“岁在癸丑岁在癸丑”中的中的“癸丑癸丑”采用的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采用的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十大天干十大天干”和和“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的次序。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循环相配来表示年的次序。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D.“D.“字字”又称又称“表字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字”是是为了方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为了方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C题目选自2021天津静海高二月考可以表示月和日寒食时间一般为冬至后105天,源于纪念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1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列关于传统节日描述正确的是()A七夕节,来自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以乞巧为主。B上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为主。C清明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以禁烟,冷食祭日为主。D中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A题目选自2020全国高三文化常识竞赛2 2下列文化常识,说法下列文化常识,说法错误错误的一项是的一项是 ()A.A.苏武苏武“持节持节”赴匈奴,赴匈奴,“节节”是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是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半,合之以验真假。B.B.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24个特定节令,夏季的六个节气按顺序个特定节令,夏季的六个节气按顺序分别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分别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C.C.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天气转暖,李清照形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天气转暖,李清照形容容它它“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D.D.中国古代的中国古代的名名关中,关中,“函谷关函谷关”“”“剑门关剑门关”“”“潼关潼关”都以险要著称都以险要著称。剑门关沟通川剑门关沟通川陕,陕,潼关守住了关中潼关守住了关中。C题目选自2020天津一中高三下月考李清照的词形容的是秋天浴佛节时间为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摩尼的诞辰始于东汉,在清代格外受重视浴佛,祭祀,禁屠宰,寺院撒豆结缘做乌米饭相互馈送端午节下列诗句关于端午节的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B: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C: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C午日观竞渡(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注】午日端午节这天。边贡,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木兰舟这里指龙舟。青汉云霄。题目选自2021河南省高二大联考【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午日观竞渡,不仅点明了时间、事件,暗含了地点,还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期待。B.首联从观众感受入手,先设疑,再释疑,生动地描述了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时的热闹场景。C.颈联言端午节人们祭奠屈原的古风依然存在,冤魂终古,在思古幽情中尽显不平之气。D.尾联言闲暇的日子正适合江亭喝酒聚会,醉读离骚,吐露生活中的淡淡哀愁,间接抒情。D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通读离骚,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